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森山大道:即使有人打我,我也会继续拍照
维姬·戈德堡(Vicki Goldberg)是西方摄影评论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以富有说服力和洞察力的文章著称。《光影的要义》(Light Matters)首版于2005年,该书收集了作家写作生涯以来的诸多优秀散文和评论。
戈德堡对摄影的观察深入浅出且包罗万象,她的写作主题跨越极广:从流行影像到战争新闻,从肖像摄影快照亭到可后期数字图像,从乏味无趣的窥视到充满悲剧的现场等等。她还从摄影领域的“大师”作品中提炼出新的启示,其中包括沃克·埃文斯、约瑟夫·寇德卡和黛安·阿勃斯等,并以同样敏锐地视角书写和剖析了比尔·维奥拉(Bill Viola)、森山大道和巴斯蒂安娜·施密特(Bastienne Schmidt)等当代影像先驱者的作品。
此外,维姬·戈德堡的著作还包括《摄影的力量:照片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The Power of Photography: How Photographs Changed Our Lives)、《作为印刷品的摄影:从1816年至今的影像写作》(Photography in Print:Writings from 1816 To the Present)等。1997年,戈德堡获得国际摄影中心著名的“无限奖”,1999年,她荣获英国皇家摄影学会的约翰斯顿奖。
森山大道
文 | 维姬·戈德堡
译 | 徐倩茹 董克敏
森山大道的视线停留于黑暗深处,无论从字面意义还是象征意义上看,都是如此。他记录了一个黑色的世界——黯淡无光而动人心魄、惊险混乱而令人费解、充满情欲而令人痴迷;聚焦于消费和意外事件,画面总是怪诞不经,时而破败,时而空洞——这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而不自知的世界,亦是一个需要百忧解的世界。
森山大道的摄影技术密切贴合了主题,如模糊、划痕、泛白和灰尘等,都让照片置身于破碎的边缘。有时,森山大道试图控制感知和摄影的界限,以使照片的表现受到限制。他的目光坚定而犀利,竭力探寻着内心深处那个真实而个性的自我。
© 森山大道
© 森山大道
森山大道生于1938年,是日本最受尊敬且最具影响力的当代摄影师之一(在美国却鲜为人知,即使他的作品曾出现在美国、甚至纽约的群展中)。他在世界范围内举办的首次作品回顾展(日本人不太关注仍在世的摄影师回顾展)分为两类:一是在日本协会美术馆(Japan Society Gallery)举办的“森山大道:彷徨之犬”(Daido Moriyama:Stray Dog),包含了他经典作品中的130张照片,二是在大都会博物馆举办的“森山大道:猎人”(Daido Moriyama Hunter),展出了他在1972年拍摄的40张照片。这一联合展览由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San Francisco Museum of Modern Art)和日本协会美术馆共同举办,由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馆长桑德拉·菲利普斯(Sandra S. Phillips)担任策展人,附有一本内容丰富的展览手册。
20世纪60年代末,森山大道拍摄了一系列裸体照片,被摄者大多是性工作者,偶尔也有一两双男性的腿。1972年,当摄影师们摒弃以往精致考究的摄影技术时,森山大道已将摄影这一媒介推向更为晦涩难懂的领域,仿佛在表明摄影无法记录真正重要的事情。在同年出版的《告别摄影》中,照片不仅失焦、刮花,被灰尘和光斑损毁,有些甚至无法辨别被摄者,又或是什么都没有,空空如也。1982年,在停止摄影两年后,森山大道改变了创作方式,以一种更为冷峻、清晰的照片样式回归摄影,不妨说,这是一种更为完美的虚无主义。
© 森山大道
© 森山大道
© 森山大道
© 森山大道
与作品同名的野狗以一种邋遢的野兽形象出现在照片中,像是一个凶猛而谨慎的街头流浪者,缓缓地在画面中逼近。1997年,日本协会以这幅照片为中心制作了一个装置,囊括了他在生活、工作场所拍摄的3400幅宝丽来照片。近日,森山大道在《照片大都会》(Photo Metro)杂志中说道,他在拍照时会先沿着主干道走,随后像野狗一样在小巷中来回穿梭。
森山大道的确是个充满野性的城市流浪者、局外人。在拍摄时,他常常将镜头对准臀部,时而狂奔、时而躲在暗处、时而越过栅栏、时而又坐在正行驶的小车窗户内——以冲动、直觉的快照方式来应对现代生活的疯狂节奏。他还喜欢将图像作为拍摄对象,尤其是宣传性和暴力的电影海报。很多时候,人们已经无法辨认照片中究竟是图像还是事物本身。到20世纪60年代,两者几乎已经可以相互取代。
有时,人们也对着森山大道的相机摆拍,例如那张郊区夫妇拿着洗涤剂的照片。但大多时候,他都选择偷拍照片,以近乎盲拍的方式去捕捉城市居民的周边环境,以及日常生活的零星碎片、意外事件和自我感知。他曾说:“在我看来,混乱无所不在,它是日本最重要的特征。”当他收集到足够多“混乱”时,便会以自己的方式将其编辑为一种引爆性序列——书籍和杂志中那些动人、非叙事、多义且无文本的排列组合。
© 森山大道
© 森山大道
© 森山大道
© 森山大道
外来者和不法分子吸引了森山大道的注意力,使得他多次在不受待见的地方拍照。在某张照片中,一位年轻女性疯狂地奔向一条狭窄、满是垃圾的小巷。而森山大道在最近的一次讲座中说道,她之所以跑,是因为与日本黑帮产生了过节,而森山大道也在拍照后被群殴,并被迫从相机上扯出胶卷。由于不是第一次遭遇这种事,所以他想到了保护胶卷的办法,也顺利从相机中取回了新胶卷。那些凶险的气息渗入照片之中,略有一丝现实主义的意味。
他告诉记者:“我会继续拍照,如果有人想要打我,我依旧能够逃脱。”森山大道并不是第一个让人们觉得疯狂是优点(对于想成为摄影师的人)的人;但无论如何,他显然已献身于摄影和被摄者。
那本展览手册包含了桑德拉·菲利普斯和亚历山德拉·孟璐(Alexandra Munroe)(日本协会画廊馆长)撰写的文章,为作品提供了相关背景信息,包括促使该作品产生的时代思潮及前后脉络。的确,日本受到两颗原子弹轰炸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东松照明曾记录下原子弹对幸存者的摧残,这些作品对森山大道的摄影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东松照明只比森山大道大八岁,但由于当今时代的变化过于迅速(日本经历了翻天覆的变化,起初由灾难所致,继而又被后续发生的事件改变),使得他看上去完全像是来自另一个时代。美国在日本驻扎了大量军队,因此,美国的大众文化已成为日本的主要文化输入。森山沉迷于驱动力、性、现代化,也浸润于自由的西方习俗,这些习俗正在逐渐渗入日本并与传统文化形成新的综合体。
© 森山大道
© 森山大道
© 森山大道
© 森山大道
虽然许多日本人对美国的军事入侵感到愤愤不平,但显然,森山大道没有那么气愤。20世纪60年代,日方签署了允许美军留日的条约,这使示威变得更为激烈。不久后,在越南战争的推动下,罢工和学生抗议活动也变得愈发猛烈。与其他地区一样,日本面临的是一个充斥着各种试验和毒品的混乱时代,核爆炸、奇迹般的经济复苏以及令人迷惘的新旧社会过渡,都让日本变得错综复杂。
包括森山大道在内,所有的摄影师都需要一种新的方式来应对席卷而来的变革浪潮。当时的杂志和书籍都清楚地表明,并非只有森山大道一个人做出了回应。实际上,他身处日本正兴起的摄影运动之中,与日本文学、电影运动都有着密切联系。疯狂的现代世界改变了这个国家,摄影师们便以新的摄影方式来应对新的生存危机。
不仅是日本,其他国家也正面临着相似的剧变。全球化已拉开帷幕,艺术思想也随着出版物的发行而传遍各大洲。1957年,威廉·克莱因(William Klein)的摄影书《纽约》(New York)在日本出版,该作品具有原始的生命力和对抗性,无论是那怪诞的街道,还是对技术的漠视,都深深地震撼并影响了森山大道。他在书中汲取了自己所需之物,并继续向前探索与延伸。
后来,森山大道的朋友给他看了安迪·沃霍尔的展览手册,画面中对于死亡和消费主义的强调再次震撼了他。森山大道拍摄了一系列有关意外事件的照片,其中有部分是警方安全海报的局部细节。此外,他还拍摄了杂货店货架上的罐头照片,甚至也有金宝汤罐头。在沃霍尔的作品中,无数汤罐头整齐且机械地摆放着(消费文化的诱人营销策略),同样,森山大道的作品中也聚积了大量相同的标签,标签之下是无数令人麻木的制造品。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蓬勃发展的经济淹没了六十年代理想主义,留下的只有一片死气沉沉的景象。
若想理解森山大道的作品,关键或许在于了解日本曾发生的动荡及其影响。但是,艺术家是一个兼具思想、感觉和才华的复杂个体,终究无法完全被外在因素解释清楚。即使是相同的地点、相同的摄影语言,不同的摄影师都能描绘出各自时代的不同状况。因此,我们应对神秘的存在感到庆幸,是它让艺术得以向前发展。
《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1999年10月3日
作者
维姬·戈德堡(Vicki Goldberg)是西方摄影评论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以富有说服力和洞察力的文章著称。《光影的要义》(Light Matters)首版于2005年,该书收集了作家写作生涯以来的诸多优秀散文和评论。
译者
南艺翻译小组是由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曹昆萍副教授率领摄影专业在读硕士生组成的翻译团队,作为一个翻译团体,我们希望通过对《光影的要义》这本书的译介为广大影像爱好者与研究者提供一个相互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并以此作为一个起点,期待在今后不断地学习与完善的过程中,为大家译介更好的影像读本。由于这是南艺翻译小组成立以来译介的第一本书,在翻译实践中有不少译文在保留原文的语言风格方面或许还存在一些瑕疵或疏漏,在此敬请广大读者及时发现并给予指正。
原标题:《森山大道:即使有人打我,我也会继续拍照》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