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南京否认出租车与网约车司机械斗,出租车企业抱团推打车软件

澎湃新闻记者 袁杰
2016-06-09 06:59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南京市公安局江宁分局官方微博“江宁公安在线”6月8日辟谣称,7日晚江宁万达附近的确发生“小规模群众集聚事件”,但并未发生冲突,社交媒体所传械斗场面实为外地的电影拍摄画面。

这次谣言主要传播在6月7日晚,当时社交媒体疯传南京江宁万达门口发生械斗事件,称“交战”双方为出租车司机和网约车司机。

虽然这被证实为一起谣言,但近年来,出租车司机和网约车司机的纠纷时常见诸媒体,备受各界关注。

一方面,网约车给大众带来了一定便利,受到不少市民热捧;另一方面,网约车无需像出租车那样交“份子钱”,却和出租车抢生意,这令传统出租车行业感到不满。到目前为止,很多网约车并没有合法的身份。

南京官方:无营运资质的车辆进行有偿服务,就是黑车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注意到,近日社交媒体上还流传着一张出租车计价器屏幕照片,显示内容为“市政府紧急会议内容,明确表态所有无运营证的车辆就是黑车,责成交通局会同公安局加大打击力度,除罚款外一律扣车一个月”等。经辨认,照片所示计价器和南京出租车计价器高度相似。

南京中北的士公司的张师傅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于6月6日晚收到了这条由出租车公司推送来的信息。南京江南出租汽车公司的苗师傅则表示,他并没有在计价器上收到这条信息,而是在手机上收到了公司发来的这条通知。

江南出租汽车公司母公司南京公共交通集团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建议找主管部门核实。该集团宣传部门负责人则表示要找人核实,截至发稿时尚未回复。

南京市客运交通管理处办公室的许兵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对于这条推送内容,他不太清楚,但“没有运营资质的车辆进行有偿服务,就是非法运营的黑车,这个是没有疑问的”。

“有关部门一直在打击非法运营,这也是我们的一个常态化工作。”许兵说。

南京多家出租车公司“众筹”自己的打车软件

许兵还透露,由南京市出租车行业协会牵头,南京几家大的出租车公司联合打造的“有滴”打车软件计划于6月份正式上线,目前还在调试阶段。

有滴打车官方网站显示,该软件为国内首批支持行业监管的运营平台,全面实现政府监管信息透明化,能够确保乘客人身、财产安全和便捷出行。

许兵称,纯市场化的“有滴”不能算是“官方打车平台”,而是类似出租车公司“众筹”打造的产物。在“有滴”打车软件上,所有车辆均为有合法运营资质的出租车。

澎湃新闻记者下载“有滴”软件后看到,该软件的运营模式和滴滴、优步类似。由于尚未正式起步,澎湃新闻记者两次叫车,均以无司机应答而失败。

许兵表示,可以预见的是,“有滴”正式起步后,肯定会有一个适应市场的过程。

南京市出租车行业协会会长凌强在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南京出租车正在更换的新型计价器正是为“有滴”打车软件上线而准备,司机可在计价器上操作,新型计价器支持现金、银联卡、微信、智汇卡、支付宝5种支付方式。“在目前网约车市场已有其他商业平台的基础上,仍然需要一个官方运行平台。”凌强说。

至于传统出租车司机用了“有滴”后,是否会被禁止使用“滴滴”软件接单,许兵称这“肯定是不存在的”。

专家:破解出租车网约车冲突,得联动改革

广州市客运交通管理处处长苏奎对澎湃新闻称,南京搞“有滴软件”是个好事,这能够在市场化条件下,让市民和司机多一种选择。

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顾大松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有滴”就是让传统出租车和互联网融合发展,是努力给出租车增收的一种方法,但手脚还要进一步放开。

顾大松表示,传统的出租车公司还是一种数量控制和价格管制下的经济,不属于市场化经济,而网约车是典型的市场经济。

出租车公司怎么市场化,而网约车“野蛮生长”怎么规范,这是两者形成冲突的根源。在顾大松看来,要想解决问题,得联动改革,合作治理。

“出租车要向市场化改革,比如要公开定价,而网约车也需要和政府和社会合作,进行相应的规范”,顾大松说,如何给网约车法律地位,或者在原有法律上如何合法其身份,是个问题。因此,要融合发展就要立法,用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法律来规范。

据公开报道,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指出,要提升传统出租汽车服务水平,同时也要鼓励网约车新业态的创新和规范发展。

杨传堂表示,没有取得营运许可的人员和车辆对外提供客运服务,是不合法的。但是,并不会对网约车一禁了之,而是会通过立法让专车获得合法身份。

然而到目前为止,关于网约车的具体法规仍未出台。出租车和网约车的“角力”仍在继续,网约车仍然在大众热捧中,提心吊胆地前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