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央媒评“妈妈偷鸡腿给女儿当礼物”:谁来抚慰最心酸小偷?

李浩燃/“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号
2016-06-02 19:23
来源:澎湃新闻
舆论场 >
字号

“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号6月2日消息,一只鸡腿、一点儿杂粮、两本故事书,价值几何?答案是不足百元。然而,这样几件日常物品,却难倒了携女异地就医的贫困母亲。日前,南京警方抓获一名小偷,她在超市偷窃,只因无力为生病女儿购买微薄的儿童节礼物。真实的故事令人心酸,也令困境儿童的话题再次引发热议。

儿童仿若初绽的花朵,象征着希望与未来;有关童年的一切,本应充满阳光与美好。但现实中,孩子作为弱势群体,生命力相对脆弱、缺少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又受制于家庭环境,容易碰到意外、受到伤害。正因此,有关儿童不幸遭遇的新闻并不鲜见,往往最能击中人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激起舆论的涟漪。

一个社会对待儿童的姿态,映照着其文明发展程度。近年来,围绕着河南兰考袁厉害事件、贵州毕节流浪儿童殒命垃圾箱、南京养母虐童案等舆论热点,公众对伤害儿童行为“零容忍”的趋向愈加鲜明,关于保护儿童权益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儿童的话题每每都能迅速成为热点,本身就是社会的一种进步。怎样建构一套完整的儿童权益保护机制,不断增加儿童福利的有效供给?如何让陷于困境的孩子免于苦难,及时得到救济?这样的问题,正成为全社会成年人的集体焦虑。

实际上,呵护儿童是从未停歇的“国家行动”。六一儿童节之际,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部署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为孩子们送来节日“大礼包”。而根据此前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仅在去年6月至今年5月期间,国家就共计出台30项文件以促进儿童福利。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到加强农村学前教育,从重申疫苗质量安全到新增规范化培训儿科医师……以“儿童”为关键词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映照着加快建设儿童保护与福利体系的不懈努力。

“抚养和关爱儿童是人类发展的基石”。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不仅应成一个社会最基本、最广泛的共识,更须唤起方方面面的切实行动,共同编织出一张有力维护儿童生存权、发展权的基本网络。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被撤销监护人资格典型案例,显示保护儿童权益仍任重道远。另一方面,从整体上看,我国儿童福利制度仍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匹配。例如,据中国残联统计,目前有近24万残疾儿童的义务教育尚未得到有效保障。提升救助困境儿童的能力,还须不断完善社保体系的托底功能。

前不久,四川凉山“悬崖村”儿童上学爬“天梯”的一组图片被热转,很多人为之落泪。有网友留言“孩子们太难了”,有的人则在发问“我能做点什么”。增进儿童福祉、为困境儿童打开希望之窗,离不开社会各界齐心协力、久久为功。比如这次“最心酸儿童节礼物”事件曝光后,公益通道数小时便为孩子筹集了几十万元善款。涌动的爱心,传递着社会的暖意,也彰显人们新媒体时代社会力量的价值。

童年,意味着人生中一段不可逾越、亦难以忘却的时光。化共识为行动,整合力量、落实举措,筑牢儿童保护与福利体系,才会让每一个儿童都有一个值得回忆的童年,让每一个成人都能多一份幸福感。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