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吉尼斯纪录全球总裁理查兹:我们也要在上海建主题乐园
近日,吉尼斯世界纪录(下称“吉尼斯”)全球总裁阿利斯泰尔·理查兹(Alistair Richards)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时透露,吉尼斯将联合景点项目开发公司Ripley,共同在美国开发其首个挑战乐园,该项目已定于明年动工,之后会继续在全球建设15个主题公园,每个投资1500万美元左右。
Alistair把该景区项目戏称为“迷你迪士尼乐园”,这其中的掘金地自然少不了中国。
“一旦项目成功,我们首先希望和上海达成合作,在中国开发类似景区,吉尼斯想要跟尽可能多的国家进行合作,但我们现在把焦点放在中国。” Alistair进一步说,上海是一个属于世界的城市。
吉尼斯以认证“世界之最”而闻名,焦点放在中国自然是因为国人的追捧: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了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数目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其在中国的认证数量已从2012年的几百个,到现在的数千个。
20世纪50年代,吉尼斯啤酒厂掌门人在和同伴争论最快的猎鸟是哪种时,发现当时的书籍中并无答案,于是便萌发了做一份权威纪录的想法。《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由此诞生。
对于中国人而言,最先接触吉尼斯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一档名为《吉尼斯世界纪录集锦》的电视综艺节目自那时起就已经在央视反复播出。
可以“量身定制”纪录
吉尼斯是一家非上市的私营企业,根据公司规定,它的财务状况必需被保密。
“把趣味当做生意”的模式,已经给吉尼斯带来了巨大收益。目前,《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每年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22种语言销售,年均销售达到300万册。2015年,吉尼斯实现了800次的现场记录认证,业务已经扩展到包括纪录管理、品牌授权、出版业以及电视节目等多个领域。
自1955年第一版《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出版以来,其累计销售量已超过1.3亿。外界推测,这每年可带来1亿美元的收入。
同时,一档名为《Record Breakers》的真人秀节目,也已经在英国播出超过30年,该节目每年的观众达10亿。类似的大型综艺节目还有中央电视台的《吉尼斯世界之夜》,这是吉尼斯在中国的独家授权节目。
需要重点说的是,对于个人,吉尼斯有免费的申请通道,而对于企业和机构,吉尼斯对外提供了“量身定制”服务,这似乎是一个不错的营销渠道。
简单的讲,价格会根据客户对于挑战项目概念的清晰度、授权数量、授权内容以及吉尼斯提供解决方案需要投入的工作量等最终确定,不过,这没有“最低消费门槛”。
比如,2014年,中国蒙牛进行了“最多人参与的酸奶品尝调查”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挑战活动。活动最终吸引了11642位消费者,在经过四个多小时的酸奶品鉴及问卷回收后,蒙牛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颁发的证书。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在2010年,宝马通过了一项25人同时进入一辆MINI车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也是宝马与吉尼斯进行的深度商业合作,通过《吉尼斯中国之夜》节目将MINI车“小身材、大空间”的优势展现给了中国观众。
此外,在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名单中,还不乏有一些像阿里巴巴、珠海长隆水族馆、松下、迪士尼等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和机构。
不过,这种商业模式曾被质疑过度商业化,会影响公信力,这种说法当然被吉尼斯方面否认。
吉尼斯大中华区总裁罗文(Rowan Simons)说,纪录就是纪录,吉尼斯世界纪录从来不会保证我们的客户一定能拿到世界纪录,一切都要基于挑战规则,看是否挑战成功,与花费多少钱无关,吉尼斯世界纪录要做的是通过为他们提供解决方案,来提高破纪录的可能性。
“中国人喜欢挑战‘人海’项目”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中国,吉尼斯对中国市场的开发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按照Alistair的说法,中国人开始不断地向吉尼斯进行咨询,起初这些问题都是由辽宁出版社(《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在中国的授权出版商)和中央电视台代为回答。而公司把自己的团队带到中国,就能够直接解决这些问题。另外,获取中国的第一手资料,并把这些资料放到吉尼斯世界纪录全球网站上,能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其背后的故事、了解中国。
当然,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其中一些挑战便接踵而至,舆论很大的一个“槽点”在于,中国人似乎只会玩人海战术,缺乏创意。
罗文表示,“中国人喜欢挑战一些‘人海’项目,其实这在全世界都一样。”
“这种集体挑战项目极具想象力,每个挑战的背后都有故事,一大群有着共同爱好的人们聚在一起,并去打破世界纪录并不容易。”Alistair称,“我们可以看到普通人做着非凡事给他们带来的影响。”
然而,负面消息也不少。去年10月,江苏扬州创造了4吨“最大份炒饭”。但因为被发现有150公斤的成品被当成垃圾倒掉,造成食物浪费,在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后仅过了三天,该纪录便被取消。与此同时,外界对吉尼斯的监管也产生了质疑。
Alistair回应称,“按照规定,所有的食物都要被完全食用。所有的挑战者都必须严格遵守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挑战规则。一旦有新的证据证明,挑战者违反了规定,即使打破了纪录,吉尼斯还是会取消其纪录的资格。不管这种做法会对我们还是挑战者带来怎样的后果。”
除了挑战者们带来的负面消息,吉尼斯也不得不面对更多的中国对手,使之最头疼的是“吉尼斯”的名字老是容易被混淆。目前,除了吉尼斯之外,中国市场上还出现了包括基尼斯、切尼斯等认证机构。
2003年,“高空蹦极王子”张迪状告基尼斯假冒吉尼斯欺诈案败诉,但法院同时认定,基尼斯使用世界知名商标确属不妥行为,后者后来也表示自己认证的是“中国之最”。此外,切尼斯也和吉尼斯有过域名和注册商标纠纷,最终切尼斯赢得域名官司,但输了注册商标官司,被裁定撤销其注册商标。
和不少海外企业一样,吉尼斯在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商标注册问题。
对此,罗文回应称,“‘世界纪录’无法被注册,但‘吉尼斯’和‘吉尼斯世界纪录’这两个商标都已经在中国注册。”
而站在公司的角度,罗文的话语中还带有一丝激动,“我们拥有60年的历史,我们公信力是通过60年积累下来的,我们也是全世界上第一个萌生‘记录世界纪录’这个概念的公司。”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