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媒体:地名形成本是文化使然,用某山某水命名急功近利
辽宁日报6月7日消息,最近,关于地名的新闻特别多。除了黄山市欲复名徽州市之外,还有不少地方也在讨论要不要让老地名回归。前些年,城市里流行废弃老地名;这些年,老地名又成了香饽饽。地名被折腾得够呛,老百姓更是感到无所适从。
地名是一个符号,但并不是普通的符号。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一地的地名,其实就代表了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一地的文化。从这一角度来说,对待地名,实在应当多些呵护、少些折腾。
2015年5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爱辉”镇正式恢复“瑷珲”原名。地名不是不能改,但在改之前首先要摆正心态。综合以往的例子,许多地方之所以更改地名,最主要的原因是为经济服务。最典型的是,有的城市因某山某水闻名于世,就以某山某水命名,却忽视了原本的地名的文化内涵可能比某山某水更有价值。如此改名,是把地名当成了商标,把文化当成了工具,以为有了商标,名声便更响,游客便更多,GDP就更高。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短期内确能捡到不少芝麻,但长远来看是丢了西瓜。还有的城市以“土、俗”为由把老地名改成了时髦地名,美其名曰追求现代化,以为从此可以高大上了,结果却贻笑大方。
许多人认识一座城市、一条街道或者一座村庄,是从认识它的名字开始的。地名的形成是文化使然,看似简单的几个字可能积淀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这次黄山市要复名徽州市,大部分人之所以表示支持,正是因为“徽州”二字代表着徽文化,复名有利于文化传承。但同一时间,我们也不禁要问,既然“徽州”二字的文化分量如此之重,当年为什么要改?这一改又改之间所造成的文化成本与经济成本,由谁来支付?恐怕谁也买不了这张单。
文化传承需要高度的连续性,稍有断裂便可能出现难以弥补的损失。一个地名改起来不难,但若改得不适当,再想纠正,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
现在,大家都喜欢说“敬畏文化”,但敬畏之前先要学会呵护,最大的呵护就是不折腾。对于高速发展中的中国来说,变化是常态,但并非所有的东西都要变,有时不变可能是最好的建设。
总而言之,多些呵护、少些折腾,应当成为我们对待一切与文化有关的事物的基本态度。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