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李奕:“我是个不太有趣的人”
伟大出自平凡,英模就在身边
这个国庆假期
“我的职业是法官”系列英模代表宣传
将与大家见面
让我们一起沉浸式汲取榜样力量
▼
香樟树的生命周期很长,新叶长成后,去年的老叶才渐渐开始脱落,一年四季都呈现出绿意盎然的景象。在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大院里,它们静静地守护,庄严的国徽和葱茏的枝叶遥相呼应,和那些每日在此伏案疾书、坐庭断案的中院人一起,默默守护着之江畔的公平与正义。
李奕,就是其中之一。作为杭州知识产权法庭庭长,李奕也是后辈眼里一棵生气蓬勃、枝繁叶茂的“香樟树”。
“误打误撞”做了法官
温和、安定是她的标签
与李奕见面的那天上午,她正好有一场庭审,在半小时的庭前会议结束后,李奕换上法袍,敲下了开庭的法槌。
这原本是一起并不复杂的知产案件,按照李奕的事前计划,一切顺利的话,庭审大约能在1个多小时后结束。但因庭审中,被告在答辩阶段多次“节外生枝”,情绪激动,影响了法庭秩序,李奕不得不敲击法槌以示警告。
“其实,我也能理解他,打官司嘛,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不容易的。”3个多小时后,庭审结束,脱下法袍的李奕快步走下审判席,在法庭外叫住了被告,一边安抚他的情绪,一边对庭审的争议焦点以及被告的行为进行了释法说理。
“法官,谢谢你,刚才我不是故意影响你的工作,我心里也有气……”法庭外,被告有些羞赧地向李奕点了点头。
和气场全开的刑事法官不同,温和、安定、随和是李奕身上的标签。
对此,她解释道:“民事案件,要多从当事双方的角度考虑,不要让他们觉得法官有距离感,这样也更容易做好他们的工作。”李奕笑着补充说:“不过,温和不代表不严肃哦,法律的严肃性并不体现在法官本身威严与否。我觉得,公正、公平的判决才是法律严肃性的最好体现。”
作为一名有着32年从业经验的老法官,李奕觉得,法律的信仰和悲天悯人的情怀之间并不矛盾。
1985年夏天,19岁的李奕考上了吉林大学法学系。但能走上法律的道路,李奕觉得是“误打误撞”的:高中时的她,理想是做一名翻译官或英语老师。但班主任告诉她,“法学”是一个热门专业、录取分数高,我国如今急需法律人才,希望她报考这个专业为学校争光。
1989年,大学毕业,李奕进入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负责审理民商事案件。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法律体系还不是特别完善,国内法学资料并不多,几本基本法成了李奕案头的“镇桌之宝”,啃了又啃。为了接触到学术圈最前沿的法律知识,工作之余,李奕重回校园,考取了吉林大学法律硕士、法学博士学历学位。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国门的进一步开放,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要求也日益强烈。2002年,36岁的李奕,凭借出色的英语成绩获得了前往美国学习知识产权法律的机会。学成后,李奕回到了长春中院,一边继续审理民商事案件、破产案件,一边开始着手负责知识产权案件。“破产”和“知产”,一字之差,领域却完全不同。
2007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俗称“新破产法”)正式施行。不久后,李奕作为主审法官成功审理了全国第一例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案件,并因此荣记一等功。
在同事眼里,李奕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19岁时,“误打误撞”走上法学之路;36岁时,“半路出家”学习知产案件审判;不惑之年,敢为人先办理了全国“第一案”。
“也许我是一个适合学习的人吧,能学习、学得进,所以做什么都会有一点回报。”李奕笑笑说。
10年知产路在杭开启
用心审理好每一起案件
李奕的母亲是长春人,父亲却是地地道道的杭州人。虽然偶尔会冒出几句东北话,但李奕的身上有一半是属于烟雨江南的。在这里,她找到了新的事业归属。
2008年,李奕和父亲一起回到了杭州,进入杭州中院民二庭工作,负责审理商事案件,期间,由其主审的杭萧钢构证券虚假陈述系列案入选全国十大调解案例之首。
2011年,随着知识产权案件量的日益增多和专业化审判的需求,杭州中院将知识产权案件单独划出,由知识产权审判庭审理。李奕成为副庭长,10年知产审判之路由此正式开启。
2017年9月8日,杭州知识产权法庭成立后,除审理杭州中院原先管辖的知识产权案件外,还跨区域管辖嘉兴、湖州、衢州、金华、丽水五个地市的专利技术类案件及诉讼标的800万元以上的著作权、商标及不正当竞争等一般知识产权案件。
随着浙江创新经济的发展,管辖区域的扩大以及辖区内互联网企业众多,再加上公众知产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近年来,杭州知识产权法庭受理的案件数量快速增加,从法庭成立之前的年均受理案件1700余件,增长到如今年均3600余件,法庭员额法官每年人均审结案件达300余件,加班、忙碌成了知产庭的常态,其中的压力可想而知。
10年间,李奕也从副庭长成为了庭长,承办各类知识产权案件达1300余件,其中微信小程序案入选中国法院50件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博栢利商标案入选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优质品牌保护委员会2014—2015年度知识产权保护最佳案例、多起案件入选浙江法院年度十大知识产权案件。2020年,李奕获评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全省审判业务专家。
除了开庭断案,李奕还参加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司法解释的调研论证,作为华东政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的兼职导师参加东方知识产权讲坛活动,还受聘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担任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以自身经验向社会传达出杭州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新实践。
“要注重发挥裁判的价值导向作用,着力打造精品案件。”这是李奕经常对后辈说的话。近三年来,杭州知识产权法庭共计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1.2万件、审结1.14万件,1件案件入选年度中国法院十大知识产权案件,1件入选年度中国十大最具研究价值知识产权裁判案件,3件入选年度中国法院50件知识产权典型案例,1件入选年度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优质品牌保护委员会知识产权保护十佳案例。从专业角度看,杭州法院的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始终位列全国第一方阵。
4月22日,浙西南首家杭州知识产权法庭(遂昌)巡回审判庭正式揭牌成立。这是杭州知识产权法庭优化现有知识产权保护格局,满足区域经济创新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需求而设立的第10家巡回审判庭。
“在外人看来,我们的工作肯定是枯燥的,办理案件的过程无非就是阅卷、沟通、开庭、写判决书。”李奕用一句“众里寻她千百度”来形容自己的工作,“比如涉及到驰名商标认定的案件,案卷材料是用小推车一车一车推的;如果是涉及复杂技术特征比对的专利技术案件,那开庭到晚上七八点钟也是正常的,有时甚至需要连着几天开庭,判决书一写就是几万字………过程的确是很辛苦,但案件审结后,蓦然回首的成就感却是难以言说的。”
在人均“硕士”文凭的知产庭,80后占了大多数,90后法官助理也接连上岗。跟一群年轻人一起工作,对李奕来说,是压力也是动力,“我偶尔也会小得意一下,庆幸自己还没落伍。”
一个不太有趣的人
生活和工作一样需要宁静致远
在李奕的办公室里,放着她的工作日程表:出差、开庭、开会、写材料,几乎每天都排得满满当当的。4月27日的格子里没写工作内容,只写着“小毛儿生日”几个小字。李奕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是我女儿的生日,写上是怕我太忙忘记了……”
办公室靠窗的位置边摆满了各种盆栽,有些已长出新叶,隔着玻璃窗与大院里的香樟树打着照面。李奕说这是她为数不多的业余爱好。
李奕用“单调”来形容自己的业余生活,“我是个不太有趣的人,也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平日走走路,听听歌,周末有时和亲友看看景、逛逛街,别的也没什么了。”
独立、沉稳,没有过多的社交,李奕觉得,生活和工作一样,都需要宁静致远。“当然,我也有兴奋点的,比如办完一个复杂的案件,就会让我如释重负、开心激动。”
李奕的作息与大多数人不一样:八九点睡觉,深夜两三点起来,在静谧的凌晨看书充充电、做做家务,让她觉得轻松、自在、享受。同样地,李奕还不大爱午睡,安静的午休时间专属于工作。
虽然已过去30多年,但第一次开庭前的场景李奕仍记忆犹新。那一晚,她几乎一宿没睡,把案件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准备得滚瓜烂熟。如今的李奕早已过了因为案件而焦虑的年纪,却还是习惯提前做好“万无一失”的准备。
李奕坦言,工作日的时间已被一些行政事务和庭审分割完了,能用来写判决书的时间几乎没有,所以,下班后、周末和节假日反倒让她能静下来潜心琢磨。
谈及十一假期计划,李奕再一次笑了,“没做完的工作,有的被我安排到假期了,假期就是完成工作的Plan B啊。”在忙碌的知产法庭,同事之间有一个心照不宣的秘密:谁都不敢随意休假,因为一旦休假,会打乱自己或其它合议庭成员几个月之前就排好的开庭时间,于是,大家都心有灵犀地选择了互相体谅。
对于未来,李奕和所有知产法庭的同事一样,希望能在杭州设立知识产权法院,一来知识产权审判会更加专业化,裁判标准会更加统一;二来能够增加编制、人员,持续存在的压力也能有所缓解。
“还希望退休后能重拾钢琴,还有好多的电视剧没看,好些向往的地方没去,你看这窗外的景色多好,退休后我就有时间了……”整理完助理新送来的一摞案卷,李奕抬头朝窗外的钱塘江畔望去。
来源: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原标题:《李奕:“我是个不太有趣的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