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人民日报评研究生李鹏之死:为导师打工,叫声“老板”太沉重
日前,上海焦耳蜡业有限公司厂房发生安全事故,造成3人死亡,其中一人为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张建雨指导的硕士生李鹏。风华正茂的学子逝去,美好的未来戛然而止,留给家人无尽的伤痛,令人惋惜。
这起安全事故的原因正在调查,善后工作正在进行,但处理过程中却发现事发企业的股东正是李鹏的导师。这就引发了另一拨舆情。除了企业的事故责任,导师与学生之死究竟有什么联系?导师张建雨在校外开办企业到底合不合规?舆情的背后往往代表一种民意:高校的产学研相结合,乃是发展趋势,却常常饱受质疑,该如何走出灰色地带?这其中,导师与学生该是怎样一种关系?
老师变“老板”、学生成“学徒”,是高校学生私下抱怨的高频话题。师生关系,在合作还是劳力、自愿还是被迫、有偿还是廉价的利益博弈中,模糊了本来的面目。早在几年前,北京某大学一位研究生因抵制“科研苦力”而发退学声明,引起网络热议,而关于“导师岂能成‘老板’”与“研究生为导师‘打工’很正当”的对掐也不止一次,却没有相关制度建设的有效跟进,以至于不少人对“硕士小工,博士二老板,博导大老板”的现实状况,见怪不怪。不禁要问:在应是知识高地、道德净土的学校,导师如何培养人、学生如何提升研究素养、学校如何加强科研管理?
不可否认,学生参与导师课题,在文献、实验、论文等方面做辅助性工作,是教学培养的一个环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也不是说,产学研只能谨守在课堂与实验室,不能参与到企业的研发。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有必要在导师的研究项目中锻炼成长,但这不应该成为学生低价给导师打工的借口。相应的,导师考查应注重学生的科研能力而不是工作量,否则,学生只会逐渐在“干活”中丢了科研兴趣和创新意识。
一种健康的科研关系应该是:学生“和”老师攻坚科研,而不是学生“为”老师工作,更不是学生“去”老师企业工作。著名科学家施一公说,“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呢?是鼓励科学家创办企业”。作为科研工作者的高校老师,术业在科学研究,把学生培养成独立自主的专业人才是基本责任,而不是相反,错误地把才华用在企业经营上,还以学生为工具。
大学的存在,使学生与导师融为一体,对学术科研进行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从而在知识和追求生命的热情之间架起桥梁。一个师生平等对话、守护学术自由、传递科研星火的学术共同体,才是我们的共同期待,更是学校管理义不容辞的责任。推动相关制度建设,一扫高校不正常的风气,才是李鹏之死留给我们最值得珍视的呼唤。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