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随笔|留下“新青年”的光影,雕琢信仰的力量
1920年,青年毛泽东和陈独秀在《新青年》编辑部,曾探讨了俄国十月革命取得的成功经验,讨论如何建立中国共产党,包括在毛泽东的家乡湖南如何发起筹建成立共产主义研究小组,领导湖南革命运动等事。多年后,毛泽东回忆两人的这次会面时曾说道:“在那里我再次见到了陈独秀。他对我的影响也许比其他任何人都大”。
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画家靳文艺创作的油画《信仰的力量——1920年毛泽东与陈独秀在上海新青年编辑部》即以此为内容创作,今年国庆前夕,该作与另一批画家的作品同期入藏中共一大纪念馆。这幅长3.2米、高2.1米的油画是目前中共一大纪念馆收到的最大尺幅的油画捐赠作品。本文为创作随笔。
靳文艺《信仰的力量——1920年毛泽东与陈独秀在上海新青年编辑部》318*210cm 2021
这是一幅充满刚毅能量的绘画:陈独秀与毛泽东一前一后,立于画面的右方。画面中景处,是一棵傲然挺拔的青松和还未拆封的《新青年》杂志“五一劳动节专号”,墙面上掩映着马克思画像、《新青年》及《新潮》的杂志封面。毛泽东与陈独秀神情坚毅,画面右上方一束光,打在两人的身上,斑驳的光影勾勒出上海石库门的特殊建筑环境。
关于站立的位置
呈现历史伟人的艺术作品,传统定势中,习惯以中年时期的毛泽东为原型,常常将其置于画面的中心来显示毛泽东在历史洪流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而在这幅作品中,我以史实常理为依据,描绘的是27岁的毛泽东,且将其置于陈独秀的身后,如师生肃穆并立。
画面中,毛泽东位于陈独秀的身后
这是一次基于历史事实的还原。1920年,当时陈独秀41岁,已经是闻名全国的风云人物,《新青年》杂志的主编、北京大学的文科学长、五四青年运动的领袖;毛泽东当时27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因此,在画面中陈独秀是一位中年的长者,而毛泽东是意气风发的青年,两人并排站立,一前一后,特别以正面特写其坚定神采,如同海浪里的两尊磐石。
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
此次会面,毛泽东和陈独秀在《新青年》编辑部,探讨了俄国十月革命取得的成功经验,讨论如何建立中国共产党,包括在毛泽东的家乡湖南如何发起筹建成立共产主义研究小组,领导湖南革命运动等事。多年后,毛泽东回忆两人的这次会面时曾说道:“在那里我再次见到了陈独秀。他对我的影响也许比其他任何人都大”;“到1920年夏,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事实上,毛泽东在湖南长沙第一师范学校读书的时候就看《新青年》杂志,1917年还给《新青年》杂志投过稿《体育之研究》,署名二十八画生,毛泽东才思敏捷、志向高远、胸怀救国爱民之心,深得陈独秀的欣赏。
毛泽东1919年在长沙
画中的毛泽东
画面中的光
为了真实了解《新青年》编辑部的物理空间,我曾几次前往《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那是2020年的五六月份,旧址还在维修,无法进去,我好几次爬到《新青年》编辑部对面的楼顶上瞭望观察。有一次,还被住户赶了出来。等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修缮一完成,我就拜请当时中共一大的副馆长宋依璇联系,进入考察,结果发现编辑部的窗户都很小,当人物站在他预想中的画面位置时,背对窗户,根本不会有天光从上方照射到人物的脸上。
在旧居建筑环境并无天光照进的情况下,我为什么仍要坚持画上这束光?
我想呈现一种曙光。据考证,毛泽东从北京来到上海,是5月5号,离开上海回湖南是7月份,在上海待了两个月。在这两个月中,毛泽东与陈独秀多次见面、多次彻夜长谈,当时陈望道刚刚把《共产党宣言》翻译稿送过来给陈独秀审定,陈独秀正准备在上海成立共产主义研究小组,因此这个时间点,他们交流谈论的话题,都是非常激动人心的。所以说毛泽东此次上海之行,对两人都是一次互相激励和启发、共同探讨救国救民之路、坚定理想信念的心灵交融之旅。这束光可以说是一束希望之光,一束信仰之光、信念之光,一束理想之光”。
光线照射在人物的身上
在这束光的沐浴下,我放置了有一盆傲立的青松,款式和花纹参照了民国时代的样式。其实原本我想画一盆兰花,但构图后发现,兰花传达出来的气息和两位革命者的气场不同,继而就换成了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青松的气质象征着革命者坚定的理想信念。
沐浴在光之下的青松
会面的背后
这件作品的特殊意涵之处,还在于画面中的杂志对1920年时局的巧妙映射。
画面中书桌上摆放着《新青年》劳动节专刊
《新青年》劳动节纪念号
1920年,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前夜。毛泽东在1920年5月5日到达上海,那时,陈独秀也是刚搬到上海(2月)不久,居住在老渔阳里2号,同时也把《新青年》编辑部搬到了这里。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当时陈独秀、李大钊等在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上,逐渐从知识分子扩大到工人群体,所以为了号召广大工人群体,这一期的《新青年》专门出版了劳动节专号,时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非常支持,特地为这一期专号题词“劳工神圣”。上海是工人队伍最庞大的城市,所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酝酿、发起、成立,首先就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
毛泽东正是这个时间点来到上海,他和陈独秀在北京大学工作期间就已经熟识,两人相见,相谈甚欢。从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上海《新青年》编辑部(当时也是陈独秀的寓所),书桌上摆放着似乎还在散发油墨香味的《新青年》“五一劳动节专号”。通过这一专号,揭示着两人见面的时间点。
青松掩映《新青年》《新潮》封面和马克思像
为了营造编辑部的环境氛围,我将《新青年》和《新潮》杂志封面安排在墙面上,马克思的画像被置于杂志封面的最上方。
《新潮》杂志
事实上,《新潮》杂志的创刊地点是在北京大学,编辑部也在北京,是陈独秀的北京同事李大钊、傅斯年、胡适、钱玄同等人倚重的思想阵地,其实在南方的知名度远不如北方。但我将《新青年》和《新潮》并列,意在表明陈独秀与北京同事之间的紧密联系,也揭示着“南陈北李、相约建党”这一历史事实。因此《新青年》和《新潮》,不仅联结着陈独秀与李大钊,更联结着南方与北方的思想运动。一张小小的《新潮》封面,寓含沉甸甸的历史分量。
无偿捐赠
1920年在上海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发起建党这段历史,之前的美术作品表现不多,尤其把毛泽东和陈独秀画在一起的几乎没有。为了让观众能够正确理解这段历史,我特地将作品表现的内容简述文字打印出来,和画面一起装裱到了画框里,通过图文对照这种方式,让观众更易理解。从展示和传播的角度来讲,这也算是主题创作的一种创新吧。
通过图文对照,以文字补充画中内容
《信仰的力量》创作中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上海重新修缮的《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也正式对公众开放。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新青年》编辑部酝酿、发起、筹备成立的这段历史,也是上海红色文化中最独特的资源和值得骄傲的一段历史。我把这幅作品无偿捐赠给国家、捐赠给中共一大纪念馆收藏,希望能够让更多的观众看到,作为一名党员艺术家,也是为宣传建党精神尽一份力。
捐赠仪式上嘉宾合影,左四为本文作者靳文艺
(本文图片由靳文艺提供)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