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死亡以后,他们将最后的温度留在人间
学生立场 时代潮流
·THE NEW TIMES·
深大医学生上解剖课的必经之路
记者 陈慧林 摄
569例——深圳遗体捐献数量在全国排名前列。
2003年——深圳是中国第一个出台器官捐献地方性法规的城市。
2021年——是深圳大学医学部义工协会探望“无语体师”家属的第11年。
有了人的情感作为注脚,生命的温度延续到了心跳停止之后。在深圳,遗体捐献不只是简单的生与死,不只是一纸签字印指的志愿书。冰冷的数字串起深圳的遗体捐献史,无声躯体的背后是人与人、人与城市的深度连接。
01.
在569个数字之前
“2009年1月9日,捐献遗体和眼角膜。”高敏在笔记本上一笔一划写下这行字。
这描述的是2009年深圳重启遗体捐赠以来首位捐献者、深大医学部接收的首位无语体师刘国桢老人。
高敏是深圳市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办公室器官捐献专职协调员,负责奔走一线协调器官和遗体捐献。2008年最后一天,通过一纸《深圳市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志愿书》,她和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刘国桢产生了连结,“老人的儿女儿媳都给我打了电话,说情况不好,希望捐献遗体。”他们替陷入深度昏迷的刘国桢签署了器官捐献志愿书。次年1月9日凌晨,老人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病逝。
高敏接到消息,立即联系了深圳大学医学部副教授王军。时值早春,寒夜料峭,彼时导航软件尚未普及,二人靠手机保持通讯,王军在黑暗中摸索寻路,花费了将近四个小时才抵达病房。
但更大的困难还在后头:“用车接遗体是捐献工作的重要一环,但医学部还在筹建中,更别说车了。”王军回忆道:“只能请求南方医科大学从广州调车来帮忙。”那一晚,王军和高敏在医院直坐到天亮,等到中午才终于把刘国桢老人抬上开往深大的救护车。
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例”。往前回顾,深圳遗体捐献的发展历程短暂而曲折。
深圳红十字会举办的器官捐献缅怀活动,图为捐献者家属
记者 陈慧林 摄
2003年8月22日,深圳颁布了中国第一部关于器官捐献的地方性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人体器官捐献移植条例》。高敏介绍道,深圳是第一个为器官捐献立法、第一个有捐献案例、第一个产生协调员的城市。但当时由于缺乏移植资质与 OPO(器官获取组织),器官捐献通常不能在深圳的医院进行。
接收单位的缺乏也使捐献寸步难行。深圳卫校原本可以接收市民自愿捐赠的遗体,2004年深圳卫校合并入深职院护理专业后,其原有遗体库被撤销,市民无法再捐献。高敏说,从2002年到2008年,深圳只有1例遗体捐赠,但送去了广州。
对彼时的深大来说,第一位无语体师的到来无疑是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早在2007年,医学部筹办工作就启动了。”王军介绍道,解剖学是医学最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同时也最难解决,“当时教育部、卫生部关心遗体来源,我们就启动了捐献工作。”
2009年5月8日,恰逢世界红十日,深圳大学医学部与深圳市红十字会正式合作,成立遗体捐献接收中心,所接收的遗体均用于深大医学教学和研究。
深大医学部遗体接收中心实验室刘健华老师
记者 陈慧林 摄
“中心刚成立时,我们一开始一年收到十几例,现在是一年有三四十例,目前为止医学部共接收569例捐赠。”该中心实验师刘老师告诉记者,目前深大医学教学需求基本可以满足,“这不同于国内大部分医学院遗体紧缺的情况。”
02.
7年,2826公里
深圳在器官与遗体捐献上走在全国前列。从2009年重启遗体捐献至今,高敏用来记录信息的笔记本已写有569个名字。他们大多来自深圳,但其中一位很特殊,来自2826公里外的北京,这是深大医学部接收距离最远的一位无语体师——刘幼雪。
2017年9月18日晚,高敏还在值机,骤然接到老人死讯,她“整个人一下就懵了”。回忆起与刘幼雪告别的那一幕,高敏眼含泪光:“她在病房里躺着,很平静、很安详。我去吻别她的时候,皮肤还是温温的。”
刘幼雪逝于北京,但多年前早与深圳结下不解之缘。作为革命遗孤,她自幼在延安长大并结识了丈夫程芸平,从此携手一生。儿子曾任中央党校教授,主动申请助力特区建设。2005年,二老随子从北京迁居深圳。
2008年,其子意外去世,骨灰撒在深圳湾,夫妇俩遂留在深圳,2010年产生了捐献遗体的意愿。刘幼雪主动电联市红十字会,与高敏认识,两人一见如故,成了忘年之交。8月25日,高敏和王军亲自上门拜访,为二老办理手续。
刘幼雪(中)与高敏(左)、王军(右)的合照
受访者供图
在深圳的这些年,刘幼雪和王军、高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王军回忆道:“刘奶奶经常跟我们嘘寒问暖,问我课题做得怎么样,很是操心。”刘幼雪还总请他们吃饭,不让他们花钱,她常说:“我有退休金,你们还在工作!”
知道高敏节俭,又怕她冻坏身体,刘幼雪便把外公杨尚昆在新中国成立后送给她的军大衣,转送给了高敏。这样一件宝贵的礼物,高敏珍藏至今。
2011年9月程芸平逝世,遗体捐给深圳大学医学部。刘幼雪本不愿走,在王军和高敏的多次宽慰和劝说下,刘幼雪于11月回到北京进行心脏搭桥手术。此后王军和高敏有机会便常去北京探访,“每次去她都非常高兴,跟我们讲她和外公杨尚昆、延安的各种小故事,到北京还请我们吃自助餐。”
2016年高敏再去北京时,刘幼雪已经肾衰竭。她对高敏说:“三皇五帝都难逃一死,死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自然规律,我们应该把它放在议事日程上了。”她坚定地说:“我喜欢深圳这个地方,我一定要捐回深圳去,我承诺了,你呢?”高敏许诺道:“阿姨,这是我们共同的承诺,我一定接您回深圳。”
“说起来容易,做的时候真的很难。”高敏对新新报记者感慨。这么远的距离要运送遗体,王军和高敏首先想到的是民航。“民航却回应这种情况只能包机,一趟的价钱是十几二十万,我们哪去弄这么多钱?”他们曾寄希望于相关部门能借调有冷藏条件的车辆,但对方要求走流程,“等不起那么多天”,只得作罢。
无奈之下,王军发朋友圈求助,一位大哥感动至极,当即买了一辆福特车,派人自山东赶往北京。接到刘幼雪的遗体后,他们一路昼夜不停开了30多个小时,直驶入深圳大学医学部。车才刚停稳,高敏就奔向车厢后尾,扶着门泣不成声,颤抖着说:“阿姨,咱们到深圳了,您的承诺实现了,我跟(王军)教授的承诺也实现了。”
接到刘幼雪遗体后,在深大医学部举行的告别仪式
受访者供图
那一年,每次来深大,高敏总要搬个板凳,在冷藏柜前坐上许久。“以前她一直让我加微信,但我手机没有微信,等我换了手机,还没怎么聊,她就走了……”回忆至此,高敏叹了口气,声音逐渐沙哑,“后来遗体捐赠的特别多,时不时就要回来一趟,她来(深大)了就要跟她好好聊一聊。”
新新报记者了解到,刘幼雪和程芸平的遗体用于解剖教学后,皆已火化。高敏说,来年春天,就让他们一起魂归大海,与儿子团圆。“我死后也要海葬,和刘阿姨约好了,我们要一起相聚在南中国海。”
刘幼雪的女儿还记得,母亲陷入昏迷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小高来了没有?深圳的车来了没有?”
如今,她已如愿。
03.
11代传承,11载情深
2010年,《深圳特区报》一方只有豆腐块大小的新闻吸引了黄赞的注意——那是关于刘幼雪签署遗体捐赠志愿书的报道。
黄赞一家于上世纪70年代移民美国,十年异乡生活过去,黄赞落叶归根的意愿日益强烈。不顾子女劝阻,他与妻子二人毅然回到祖国。
“捐献遗体,不就能永远地留在中国了?”看到这则报道,黄赞亲笔写了一封信寄往深圳市红十字会,随信附上了家里的座机电话。三个月后,高敏来到黄爷爷家,在一小方餐桌上为黄赞及其妻子办理了遗体捐献手续。
二老的居所离深大不远,从小西门出来,步行几分钟即可到达。王军说,老伴过世后,黄爷爷只剩自己一人,“这可怎么办?于是我们开始组织学生去探望他。”最早的一批学生中包括临床医学生黄俊杰,他甚至直接认了黄赞作干爷爷。11年时间,从本科到博士,从医学生成为真正的医生,胜似血亲的缘分与感情从此成了两人一生的牵绊。
黄赞与同学们的毕业留影
记者 罗瑾 摄
黄爷爷与荔园学子的羁绊,可从家中窥见一二。在电视机旁,一张细心装裱的校园合照引人注目——那是黄爷爷被身着学士服的同学们拥坐在中间,在他左边的正是黄俊杰。客厅的茶几下摆着整整11本相册,里面记录着11届深大医学部义工协会成员的笑容,也定格了他们与黄爷爷每一次的温馨瞬间。
2013年,黄俊杰还在相册里留言道:“舍不得这些年在爷爷家过的时光,爷爷有空可以翻翻相册,记得有一群调皮的学生经常过来蹭饭吃。”
转眼多年过去,医学部已整体搬迁至路程12公里外的丽湖校区,但同学们仍保持每两个星期来探望一次黄爷爷的频率。今年中秋,医义协的同学们特意起了个大早,倒腾了一个多小时公共交通,早晨8:30准时出现黄爷爷家门口。
春节来包饺子、中秋节做月饼,是医义协的固定项目。“大家和爷爷就是一家人。我们是他的孙子,他是我们的爷爷。”第10届医义协会长蔡浩文这样定义和爷爷的关系。
医义协的同学们在黄爷爷家中欢度中秋
受访者供图
今年来陪黄爷爷过中秋的学生有十多个。一进门,热闹的空气就填满略显空荡的房间。学生们放下水果、月饼和午饭食材,围着黄爷爷坐满了一圈,陪黄爷爷聊家常。
高敏也从罗湖骑着单车,赶来探访。她时不时将手覆盖在黄爷爷手上摩挲,与黄爷爷一起畅想未来:“等哪天天气好,我们就开车带着爷爷回开平看看,我还没看过开平的碉楼呢!”
其间,她还拨通了最早那一批医学生的电话,调侃说:“你们赶紧生了宝宝,都放在这,让爷爷来当园长,”她笑着望向黄赞,“不要叫爷爷等太久了,对不对?”
学生、协调员与家属早已搭起桥梁,温情流动在每个人的血液里,崇高的敬意亦扎根于每个人心底。“每一名医学生都会被这种精神感染,”蔡浩文说,“这个活动寄托着我们对无语体师的崇高敬意,表达着我们对生命延续的感恩。公益的力量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这就是我们协会坚持探访的原因。”
图为高敏、黄赞、蔡浩文中秋节于黄爷爷家合影
记者 陈慧林 摄
(本文刊载于136期新新报特稿版)
(特别鸣谢高敏老师、王军老师、刘健华老师、医义协志愿者团队)
原标题:《死亡以后,他们将最后的温度留在人间》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