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对话倒逼中美国内改革,增进两国战略信任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宋国友
2016-06-08 12:05
来源:澎湃新闻
外交学人 >
字号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的”经济轨“对话,是目前中美之间最为重要和权威的经济协调机制。透过这一机制,中美双方能够就重要宏观经济政策进行沟通和交流,并产生倒逼国内改革的效果。

政策外溢性倒逼国内改革

中国和美国是彼此最为重要的经济伙伴,且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中美相互投资也处于高位。而且,中美两国作为全球前两位的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和全球经济治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中国和美国所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彼此以及其他国家会产生强烈的政策外溢性。无论影响如何,这种政策外溢性客观存在。

这种外溢性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对于对方的政策外溢性,特别是负面的政策外溢性,另一方将有强烈的动力去改变和塑造。

对中国而言,美国负面的政策外溢性有主要基于其国内经济所决定的货币政策、被两党政治裹挟的财政政策、强势且单边的汇率政策、超前透支的储蓄率。在美国看来,中国的负面政策包括所谓“被操控”的人民币汇率政策、过于出口导向的贸易政策、“并不十分友好”的市场准入政策、“推升过剩产能”的产业政策等等。

中美都力图让对方调整上述政策,以使其对本国的负面影响减至最低。客观而言,并不是所有的来自对方的要求都是不合理的。中美双方都深知,或者力图通过“经济轨”对话让对方深知,有些改革方向和政策取向对于对方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十分有益。

比如,美国过低的储蓄率,有损美国经济健康,不利于扩大美国投资,伤害美国经济的长期竞争力,因此需要改变。而中国的出口导向政策,也不利于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因此也需要进行调整。

问题在于,即使中美两国政府认识到了在各自国内及时调整某些政策的重要性,但是也可能面临严重的国内政治或者经济利益集团的掣肘,使得某些对于国家长期发展有重大帮助的政策难以推进。

在内部动力不足或者阻力过大的情况下,来自于外部的力量将有可能打破国内改革可能的僵局,成为推动改革的重要因素。这就形成了倒逼效果。倒逼有双重意思:第一是中美任何一方本来不愿意做的选择,由于对方的压力而做了;第二是中美任何一方暂时不愿意做的事情,由于对方的压力而提前做了。

BIT谈判:友善的博弈才能形成倒逼

倒逼效果在历次对话的成果清单中均有显示,特别是在贸易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多个重要宏观经济政策中体现明显。双方围绕着这些宏观经济政策的交锋,会给对方带来较大的压力,推动形成国内相关政策的调整。

例如,美国在财政政策上趋于审慎,在货币政策上趋于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中国的压力产生了作用。同样的,中国在汇率政策上朝向进一步市场化以及在贸易政策上朝向进一步开放,也可以被认为是倒逼机制的效果。

本轮对话中成为焦点问题之一的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谈判,也带有显著的倒逼压力。

对中方而言,和美方达成BIT的核心是“负面清单”。美方以此作为先决条件,和中国进行谈判。“负面清单”的实施,意味着中国政府必须简政放权,减少审批,政府难以再对企业和市场进行过多的干预。市场行为体将在经济体系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更为主动地配置资源。同时,中国也必须减少对本国企业的保护,让外资企业公平地到中国来运营。“负面清单”之下,这也预示着政府只能保护清单之内的行业。负面清单越短,政府的干预越小,市场主体被公平对待的可能性越高。“负面清单”看起来是对中国施加的压力,但是对于中国政府而言,也是必须进行的改革。

BIT对美国同样是倒逼机制。美国目前对中国存在着典型的投资保护主义。美国外资投资审查委员会在国家安全的名义下,对中国对美直接投资进行严格地审查。如果美方和中方达成BIT,总体上将会公平地对待中国投资者,减少为中国投资者设置的障碍,同时约束国内各利益集团滥用投资审查机制推行保护主义。这也是对美国的政策和机制倒逼,帮助美国能够更多地吸引包括来自中国的外来直接投资,增强源于竞争的活力。

需要指出,在中美“经济轨”的对话中,不是所有的博弈都被认为是友善的,也不是所有的施压都会产生倒逼的效果。中美只有从合作的角度去进行协调,综合衡量本国利益、对方利益和共同利益,让对方觉得调整必须、政策可行,才会让对方愿意从倒逼的视角去考虑问题。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技巧。

双向的倒逼增进中美战略信任

倒逼是中美双边经济协调的副产品。对中美双边经济政策协调而言,由于对方的重要性,一旦向对方作出保证,将成为严肃的承诺,难以轻易逃避。尤其重要的是,经济轨对话是年度性的。来年的经济对话事实上形成了政策审查机制,对以往政策承诺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这使得倒逼机制能够持续运行下去。

如果说以往的倒逼机制更多是美国促使中国调整的话,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稳步提升,这种倒逼机制变得越来越均衡和双向。

倒逼效果的存在,对于中国、美国以及全球都是有益的。中国和美国都是世界大国,很难有其他国家能够真正对他们的经济政策进行有力的“制衡”。但是由于中美“经济轨”对话的存在,中美之间有了足够的制衡,使得中美各自制定的政策,除了要考虑本国的利益之外,还必须考虑对对方的影响。对于中美任何一方而言,另一个国家所扮演的外在制衡者、监督者和推动者的角色,使得本国经济能够避免走向封闭和保守,走向包容和开放。这促成中美两国越来越成为负责任的大国,也保障了全球化能够继续前行。

对于中美关系而言,“经济轨”对话所形成的倒逼机制也是有利的。它使得中美两国的协调越来越具有意义,同时也为两国带来越来越深入的利益交融。协调乃至倒逼的过程,也是相互学习的过程。学习的结果,是双方的政策取向乃至发展模式朝向相互借鉴和平衡。中美双方在经济政策上看起来越来越像对方,有利于增强战略信任,有助于中美关系的良性发展。

(作者是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