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经济痕迹︱银行要过苦日子了
上回我们说到,“有利可图”的债务行为的比重越来越低。那么,“有利可图”的债务是谁创造的呢?毫无疑问,主要是银行。
目前,在我国的社会总融资中,银行信贷类的比重依然高达七成。而商业银行多年来属高盈利行业——2003年其税后利润尚不足330亿人民币,到2007年已高达4500亿!即便在危机爆发后的头几年,银行业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盈利优势,截至2014年,商业银行税后利润超过了1.5万亿,2003年-2014年其税后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42%。
不过,“花无百日红”。2015年,商业银行流年不利,税收利润增幅锐减至2.4%,盈利增长嘎然而止。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首先是银行不良资产进入快速暴露的阶段。此前,笔者曾对截至2015年底银行业的潜在不良做过估算,约为6.5万亿;而到2016年一季度末,银行业不良和关注类贷款合计规模已升至7万亿,短短三个月增加了5000亿。相应地,不良与贷款比值也提升至6.7%(季度增量数据年化处理后,相当于一年新增潜在不良约2万亿)。不良资产快速累积,意味着能够带来高收益的资产比重下滑,客观上必然降低银行业资产的整体回报率。
其次,银行业资产负债结构的变化,导致银行负债成本的提高,进而收窄了银行利差(银行资产收益率-负债成本)。截止2016年一季度末,银行业理财资金超过26万亿,占银行业总负债的16%。一般说来,银行理财资金成本要高出存款成本2-3个百分点,“存款理财化”无形中提升了银行整体负债成本和负债资金的管理成本。
我们具体来看一下银行利差的变化。经过这几年的多次降息,银行业贷款加权利率由2013年底的7.2%降至2016年一季度末的5.3%。在这基础上,加上上述负债成本的提高,银行业的净利差也由2013年底的3.1%,降至今年一季度末的2.11%。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作者估算一边是自身资产质量下降,另一边是净利差收窄——银行业的高盈利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苦日子真的来了。值得一提的是,宏观层对“去杠杆”的态度坚决,实际上也就是否决了商业银行通过新增资产来缓解前期存量问题的可能。
接下来,我们需要关心的是——银行业的“苦日子”,对宏观经济意味着什么?
一个看得到的直接后果是,融资环境的“紧”。虽说贷款利率不断下调,但实体经济要借到钱却没那么容易了。微观个体之间对资金要素的争夺,将日益激烈。在理想的情况下,竞争中优胜劣汰,以银行业为首的金融资金实现与其他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进而带动一大批代表新经济方向的实体经济快速成长。而这也正是我国结构性改革的目的之所在。
当然,如果搞得不好,银行业的“苦”也可能加剧实体经济的“寒”(实体经济融资困难,创新、创业沦为空谈,等等),甚至是“伤寒症”。
现在,我们尚不能判断结局是好是坏,可以断定的只是,中国经济要扭转颓势,这一关必须过。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