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从“双反”转向337调查背后:高端钢成欧美企业最后阵地
中国钢铁行业正在遭遇史上第一次337调查,而摆在中国钢铁企业面前的选择非常清晰,要么积极应诉,要么永久性失去美国市场。
这一硬币的背后,则是美国钢铁企业面临的困境:如果失去高端钢市场,它们就失去了最后的阵地。
什么是337调查?
所谓的337调查,最早因该调查依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条而得名。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进行此项调查,禁止的是一切不公平竞争行为或向美国出口产品中的任何不公平贸易行为,特别是保护美国知识产权人的权益不受涉嫌侵权的进口产品所侵害。而在实际操作中,337调查已成为美国重要的贸易保护手段之一。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周密6月6日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从目前接连发生的‘双反’、337调查来看,美国贸易保护的做法正在加剧”。周密称,“337调查,在中国钢铁行业没有发生过,影响还是很大,最终违反的话就是产品完全禁止进入美国市场。”
此前的4月26日,美国最大的钢铁公司美国钢铁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调查申请,请求对中国出口美国的碳钢和合金钢产品提起337调查。1个月之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宣布对宝钢、武钢、鞍钢、首钢等共计40家中国钢企正式发起337调查。
不积极应诉,相关产品将被美国拒之门外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5月26日当天发表的声明称,美国钢铁公司指控上述企业部分碳钢、合金钢产品在对美出口、在美进口和在美销售中存在不公平竞争行为。指控包括三项内容: 第一,阴谋操纵价格、产量和出口量,违反了《谢尔曼法》第1条(《美国法典》第15卷第1条)的规定;第二,侵占及使用美国钢铁公司的商业秘密;第三,原产地或制造商虚假标识,违反了《兰汉姆法》(《美国法典》第15卷第1125(a)款)的规定。
周密强调,中国企业如果不积极应诉,不仅此次调查相关的产品无法再进入美国市场,“也可能会向其它产品蔓延,造成比较大的后果”。
对中国钢铁企业来说,更为熟悉的则是“双反”,也就是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2014年,14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钢材产品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达21起;过去的2015年,这一数字上升到37起。进入2016年,“双反”摩擦愈演愈烈。此番从“双反”转向337调查,外界认为这是中美钢铁贸易摩擦的加剧。
但337调查并不仅仅意味着贸易摩擦的加剧。宝钢国际总经理姚林龙6日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美国这次发起337调查,主要是针对高端产品”。
姚林龙表示,“客观上来说,这几年我们自身研发的投入非常巨大,可以说我们的一些高端产品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超过美国”。以这次调查宝钢产品中涉及的汽车超高强钢为例,姚林龙说,“美国钢铁公司很多年前也在研究,但是一直没有真正地做到商业化。”宝钢官网在5月27日的声明中提到,在2009年宝钢即建成了多功能超高强度钢生产专用线,为宝钢开发和生产双相钢奠定了基础,并通过了多家汽车主机厂和零部厂的材料认证。
中国钢企正在逐渐变强,欧美企业有了危机感
对欧美企业来说,高端钢材领域门槛一向较高,中国钢企想要打入并非易事,往往需要耕耘十余载。此番,美国发起337调查,恐怕也是希望保住这块蛋糕的相对完整。姚林龙认为,美国钢铁公司正在感受到 “巨大的危机感”。
中国虽然是钢铁大国,但并非强国,在高端产品方面相对落后。这种现象虽然还没有发生质的改变,但一些微妙的量变积累正在形成。姚林龙表示,“我们作为后来者,研发各方面都比较慢,需要时间,但现在美国钢铁公司等企业发现在高端钢材领域我们已经超过他们了,对他们而言当然就是很大的危机”。
姚林龙分析,“在前几年美国的钢厂也不景气,研发投入越来越少,看到我们产品都已经出来了,如果高端行业被我们占领的话,别说现在,未来他们都没多少希望了。”
无论是低端领域的“双反”,还是高端领域的337调查,姚林龙认为,“核心还是回到保护本国落后。”姚林龙举例,以油井管为例,“在美国市场上反倾销前后价格要相差500-800美元/吨。” 成本较低被认为是中国钢企价格竞争优势的原因之一。
然而,中国钢企成本较低这一理由在欧美钢企面前并没有多少说服力。姚林龙表示,“他们现在不承认我们市场经济,不认为我们的成本是真实的。而实际上他们一贯认为的中国钢铁业享受政府补贴之类的现象早就没有了,中国钢铁行业早就是一个完全竞争的行业了。”
周密则认为目前贸易摩擦加剧原因之一还包括经济正处于下行周期。“下行阶段容易使得产能过剩这种矛盾更加突出。”面对贸易摩擦,周密提出,“产量过大造成价格过低这一现象需要调整,另一方面也要优化产品结构。”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