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100岁杨振宁:比婚姻更牛的,是放弃美国国籍

2021-10-02 09:1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100岁杨振宁:比婚姻更牛的,是放弃美国国籍 原创 最人物出品 最人物

前段时间的9月22日,杨振宁迎来百岁华诞。回望他过去的人生,是足够精彩的一生,也是动荡的百年。

因为研究领域过于专业,普通人几乎很难具体解释与理解,杨振宁对于物理学界的贡献究竟有多么重要——

他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他曾被英国权威杂志《自然》评选为“人类1000年历史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和他同在榜上并列的有牛顿、爱因斯坦等伟大的物理学家。

曾经有人形容杨振宁的一生为:“像是始终生活在象牙塔里”,对学术如此,对婚姻亦是如此。

2004年,他与翁帆那场年龄相差54岁的婚姻,将两人推进了舆论漩涡的中央,评论并不都是善意,但杨振宁并不在意。

2003年起,杨振宁回国定居并在清华大学任教,并致力于培养人才、促进中外学术交流。

2015年,杨振宁放弃了美国国籍,回归中国国籍,这一年,他93岁。

时间从来不喧哗,却能给出最终的答案。今天的文章,有关杨振宁先生,也有关为这个国家的强大而做出努力的每一个中国人。

1922年10月1日,安徽省合肥县城的杨家大院里,数学教育家杨武之喜得长子,男孩哭声嘹亮,取名振宁。

在杨振宁出生10个月后,父亲杨武之就获得了公费留学出国的名额,去往芝加哥大学攻读数学专业。

在那个通信与交通并不便利的年代,杨振宁的教育工作便全被交到了母亲的手中。从四岁起,母亲就开始教杨振宁认字,到五岁那年,他已经可以认出3000多个汉字。

幼年时期的杨振宁与母亲

1929年,杨武之学成归国,被清华大学聘请,担任数学教授。

这一年,杨振宁7岁,他告别了安徽老家,跟着父母一起,搬进了清华园东北角上一间200平米的四合院里。

在清华园里,杨振宁度过了自己人生中最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那时他常和同样生活在清华园里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冬天去荷花池里溜冰,夏天带着弟弟们爬上屋顶看星星,每到周六,他还会跟在父母身后,去学校的大礼堂看电影。

因为聪明且爱说话,大人们给他取了一个绰号——杨大头。

幼年时期的杨振宁与父母

平日里,除了在四合院里疯跑,一有空杨振宁还会爬到父亲的书架上,翻看他的各类数学书籍,有时一看就是几小时。

许多年后,杨振宁的弟弟杨振汉回忆起来,他说:“我也不知道他看得懂看不懂,只是觉得他本事很大。”

然而事实证明,杨振宁看懂了。从上小学起,杨振宁的数学成绩就远超同龄人,无论是多复杂的数学难题,他总能轻易解开。

在旁人看来枯燥无味的数学,在杨振宁眼中却变得“简单、生动、趣味无穷”。

杨振宁小时候(二排右一)

这样安稳有趣的生活,随着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爆发,宣告结束。

个人的命运,总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

彼时战争打响,北平不稳,作为清华大学教授的杨武之,带着妻儿经湖南、广西一路南迁到昆明,来到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与南开大学共同组建成立的“西南联合大学”继续教书。

在西南联大里,杨振宁度过了自己本科与研究生的7年时光。

1944年,22岁的杨振宁取得了硕士学位,顺利从清华研究院毕业,在那之后,他进入西南联大附属中学担任了一年的教员,工作间隙,只要一有空,他就会跑到西南联大的物理系,和教授们讨论问题。

这段过往的经历,为他日后研究物理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那时,一头扎在知识海洋里的杨振宁未曾注意到,在自己所带的班级里,有一位比自己小五岁、名叫杜致礼的女孩。

他也未曾想到,自己与这个女孩子的缘分,将会跨越半个世纪与几万公里。

1945年夏天,在获得“庚子赔款”奖学金后,杨振宁得到机会前往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研究生。

彼时中美之间并没有直达飞机,杨振宁只能先从昆明坐飞机飞往加尔各答,在那里等待三个月后,再登上一艘名为“斯图亚特将军号”的运兵船,抵达美国。

杨振宁旧照

在那一年,芝加哥大学物理系有2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生入学,身处其中,杨振宁的物理知识是最多的。

当时和杨振宁同班的美国同学回忆起来,形容那时他的物理水平是“远超我们这些人”:

“一次物理考试,我们花费了1个小时才做完那张卷子,而杨振宁只用了10分钟,就离开了教室。”

虽然在物理知识上远超他人,但在做实验上,杨振宁却并不擅长,只要一做起实验,他就会变得笨手笨脚,甚至常常会引发一些“小型事故”。

当时,实验老师甚至编了一个顺口溜——哪里有杨振宁,哪里就会有乒乓响。

对于杨振宁而言,那几乎是他人生中为数不多的“失控时刻”,他在写给好友的信中沮丧写到:“我虽然努力,可是好像并没有做实验的天赋。”

杨振宁旧照

指导杨振宁的教授泰勒发现了他的困境,他对杨振宁说:“你不一定要坚持实验物理,你也可以进行理论物理。”

没有方向的努力,对人生是毫无意义的。

思考过后,杨振宁接受了泰勒的提议,放弃了实验物理,转头扎进自己擅长的理论物理领域。

1948年,杨振宁博士毕业,他离开芝加哥大学,去往普利斯顿高等研究所读博士后。

在普林斯顿研究所里,杨振宁遇到了当年已经69岁的爱因斯坦,彼时爱因斯坦已经退休,可他依然每天坚持走到办公室来工作。

至今,对于杨振宁而言“和爱因斯坦共事过”这件事情,都仍旧是他人生中的一份骄傲。

杨振宁旧照

在杨振宁最初的计划里,他本来只打算在普利斯顿研究所学习一年的时间,然而,一个女生的出现,打乱了他的一切计划。

1949年冬天,杨振宁在普林斯顿度过自己的第一个圣诞节长假,假期中的一天,杨振宁在一家中国餐馆里,邂逅了自己曾经的学生——杜致礼。

此时距离两人在西南联大分开已经过去了整整4年。许多年后,杨振宁回忆起这次相遇,他说:

“我并不知道杜致礼到了美国,我是无意中走进那家饭店。我早到或者迟到,都将错过与杜致礼相见的机会,可命运之神安排我们在那一天那个地点相聚,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

在那次见面不久之后,两个人就陷入了热恋,每个周末,杨振宁都会坐着火车,去纽约与杜致礼见面。

恋爱与学习填满了杨振宁的生活,一年时间很快就过去,普利斯顿研究所希望杨振宁能留下来继续工作,几乎没有犹豫,他就和研究院签了五年的工作合约。

杨振宁(右一)在普利斯顿研究所

他并没有忘记自己最初“只打算待一年”的规划,他说:“我留下完全是因为杜致礼。”

杨振宁甚至在自己发表的论文后记里,公开向杜致礼表白:

“最后我还是决定留下,因为我正在同杜致礼小姐谈恋爱,她正在纽约读书,而我从普林斯顿乘车,到她那里只需要一个钟头。”

1950年8月26日,杨振宁与杜致礼在普利斯顿的教堂结婚,那一年,杨振宁28岁,杜致礼23岁。

杨振宁与杜致礼结婚照

婚后第四年,杨振宁与物理学家米尔斯共同提出了“杨-米尔斯理论”,这一理论模型被业界称为是:

“已经跻身牛顿、麦克斯韦和爱因斯坦的工作之列,并必将对未来世代产生相当的影响。”

无论是爱情还是事业,杨振宁都走进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回望杨振宁近100年的人生,有一个男人始终是他绕不开的话题,这个人就是李政道。

1951年,杨振宁进入普利斯顿研究所的第二年,李政道也来到了研究所。李政道比杨振宁小4岁,两人都来自西南联大、同样都毕业于物理系且具有深厚的物理学知识。

在导师的介绍下,李政道与杨振宁很快相熟,一有空他们就会聚在一起,讨论最新的物理问题。

虽然身处美国,但两人在讨论时大多数时间都是使用中文,曾经和他们共事过的同事回忆起这样一副情景:

“李与杨常常会一起走在普利斯顿研究所的草坪上,扯着嗓子讨论物理问题,激动起来还会用手在空气中做一些计算,有时候甚至会站在原地就一个问题争论近半个小时。”

杨振宁与李政道旧照

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弱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理论,该理论一经提出,立马轰动物理学界,凭借该理论,两人一同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年12月,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的大礼堂里,诺贝尔颁奖典礼盛大举行,杨振宁与李政道共同出席。

这一年,杨振宁35岁,李政道31岁。这对年轻且合作默契的物理学家,一时间成为了科学界的佳话。

1957年,李政道(左一)与杨振宁(左二)

在诺贝尔颁奖典礼上

1957年,李政道(左一)与杨振宁(左二)

在诺贝尔颁奖典礼上

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的几年时间里,杨振宁与李政道合作撰写了32篇论文,内容范围从粒子物理到统计力学,成果丰富且具有突破。

两人的关系从事业延伸到生活。那时,杨振宁与李政道都已成家,且相邻居住在普利斯顿的古德路上。

一有空,两家就会一起在周末相约外出看电影、去中国餐厅吃饭,因为杨振宁的大儿子杨光诺与李政道的大儿子李中清只相差一岁,所以也常一起玩耍。

杨振宁一家与李政道一家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杨振宁与李政道的合作在1962年宣告结束,至于关系破裂的原因,有消息称,是两人在“究竟谁对诺贝尔物理奖的获得上贡献更大”上产生了极大的分歧。

两人各执一词,矛盾不断升级,不久之后,李政道从普利斯顿研究所辞职,自此之后,两人再无合作。

后来,杨振宁甚至形容与李政道的“分手”为——痛苦远超过一次离婚。

而李政道则说:“和杨振宁的分裂,无疑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很大的悲剧,但它是事实,无法回避。”

曾经的一段佳话,终究变成了一段遗憾。

1971年,随着冻结了20多年的中美关系有所缓和,49岁的杨振宁终于得到机会可以回国探望,这一年,是他离开中国的第26年。

在此之前,杨振宁并非未曾想过回国,在大儿子出生后,他与妻子杜致礼本来打算回国工作,但在两人计划之时,彼时的美国总统下达了一个命令——凡是在美国取得理工科博士学位的中国人,不能让他们回国。

就这样,杨振宁被这条命令挡在了家门外,一挡就是26年。

杨振宁一家三口

1971年,在杨振宁回国之前,接待人员曾让他列出一份想要见面的人员名单,他在名单上列的第一个人名,就是“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

邓稼先与杨振宁是多年好友。

两人都在清华园里长大,那时年长2岁的杨振宁常常带着弟弟和邓稼先一起爬树、弹玻璃球;之后的日子里,两人都就读于北平崇德高中与西南联大,又共同去往美国深造,在美国时,两人还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室友。

后来杨振宁继续攻读博士后,才与邓稼先就此分开。

从左至右:杨振宁、邓稼先、杨振汉于芝加哥大学

在分开的这几十年里,杨振宁拿下了诺贝尔物理奖,而邓稼先则成为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设计的主要贡献者之一。

再见面时,杨振宁与邓稼先早已不再是少年模样,短暂的相聚中,两人分享着这些年来各自发生的故事。

杨振宁(右一)邓稼先(左二)北京游览旧照

在过程中,杨振宁的心中始终有一个疑惑,却迟迟没有问出。

原来,在1964年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后,许多美国报纸都对此进行了报道,报道中,美国媒体认可了邓稼先的贡献,但同时也指出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位美国女科学家寒春在帮助中国制造原子弹。

对于这条信息,杨振宁并不相信,关于事情的真相,他想向邓稼先确认一下,因为他觉得“这个问题实在太重要”——这代表了中国人是否具有独立制造原子弹的能力。

在与邓稼先分开那天,杨振宁终于没忍住问好友:“寒春究竟有没有参与中国原子弹的制造?”

邓稼先想了一下,回答到:“我认为没有,但我需要确认一下。”

第二天晚上,杨振宁在上海参加宴会,饭吃到一半,一封信送了进来,打开信封,邓稼先的笔迹漏了出来:

“关于你要打听的事,我已向组织上了解,寒春确实没有参加过我国任何有关制造核武器的事。”

在那封信的最后,邓稼先写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

看完信后,杨振宁激动得泪流满面,不得不暂时离席进入卫生间平复情绪。

1971年,邓稼先写给杨振宁的信

如今,整整50年过去。

2021年,清华大学替杨振宁举办了一场学术思想研讨会,取名“贺杨先生百岁华诞”,会上,100岁的杨振宁提到了昔日好友邓稼先,他说:

“稼先,我懂你‘共同途’的意思,我可以很自信地跟你说,我这以后50年是符合你‘共同途’的瞩望,我相信你也会满意的。”

这一年,是邓稼先去世的第35年了。

杨振宁(右)与邓稼先(左)

2003年,杨振宁的妻子杜致礼因病离世。

妻子杜致礼去世后,杨振宁回到从小长大的清华园,生活在胜因院内一间二层小楼里,他给这栋小楼取名“归根居”,寓意落叶归根。

这一年,杨振宁81岁。人生进入下半场后段,他开始频繁面对告别。

在杜致礼去世之前,杨振宁曾经也有过一次和死亡擦肩而过的时刻——75岁那年,一日他在家中感到胸口憋闷,被紧急送往医院后检查出他的心脏有多处堵塞,需要立刻做血管搭桥手术。

手术前,杨振宁亲自写下遗嘱交给家人,做好了“醒不过来”的准备。好在那次手术有惊无险,醒来后,他还对着恢复室外的家人们画了一个长长的微积分符号,表示自己已经清醒。

杜致礼去世后,杨振宁有很长一段时间都独自生活,他和朋友说:“我计划找一个人过日子,我不是太喜欢一个人很孤单地这么走。”

杨振宁与杜致礼

2004年,82岁的杨振宁再次结婚,结婚对象是比他小54岁、当年28岁的翁帆。

在当时,这段岁数悬殊的爱情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对于这段关系,大众的讨论并不善意。

对此,杨振宁从不在意,他说:“不管今天大家对我们的婚姻是什么看法,到三十年、四十年后,大家会觉得,我们的婚姻是一个非常好的罗曼史。”

杨振宁与翁帆的第一次见面,是在1995年。

那年汕头大学承办了首届“世界华人物理学大会”,杨振宁与妻子杜致礼被邀请出席,而负责接待他们的,正是彼时正在读大一的翁帆。

那次见面让杨振宁夫妇对翁帆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在那之后,每到了节日,翁帆都会写信给杨振宁夫妇问好。

1995年,翁帆接待杨振宁与妻子杜致礼

2003年,在得知杜致礼去世后,正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读研究生的翁帆写信给杨振宁以表慰问,在此之后,两人成为了朋友,并且在不断了解与接触中,变为恋人。

2004年底,两人决定结婚,在登记之前,杨振宁给家人与关系亲近的朋友们写了一封信,信中他说:

“青春并不只和年纪有关,也和精神有关,翁帆既成熟又青春,我深信你们看到她都会喜欢她。”

婚后,翁帆陪同杨振宁住进了清华园里,平日里,两个人常常会在吃完饭后拉着手在学校里散步,一边走,杨振宁一边给翁帆讲述自己小时候的故事,讲到兴起,还会唱起老歌。

杨振宁与翁帆

到了晚上,两个人会一起看一会儿电视,看的大多是历史剧。有一段时间,翁帆与杨振宁生活在香港,每到周末,他们就会开着车去山顶看夜景。

偶尔他们还会去香港西贡郊区海湾边上的一家港式餐厅吃饭,餐厅的餐桌被摆放在沙滩上,吃饭的时候总能够闻到海水的味道——那是杨振宁与翁帆第一次约会的地方,也成为了他们日后最常去的地方。

这样的生活,杨振宁与翁帆一过就是17年。寒来暑往之间,两人成为了相濡以沫的夫妻,也成为了相伴而行的好友。

杨振宁与翁帆

杨振宁将翁帆形容为是上帝给自己最后的礼物,而翁帆则说,在这段婚姻中,杨振宁为他打造了一座“象牙塔中的象牙塔”:

“我很喜欢现在自己的状态,他给了我一个单纯的世界。”

或许时间过去,杨振宁与翁帆的这段爱情,有了一些答案。

在这个时代里,杨振宁无疑是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在他漫长的学术生涯里,他曾经在4个不同的领域里做出了13个堪称诺奖级别的贡献。

严谨如邓稼先,都曾对夫人许鹿希说过:“如果不是诺奖规定每个人只能在同一领域内获一次的话,那么杨振宁应该再获一次诺贝尔奖。”

今年,杨振宁100岁了。

过去,杨振宁喜欢开车,但85岁以后,因为年纪渐长,耳朵听力也变差,他开始不再能够开车;

年轻的时候,杨振宁喜欢全世界旅游,而如今因为长时间久坐会背疼,他也无法再经历长途旅行;

在95岁之前,每天早上,杨振宁都会去他位于清华科学馆2楼的办公室里处理工作,再与后辈交流一些学术问题。

但这两年,这个习惯也开始渐渐中断。

2015年,杨振宁放弃了美国国籍,回归中国国籍,这一年,他93岁。

杨振宁的一切似乎都回到了最初的起点——生活在清华园里,每天要关心的事情,只有没有尽头的物理知识和清华园里的四季变化。

偶尔,走在清华园里的小路上,杨振宁会想起,年少时自己和好友邓稼先一起,带着弟弟杨振汉在夏天的夜晚爬上屋顶看星星。

而如今,星光依旧,振宁已老,稼先早已不再。

不远处的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依旧迎风飘扬。

部分参考资料:

1、杨振宁纪录片《大先生杨振宁》

2、《人物》:杨振宁:盛名之下

3、《杨澜访谈录》杨振宁、翁帆专访

图片来源:采访截图、网络

原标题:《100岁杨振宁:比婚姻更牛的,是放弃美国国籍》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