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殖民北美洲︱美国境内为何有众多“巴黎”和“里昂”

叶山
2016-08-04 17:06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在北美洲的殖民历史上,法国人留下了自己重要的足迹。从阿巴拉契亚山到中部大平原,从哈德逊湾到墨西哥湾,无数个由法语词汇命名的城镇和村庄,见证了法国人殖民北美大陆的历史。而法国人对北美地理的发现和测绘,也做出了其它国家所不能及的贡献。直到今天,法语仍旧是加拿大国内继英语之后影响力第二大的语言。

圣劳伦斯河:沿水而进的陆权霸主

法国在北美大陆的殖民地主要是今天的加拿大东部及美国中部地区。那个区域基本是一马平川的平原,草场遍布,大型野生动物较多,适于狩猎。区域内居住着为数众多的印第安原住民部落,其中不乏实力较强的部族,例如苏族人、齐佩瓦人和福克斯人等。法国人的地盘南北跨度也极大:北部区域拥有漫长而严寒的冬季,而南部区域则四季鲜明。法国的领地内水域遍布,五大湖、密西西比河以及圣劳伦斯河等重要河湖纵横其间,这也为法国殖民地最初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约1713年的新法兰西的各个组成部分:纽芬兰、哈德逊湾(原归英国)、加拿大、阿卡迪亚、路易斯安那

很多了解欧洲历史的人,会有这么个第一印象:法国是个陆权强国。然而,法国这个陆权霸主,在北美大陆的扩张,却与水分不开。1500年左右,法国的渔民就开始在靠近北美的地方捕鱼,并且和北美大陆的原住民有过交易。交易的核心是海狸的毛皮。这些海狸的毛皮在欧洲很受欢迎,可以卖出很高的价钱。巨大的利益驱使着法国商人登上北美大陆,寻找海狸。海狸是一种生活在水里的哺乳动物,要想找到海狸,就必须沿河而行。而法国人最初选用的河流,就是圣劳伦斯河。他们从河口区域开始,逆流而上,拓展自己的商路。

圣劳伦斯河示意图
北美的海狸

法国人的毛皮生意越做越好,消息传到了法国国王亨利四世的耳里,国王觉得有利可图。 1602年,亨利四世派出一队商人,在圣劳伦斯河的下游沿岸建立了商贸中心。这就是法国在北美洲殖民的开端。

在这一队商人中,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此人名叫尚普兰,在当时还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他的早年生涯在历史上并无太多记载,只知道他来自法国西海岸的奥尼斯省(Aunis,已撤销,现属滨海夏朗德省),甚至连他的具体出生地都说法不一。然而就是这个“来历不明”的人,为法国在北美建立殖民帝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尚普兰的画像

1598年,尚普兰的舅舅驾船运送一队西班牙军人前往北美洲。这趟旅程中,他让尚普兰做自己的助手。由此,尚普兰开始了自己航海和探险的生涯。1602年,他加入了国王派出的商队。在北美大陆上,当商人们四处搜捕海狸、和印第安人进行交易的时候,自学成才的尚普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幅精心测绘的圣劳伦斯河地图。同时,他还把自己在野外测绘时的所见所闻记录了下来,编写成了一部游记。

尚普兰绘制的圣劳伦斯河地图(1612年版)
尚普兰绘制的圣劳伦斯河及拉布拉多半岛地图(1613年版)

1603年,尚普兰回到了法国,向国王亨利四世“交了作业”。见到圣劳伦斯河的地图及游记,亨利四世非常高兴。于是,亨利四世正式聘请尚普兰,担任法国探险队的顾问及领队,继续探索北美洲。1605年,在尚普兰的领导下,法国在新斯科舍正式建立了殖民地。1608年,尚普兰率众在圣劳伦斯河的岸边建立了一座防御用的堡垒。这座堡垒就是后来的魁北克城,也是法国在北美的第一个永久据点。这一系列的成就让原本默默无闻的尚普兰声名远扬。在日后,当法国在北美正式建立新法兰西时,尚普兰被誉为“新法兰西之父”。现在美国东北部有一个主要湖泊,就被命名为尚普兰湖。

尚普兰湖位置示意图

法国人在北美洲的早期活动都是沿着圣劳伦斯河进行。这条大河不仅给法国人提供了水源和海狸,也是保障他们能进退自如的交通要道。随着探险的深入,法国人逐渐摸到了圣劳伦斯河的上游地区。在那里,他们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五大湖。

从五大湖到路易斯安那:纵贯线的形成

五大湖横阻在法国人的眼前。同样阻隔前路的,还有五大湖岸边那些强大的原住民部落。休伦人、齐佩瓦人、渥太华人等部各自盘踞在湖岸边,警惕地防备着这些来自法国的陌生面孔。看起来,法国人如果想继续前行,一场血战不可避免。但是,法国人最终却几乎兵不血刃地解决了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是来自法国的传教士们。

和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的西班牙人不同,早期的法国殖民者在北美洲从不轻言动武。他们很善于和原住民相处,并给原住民传教。法国有严格的规定,来到新大陆的人必须是天主教徒。因此,在法国殖民的过程中涌现出许多著名的传教士,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马凯特。

描绘马凯特在传教的油画。图片来源:马凯特大学

马凯特于1637年出生在法国的拉昂,17岁时加入了耶稣会。1666年,29岁的他被教会派往北美洲传教。俗话说,入乡要随俗。而随俗最好的方式,就是学会当地人的语言。来到北美以后,马凯特立刻展现出他过人的语言天赋——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条件下,他以极快的速度掌握了怀安多特语和奥杰布瓦语等当地语言。

疏通了语言障碍,马凯特很快就和原住民们打成一片。这样,他就能够深入当地部族领土的腹地,前往欧洲人从未涉足过的区域。他一边向原住民传教,讲解基督教的教义,把基督的恩泽洒向这片新的土地;一边又用自己的地理学知识,测绘五大湖及附近的区域,给欧洲人带来了第一份详尽的五大湖地区的资料和地图。

在他的努力下,当地诸多实力雄厚的原住民部落,渐渐接受了法国人的存在,甚至开始和法国人进行贸易。1668年,马凯特在苏必利尔湖的东岸建立了商贸据点——苏圣玛丽,两年后又在连接密歇根湖和休伦湖的麦基诺水道旁建立了圣伊尼亚斯。

1673年,马凯特和另一位传教士朱丽叶特横渡苏必利尔湖,在一处玄武岩构成的湖滨登上了新的陆地。他们继续向西南方的大平原前进,取得了一项重大的地理发现:一条流向南方的大河——密西西比河。马凯特等人沿河而下,一边传教一边进行地理测绘。他们的足迹甚至一度越过了阿肯色地区的红河。

然而,这次远征大大地损耗了马凯特的身体。回到五大湖地区不久后,马凯特就去世了,年仅37岁。为了纪念他,人们将他登陆的玄武岩湖滨命名为“先驱者登陆地”,而建立于湖滨所在地的城市,命名为马凯特市。后来在密尔沃基建立的北美洲第一所男女同校的大学,也被命名为马凯特大学。

密歇根州马凯特市的先驱者登陆地
17世纪末到 18世纪初的法属路易斯安那示意图,以及马凯特的大致行进路线

马凯特去世了,但法国人并未因此停下脚步。法国的传教士和探险家们前仆后继,足迹遍布密西西比河两岸的平原。1682年,探险家拉塞尔沿着密西西比河南下探险,最后竟然到达了墨西哥湾。

拉塞尔是一位经验丰富、十分爱国且野心十足的探险家。他终生未婚,就是为了能了无牵挂地行进在野外。一旦发现有价值的领土,他就会立刻为其命名,并划入法国的疆域。密西西比河东侧的俄亥俄河流域,最初都是由他划归法国的。

这一次,拉塞尔立马就意识到密西西比河这条贯通南北的水道的重要性。于是,他把密西西比河两岸(特别是西岸)的广阔地区,以路易十四的名字命名为路易斯安那,并入了法国的领土(注意:今天的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只是当年路易斯安那地区的一小部分)。

1699年,法国人在如今的圣路易斯附近建立了据点加霍齐亚,这是路易斯安那的第一个永久据点。随后,他们又在密西西比河的下游建立了巴吞鲁日。由此,整个中部平原尽归法国。从哈德逊湾到墨西哥湾,法国人沿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两岸,在北美大陆中部建立了一条“纵贯线”式的殖民地,幅员相当辽阔。法国人将其称为“新法兰西”。

1700年形势图

新法兰西和其它殖民势力的竞争

然而,法国人最初对路易斯安那的控制并不牢固。西班牙人听说了密西西比河这么一条重要水路,就如老饕闻到了美味的食物,立即朝着河口地区步步紧逼。他们企图占领密西西比河的河口,将墨西哥和佛罗里达半岛的殖民地连成一片。

首先,西班牙人从距离河口较近的佛罗里达半岛西进,沿着墨西哥湾北岸向密西西比河推进。为了应对西进的西班牙人,保护密西西比河的畅通,法国人在1711年建立了莫比尔。这也是法国人在墨西哥湾沿岸所建立的第一个据点。

莫比尔的建立割断了佛罗里达和密西西比河的联系。但是,西班牙人又从墨西哥一侧向密西西比河口靠拢。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法国人为了让西班牙人死了这条心,于1718年在密西西比河的河口三角洲上建立了港口新奥尔良。这样一来,法国就彻底断送了西班牙人占领河口的希望。并且,新奥尔良港口的建设,也让法国的移民、物资及奴隶,得以从南方进入北美大陆,促进了法国对路易斯安那殖民地的建设。不仅密西西比河两岸得到了快速的开发,而且它的支流密苏里河两岸的平原也被法属路易斯安那收入囊中。

1718年新奥尔良建立时的西班牙殖民地和法国殖民地的形势图

经过不懈努力,一个个堡垒、村庄和驿站被建立在了路易斯安那的大平原上。1720年,法国人在距离莫比尔不远的地方,建设了路易斯安那的临时首府比洛西。同年,中部大平原上的原住民部落鲍尼人摧毁了西班牙人孤悬在内布拉斯加的最后一个据点,无意中帮助法国人彻底清除了渗透进路易斯安那地区的竞争对手。路易斯安那的疆域终于逐渐稳定下来,不再被西班牙人威胁。1723年,路易斯安那的首府正式迁到新奥尔良。

疆域逐渐稳定下来之后,法国人开始用独特的法式长格法来对其土地进行有效率的划分和规划,在所辖区域内建起了底特律、路易维尔、得梅因等城市。如今,美国境内至少有17个巴黎、10个里昂,这些典型的法国地名,都是法国殖民者在北美洲大地上留下的印记。这些城市大多沿河而建,既是居民区也是港口,为物资和人力的转运提供了方便。这些主要港口的建立,帮助法国人稳固了自己的统治区域。

后来,英国殖民地崛起,与法国殖民地发生过多次冲突,但法国人都成功地守住了自己的领地。而且,由于在各大殖民势力中,法国人和原住民关系最好,他们因此避免了很多由原住民带来的纠纷。相反,在一系列法国和英国的冲突里,例如威廉王战争、安妮女王战争、乔治王战争以及迈克马克战争等,都有原住民和法国人结盟,充当法国人的炮灰。

贸易、传教、对抗英国人,法国人就这样在北美大陆上度过了一年又一年,直到1763年法印战争(即英法七年战争的北美版)结束,才将这种平衡打破。那场战争,是英法七年战争的一部分。法国先胜后败,元气大伤。战后,法国在北美洲的统治力急剧下滑,失去了对加拿大、伊利诺伊、阿卡迪亚等区域的控制。这些区域尽数被英国占领。在南方,早就对密西西比河流域馋涎欲滴的西班牙人也乘虚而入,一度占领了路易斯安那。虽然后来法国通过战争和谈判,夺回了路易斯安那,但他们在北美大陆的元气却再也没有恢复。

1789年,法国本土陷入了大革命的风暴中。在法国国内,几大派系你方唱罢我登场,而辽阔的北美殖民地,对于混乱中的法国来说,已经是鞭长莫及。终于在1803年,路易斯安那这片广阔领土,被急需战争经费的拿破仑低价卖给了新成立的美国。从此,法国的势力便淡出了北美大陆,其北美殖民地只保留了加拿大东侧的几个小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