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k
- +1396
石家庄两位残疾老人相助种树15年达上万棵,视频火遍全球

最近一篇《一个没有双臂,一个失去光明,两位中国农民获得了CNN大写的赞!》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被广为转发,在河北省井陉县冶里村,两个50多岁的残疾好朋友贾海霞、贾文其相互扶持,在15年的时间里植树上万棵,硬是把昔日荒凉的荒滩变成了一片密密丛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旗下的GBS工作室以此为题材制作的一则短片,在Facebook、Youtube等平台累计播放破百万,感动了无数人。
回到2000年,一直是家里顶梁柱的贾海霞因为外出打工弄残了眼睛,在壮年失去劳动能力的他让全家人的生活一下子陷入困顿。
贾海霞的发小贾文其3岁就因触电失去了双臂,他经常去劝慰贾海霞,带领他从失落和沮丧中走出来。
2001年,老哥俩突发奇想,决定承包村里没人要的50多亩河滩来植树。村委会一听这个消息十分高兴,一分钱没要就立马下了正式合同。
虽说承包土地没要钱,但是买树苗却需要资金。生活一贫如洗的两人就想到了用最原始的“扦插法”来种容易成活的杨树和柳树。
所以,他们每天的第一件事就是砍树枝,然后到河对岸的荒滩上种植。
每当这个时候,没有双臂的贾文其会熟练地帮助双目失明的贾海霞爬上一棵大树,什么也看不见的贾海霞竟然能站在大树上,精准地砍下树枝……
“我们根本没有感觉到自己是残疾人!”
每次贾文其都会把贾海霞背过河去,再自己淌河回来背树枝。

时而湍急的水流,再加上滑溜的石头,走在水里的贾文其特别容易摔倒,小腿上满是伤痕。
河滩边的陆地上到处都是石块,将树苗插稳是件很费劲的事。
别人种树都是用镐和铁锹,他们只能用钢钎、铁锤。
但现实是残酷的,由于缺水,第一年哥俩辛辛苦苦移栽下800棵苗,只活了2棵。
吃到了这个教训后,老哥俩找到了打水的好方法:贾文其现在已经能用脖子夹着一根带钩的木棍,木棍上挂着塑料桶,熟练地从旁边的溪流中打起一桶水……
老哥俩也免不了有闹矛盾的时候,但从来不耽误种树。
“冷战期间我们就是不说话,但树还是继续种,只要我一张手,他就知道我要什么。”失明的贾海霞说道。
15年后,上万棵树在荒滩上长了起来。有人给他们算了一笔经济账,如果把树全部卖掉,能赚上50万。
老哥俩至今拿着低保,还有残联的补贴,年收入只有二千多块钱。但面对巨大的生活压力,老哥俩一棵树都没有卖过。
“我们现在舍不得砍了,树苗就跟自己的儿子一样,我们摸着它的头长大。”
“为了环境为了后代,虽然我们生活上、经济上困难了些,但是精神上很欣慰。”
两位老人决定,不砍一棵树,留着这片刚长起来的林子。他们想把剩下的几亩空地种些经济林,既可以绿化荒滩,也能多些收入。

- 驰援缅甸
- 外交部发言人就缅甸地震答记者问
- 地球是否进入地震活跃期?专家解答

- 国资委副主任苟坪:将央企新能源汽车业务单独考核
- 先声全重发布“求索计划”:将持续5年投入累计20亿元,针对10大研究方向

- 北斗七星属于哪个星座
- 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是澳大利亚的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2014年04月24日,燕赵都市报,《井陉县有关部门为残疾老哥俩搭桥》
2014年7月25日,新华网河北频道,《“残疾愚公兄弟”:誓让荒滩变绿洲》
2015年1月3日,石家庄日报,《2014年度“感动省城”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候选人确定》
2015年3月12日,新华网,《【图片故事】河北两名残疾人十载植树上万棵》
2015年3月1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周刊》栏目,《本周人物:贾海霞 贾文其:相扶成林》。
2015年3月18日,新华网,《石家庄双目失明“种树老人”贾海霞视力有望改善》
2015年3月24日,央广网,《石家庄井陉两残障男子互为手眼 14年栽树万棵荒滩变密林》
2015年4月18日,河北新闻网,《【追梦人回访】井陉残疾老哥俩:13年植万棵树 盼山上打井》
2016年4月23日,石家庄新闻网,《石家庄植树残疾兄弟获捐6万元善款》
2016年5月28日,人民网,《石家庄两位残疾老人被美国CNN报道后 火遍全世界》
他们是最充实最快乐的人,人生没有虚度。
不需要同情,用心去追随,大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