- +1
《永不消逝的电波》,永不过时
被主旋律电影引燃的国庆档余温犹在,国庆档尾声,一部特别的电影上映,加入以光影讴歌先辈的致敬队伍。
《永不消逝的电波》是63年前的经典老电影,也是一部崭新的新片。当本该黑白分明的旧时斑驳影像记忆,通过现代的高科技手段,不仅变得清晰饱满,而且色彩亮丽,这样属于电影的新生,是否值得观众走进影院重温一番感动?
《永不消逝的电波》海报
《永不消逝的电波》由王苹执导,孙道临、袁霞主演,以李白烈士的事迹为原型,讲述了中共党员李侠潜伏在敌占区,为革命事业奉献出生命的故事。电影将惊心动魄的革命斗争,融于平常的家庭生活中,塑造了李侠这一乐观坚毅、临危不惧、勇于奉献的共产党员形象,影响了几代中国人。
影片1958年上映,至今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但这部首次表现隐蔽战线斗争的影片长久以来一直备受影迷喜爱。无论是舞剧、电视剧等其他艺术形式的改编,还是各种红色主题影展的频频入选,都证明了这部电影经久不衰的魅力。
今年正值建党100周年,也是孙道临诞辰10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5G新媒体平台携手中国电影资料馆,共同精心修复了这部经典之作。
历时7个多月,参与人数超百人,原片影像16.5万帧,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机交互式AI上色……《永不消逝的电波》从黑白走向彩色背后的故事同样历经曲折。数字修复,需要在对胶片进行数字化扫描后,运用4K数字化修复技术逐帧处理霉斑、掉色、图像抖动、划痕、闪烁、噪声、变色、模糊等各种问题。每位修复师一天仅是点击鼠标就至少需要两万次。一帧的修复时间,短则几秒,长则几个小时甚至好几天。
《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
李白之子李恒胜曾在回忆这部影片时谈道,“全体创作人员都被烈士的事迹深深感染了, 他们为影片投入了空前的热情和干劲。”而此次修复,同样是一群平均年龄仅28岁的年轻人以自身的专业技艺向先辈致敬的献礼。
面对国庆档的超级大片,这部老电影的排片状况并不理想,上映第三天票房刚够50万元,但一些带着孩子前来观影的家长,和一些看到希望重新见证老电影新生的老观众们看过电影后都给出了十分正面和积极的反馈。在小长假之后,《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排片有所上升,从0.3%上升到0.7%。
从黑白到彩色的修复需要经过怎样的步骤?彩色修复对于老电影有着怎样的意义?这部影片又有着怎样的魅力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澎湃新闻专访了负责此次电影修复工作的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孙向辉。
《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
【对话】
16.5万帧逐帧修复
上色AI从“智障”开始培养
澎湃新闻:为什么会选择《永不消逝的电波》成为第一部黑白转彩色的影片?
孙向辉:我们去年的时候和央视频一起,做了一次《上甘岭》里《我的祖国》歌曲片段的上色修复,当时积累了一点经验,在各个平台上线以后反响也特别好,好多人都在说希望能修一个完整影片出来,看看经典黑白老电影变成彩色是什么样的。我们也觉得可以有一个这样的尝试,那么选哪部呢?这个过程中也有过很多选项,因为我们馆藏的红色经典是很多的,因为今年正好是孙道临诞辰百年,我们就干脆选一部孙道临的片子。恰逢今年也是建党百年,这部影片作为第一部反映我们隐蔽战线工作的电影也很有意义,就定下了《永不消逝的电波》。
澎湃新闻:黑白转彩色要经历哪些过程?有哪些难点和挑战?
孙向辉:确实是选了这个影片以后,我们才发现自己刚开始对这个修复工作的困难估计不足。就是正常情况下,我们一般做修复工作,作4K扫描、4K修复,按照一些电影的规律,把黑白片正常修出来就行了。4K的修复,咱们馆里已经修了十几部了,包括我们修的《祝福》《盗马贼》都入选了戛纳的经典单元,还是比较有经验的,没想到会那么困难。
但是后来在做着色这一部分的时候,确实就发现和我们想的不太一样。首先它是用的AI的技术,全部就是靠机器学习,然后去辨认里面的色彩应该是什么样的。但是没想到这个AI,它对这样复杂的一部影片,认知度还是比较低的,需要反复试验,要不断地输入新的东西让它去学习,给需要学习的部分要打上关键帧,出来的效果就变成了一节一节的一小段,还是需要人工去做大量的调整和上色工作,所以这个过程那就特别长。
最后我们这部影片是有8000多个关键帧。我们从春节后开始做这个事,先后大概有100多号人参与进来,一直前前后后弄到8月底,才敢对外说我们这个工作能过关了。之前真是多少次都觉得干不下去了。
同时,经过扫描出来的很多细节,到具体上色的时候,我们就要去做考证,这也是大量的工作。比如背景里一个不起眼的花瓶,变成彩色的,就得去考证它是景泰蓝呢,还是青花瓷呢?那就得回到当时那个时代背景里,比如我们需要专门去找上海的和平饭店,去要当年的老照片。还有很多女性的服饰,大家穿的旗袍,材质的质感,军人的军装,都是一一去考证的。这都是非常大量的工作。
人工和AI有一个相互接力的过程,同时还有声音的部分,我们也把老电影的单声道重新做成了5.1声道,更适合今天观众的观影习惯。
《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
澎湃新闻:这个AI上色的技术也挺让大家好奇的,你们观察到这个机器学习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孙向辉:我们修复人员有个笑话,一开始出来的颜色,他们开玩笑说,“这不是人工智能,这是人工智障啊”。所以是给它从一个“智障”的状态慢慢培养,让它的“智商”慢慢变高。
这个过程是很艰辛的,这个片子一共是16.5万帧画面,每一个画面里,一个人,哪怕说抬一下手,这么哗哗一滑过来,用机器扫出来的那个东西,都不一定能捕捉到,所以最初处理出来的效果,手就一会儿灰一会儿白,真的是每一个位置,都得给它一帧一帧调整,回过头来看,这个过程,实际就是给16.5万幅画面在上色。
而且对色彩的选择也没那么简单,比如咱们延安的老革命那些人,他到底穿的是灰衣服,还是黄衣服? AI依照最初给它输进去了一堆八路军的衣服,有的是灰蓝,有的是草黄,它经过学习有了一定的认知,到了上色的时候,它一分析之后,就找原来我们输入的,上的是八路军的那衣服,但是咱们这延安还是很艰苦,有一部分人换了,有的继续穿的是红军时期传下来灰色的衣服,这些东西,机器在短时间内还不可能学完。
很多甚至我们自己也没有那么确定,那得我们自己去考证后,再手动去做。但可以肯定的是,经过这次这样一部影片的“全面学习”之后,下一次如果再修同样类型时期的片子,它的表现就会比这次好很多,肯定会越来越好。
《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
澎湃新闻:有了这次的尝试之后,是否意味着未来会有更多的黑白经典老电影,以新的色彩与观众见面?
孙向辉:我觉得可能还需要再沉淀沉淀,这次过后,我们肯定也要总结,因为修这样一部影片,它确实非常耗费人力,我们本来今年定好要帮一位台湾导演修他的片子,结果就一直让人家等着,完全腾不出人手来。
色彩拉近和普通观众的距离
老电影的艺术水准值得细品
澎湃新闻:世界上有很多电影资料馆都在做修复的工作,从资料馆的功能来说,这样的工程有什么样的意义?
孙向辉:是这样,如果说作为电影资料馆的馆藏来说,我们不需要做彩色的,黑白的2K和4K版本,我们都修了,也典藏了,一些电影节展有需求,我们也会拿出来放。也有很多影迷,他们就是想要在银幕上看到老电影最接近它本来面目的样子。
但今天做一个彩色的版本,它也是一部分观众的呼声。普通的大众,只要不是那种纯影迷,或者像我们资料馆这些人,他们到影院去,有多少人愿意去看一个黑白片、单声道,对他们来说观看的那种感受是特别不好。所以我们这一次,先是就做了这么一次尝试,看看能不能通过这种手段,拉近老电影和当代观众之间的距离。因为黑白对普通观众确实是有距离感的。
比如家长带着孩子来影院,想让孩子接受一下爱国主义教育,小孩要看黑白片就更困难。还有我们在微博上看到一些上了年纪的老观众,专门来找这样的场次,看到过去的记忆里的影像变成彩色,他们也很有新鲜感。
从目前修完了以后,我们自己看和请一些与创作者相关的人来看,大家总体都认为,确实是让这部影片变得“可看”了。比起过去,除了迷影的这些观众,和为了搞学术研究的专业电影方面的学者,一般的人是不会愿意看黑白片的。所以,这次我觉得更大的意义是,让大家能够走到影院里面去,看到这些老一代的这些电影工作者,他们来塑造的一些形象。
《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
澎湃新闻:的确在影迷的群体里,对于是否有必要把黑白老电影修成彩色,有一定的争议,制作彩色版本是否违背“修旧如旧”的这个原则?
孙向辉:“修旧如旧”和“修旧如新”,其实是做修复工作一直要面对的问题,并不单指在电影修复的领域了,包括很多的艺术品、文物、古建筑的修复,都一样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比如我们作为档案保存,就是应该完全的修旧如旧,但是在影片进入艺术修复这个环节的时候,还考虑到它可能需要将来要去放一放,这时候,就进入了所谓的“艺术修复”环节,这个时候是存在不确定性的。
我觉得,首先在电影档案保存的这个层面上,无疑是应该修旧如旧地把它存起来了。然后才有修旧如新这件事儿,主要是为了放映用的,为了把它呈现给观众用的,当然他们也有人觉得,把新的这种东西呈现给了观众之后,是不是对于第一次来看电影的人就是误导了?我觉得这些讨论是好的,但也不用过于绝对了,我们不是把它修复成了彩色,而是尝试着多做了一个彩色的版本,给影院去放映。
还有些人说到,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好莱坞给黑白的影片上色去做了二次发行。这根本就是两码子事儿,现在这种完全是公益性的,我们和央视频、八一厂方面,大家沟通下来,最低票价就是10块钱,因为还有一些制作、发行、宣传的成本在那,但就没打算在这上面盈利的。而且有一些片子,创作者选择黑白的时候,是艺术创作的一部分,但当时我们老一辈的电影人是因为条件所限,他们难道不想拍成彩色的吗?一定是想的。包括这次王苹导演的女儿看完也激动地掉眼泪,给我们发来感谢的短信。
这只是给观众多一个更符合今天观影习惯的选择,没有那么严重。
澎湃新闻:因为孙道临百年选的这部电影,在修复的过程中,有没有感受到一些黑白影像中没发现的魅力?
孙向辉:这个真的有。这次好多人说这孙道临真帅呀,以前都知道他是新中国二十二大影星,但是孙道临年轻时到底多好看?那是真好看,我感觉自己看的时候,都忍不住一直在感叹,他可太帅了。而且他演一个地下工作者的那种复杂性,表演上的功力和细节,都是很有魅力的。
你看,包括田华、谢芳她们这些老一辈的艺术家,在北京电影节开幕式上看到这部片子的片段,都激动不已,田华老师说看到孙道临年轻时候的样子,感动得都哭了。她之前看我们修的《白毛女》,自己就说,我从来没看见过这么漂亮的女孩,我真没想到我小时候那么好看。过去我们看电影,都是在露天影院挂一大幕,很多时候乱哄哄的就放完了,后来转成数字的,在电视机里电影频道看一看,其实很多人是没有真正在大银幕上感受过这些曾经大明星们的魅力的。
《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
澎湃新闻:从电影史的角度,这部电影有怎样的意义和艺术价值?
孙向辉:因为这个片子是咱们国家第一部反映隐蔽战线斗争的电影。你看后来我们国家的谍战题材是很多的,有《野火春风斗古城》、《冰山上来客》,包括后来电视剧里面大热的《潜伏》,跟这个情节也是差不多的,只不过把它扩大了。实际上可以说,中国谍战类的影片都多多少少受到了它的影响,它是影响了后面一个电影类型的创作历程的,它是那个起点。
同时,对于一个军事革命题材的影片,在当时用了大量的感情线,这在当时也是不多见的。孙道临和袁霞演的这两个人物,表现两个人从假扮夫妻到真正走近,其中过程细节的描绘和演绎,都属于当时非常细致的一部。包括我们这次在修复中也重新去审视导演是怎么一步步展现他们情感变化的过程,各种角度给的拍摄方式,都能充分表现我们国家当时一些电影的拍摄手水平还是比较高的。所以它也不单纯说只是一部反映革命工作者不畏牺牲的这么一部影片,可能过去没机会去看得那么细致,尤其是黑白片的阶段,很多表现手法还是很值得细品的。
《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