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纪念一个人

2016-05-28 19:30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5月25日,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学者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去世,享年105岁。这个岁数,在很多地方称为“喜丧”,所以有很多人说,杨绛是去了天堂与家人团聚。

杨绛去世之后的这几天,在社交网络上,很多人发图、发感言、点蜡烛,纪念杨绛。还有很多他人伪造的心灵鸡汤在网络上流传,比如所谓的杨绛百岁感言。有人假托了一句杨绛的话,来讽刺这个场景:“你们的问题是读书太少,而给去世的作家点蜡烛太多”。

除了大众性的纪念,另一些人,则在争论杨绛当年是不是诉诸权威,打压了研究钱钟书并得出了令她不满意的结论的学者的学术自由,并由此争论钱钟书的学问到底如何,并进而讨论到钱钟书、杨绛夫妻的人格与人品。随后,这些批评又引来了更激烈的反驳。

以上种种谈论,或许都有些苛刻了。既然是纪念,大众的行为必然是流行甚至庸俗的,但如果没有这些自发的行为,可能很多人又要批评大众怎么只知道追星?实际上,正是这些普通人略显庸俗、跟风,甚至显得有些笨拙的行为,支撑、塑造了整个社会的正面价值观。所以,嘲笑这些行为,甚至以此抬高自己,不但有些苛刻,甚至是另一种角度的肤浅;相反,对这些看似庸俗的行为保持礼貌与尊重,才是真正的睿智。

同样,对于一个才去世的百岁老人,立刻展开批评与揭露,似乎也是苛刻的,毕竟,中国有死者为大的传统。但反过来说,生时不说,是为尊重;去世之后,成为新闻,引发回忆与议论,也是正常的。死者为大,虽然是中国传统,但大多数时候,这些批评之所以在生前没有被说出来,总是有其苦衷。被批评的人生前要么有权有势,要么是公众为尊者讳,批评意见不方便说。假如生前不能说,死后则死者为大,那么,什么时候能批评呢?

更何况,舆论话题变化迅速,话题一过,除非是爆炸性新闻,否则成年旧事,没人会再有兴趣提。所以,去世之后立刻引来各种批评,也是正常的。从这个角度看,批评那些批评杨绛与钱钟书的言论,似乎也有些苛刻。

不过,这些苛刻能各自呈现,却是一件好事。对钱钟书与杨绛,有些人把他们当公众人物看待,有些人把他们当知识分子领袖看待,有些人把他们当单纯文人看待,有些人把他们当自己的邻家老人看待,还有些人在他们身上寄托了自己的念想。这都很正常,每个人视角不一样,每一个人的水平不同,都会形成不同的结论。人是多态的,社会也是多态的,舆论必然也是多态的。

所谓自由,正是宽容那些令人感到冒犯的言论;所谓对自由的保障,正是保障那些让人感到冒犯的言论。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