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市长回乡当农民 初心不改谋振兴

2021-09-30 14:4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从领导干部岗位退休后,携妻回到生养自己的家乡——西湖李家,做“农夫”耕田犁地,四处酬捐酬款并放到乡镇财政所,在其监督下使用,一针一线都用于建设家乡,带领村民一步一个脚印,发扬”孝“文化,传播”俭“文明,吸引国内外游客来观光。

他就是江西南昌市原市长李豆罗。

李豆罗(前排左二)与游客合影

“从基层到市长干了40年”

李豆罗,男,1946生,197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公社党委书记、进贤县团委书记、进贤县委书记、新建县委书记、南昌市市长、南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用他的说话,“从基层到市长,我干了40年”。

李豆罗风趣、没有官架子,南昌市的老百姓都亲切地称他为“平民市长”。李豆罗在任职南昌市长的五年中,几乎走遍了每一条大街小巷,清理整治了940条街巷,留下许多实绩:修复了一批革命遗址,抢修了绳金塔等一批濒于毁坏的历史文化景点,带头实施“百路大会战”“象湖工程”“抽沙造地开辟红谷滩”等利民工程。此外,在李豆罗带领下,南昌市将玉带河改造工程落实完成,南昌市即使连下三天雨,城市也不会积水。

李豆罗在担任市长期间,上至80岁的老人,下到8、9岁的小学生,都可以随意进出南昌市政府的大门,他的手机号码也是对外公开的,如果需要沟通工作反映情况,可以随时给他打电话,也可以给他写信,寄来信件他不但每封必看,而且都会一一认真回复。李豆罗在群众中树立了很高的威信,因此市民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平民市长”。

“从市长到农民用了四个小时”

 2010年1月22日上午,李豆罗以南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的身份在人大会上作完报告,4个小时后,他就回到故乡——西湖李家。“从农民到市长用了40年,从市长到农民只用了4个小时。”李豆罗说,回到西湖李家后,他就彻底告别了官场,每年老干部的团拜会之类都不再参加。“离开了就彻底离开,安心做农民”话语中正气十足。

回到西湖李家当天下午,李豆罗就和妻子动员居住在县城的黄华明、李旺根等几位老干部一起回乡发挥余热,建设家乡,几位老干部听后干劲十足,成了李豆罗的得力助手。李豆罗是农民出身,他熟悉农民、农村、农业,有情怀、有办法,许多棘手的问题,他都能找到破解的方法。李豆罗说:“干这事不后悔,老伴不仅支持我,也参与其中,现在是我们的后勤”。

“钱不是问题 问题是没钱”

村里建设最离不开钱,李豆罗说自己现在就是一个大大的“乞丐”。

在村集体大会上,李豆罗给乡亲们详细作了自己规划汇报,上来就一个乡亲问了个问题:”规划是挺好,俺就问你,钱从哪来?”李豆罗的回答也很幽默:“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没钱”。

就是这句“问题是没钱”,让李豆罗走上了他口中的乞讨之路,“我现在就是乞丐”,李豆罗说。为了解决没钱的问题,李豆罗开始想办法。李豆罗介绍:目前新农村建设的资金主要来源是:乡邻相筹、友人相帮、项目相凑。李豆罗每年大年初一在村里搭起募捐台,自己带头捐款。乡亲们都纷纷响应,老人拿出养老金,学生拿出压岁钱,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捐,姑爷女婿上门捐。每年都能募捐到十几万元。2013年夏天,两位浙江游客请李豆罗为他们各写一幅字,每人为村里捐款1万元。只要有人到村里参观,李豆罗就动员他们捐款。“10万不嫌多,1块不嫌少。捐了1块钱,村里就有了一块砖。捐了10块钱,村里就有了一块红石。原来有一个友人过来之看过西湖李家后,说捐40万,我们聊过以后要捐60万,最后走之前捐了100万,我们全村都会感激他”,李豆罗说。随着西湖李家新农村建设的名气越来越大,加上西湖李家李豆罗团队的积极争取,更多的资金来自政府建设资金,政府的水利、林业、农业等项目都向这里倾斜。

有了钱以后,李豆罗和他的老伙伴们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所有的资金进镇财政所,信用社管钱,镇财政所管账并监督。西湖李家工程款兑现的流程是:项目负责人签字,前坊镇镇长签字,镇财政所开转账支票,当事人拿支票去信用社提现金。除了工程方,中间人没机会碰到钱。李豆罗还规定,村里的建设,西湖李家的人可以打工,但不可以包工程。村民打工有钱拿,李豆罗和夫人、黄华明等几位老干部是义务打工的,不拿村里的一分钱。每年大年初一,李豆罗还会当着村民的面,公开所有财务收支。

“重视建设 更重视文化”

“重视建设的同时,更要重视文化”,李豆罗说。

在建设方面,经过几年来,全村总动员,老少齐上阵,大家起早摸黑,齐心协力,拆除了130多户的5000多平方米的违章建筑;全村375栋房子全部修葺一新;9500多米长的村巷得到整治,地面全部铺上红石,开设了排水沟渠;安装路灯近200盏;清挖了村庄周围的10口山塘;植树超过50万棵;新建了3个排灌站;对全村2900多亩耕地进行了田园化改造,平均每亩农田比改造前增产200多斤;打出160多口小机井,建起公厕15座,购买了500个垃圾桶、2辆清运车、1辆抽粪车、2台焚烧炉,开辟了50个垃圾收集点和一个填埋场;兴建了1000平方米的农博馆;建起了广播站,办起了农家书屋,开通了有线电视,恢复了村民活动室。西湖李家从一个“遍地烂泥巴”的落后村庄,变成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文化方面,西湖李家建起3条千米长的文化墙,墙上刻有《二十四孝》《三字经》以及村歌、村史、村赋、村图等。李豆罗带头恢复传统习俗,清明节集体祭祖,端午节划龙舟,中秋节烧圣塔,过年玩龙灯、吃年饭、唱采茶戏。为树立优良村风,村里制定了《西湖李家八不准》,村里每年都会开一次表彰大会,受表彰的有大学生,也有长寿老人,还有优秀村干部、优秀村民、优秀少年、好父子、好婆媳、好兄弟。除此之外,卫生做得好的、爱村模范也会得到表彰。为了鼓励大家积极向上,所有模范不设名额。

现在村民的素质提高了,村风更加淳朴了。“村里只有上大学的,没有蹲大牢的;只有互相帮助的,没有打架闹事的;只有尊老爱幼的,没有不认爹娘的”,谈起村风的变化,李豆罗十分欣慰。

说到未来的打算,李豆罗说,西湖李家新农村建设这壶“水”还没烧开,现在只有70度,还差30度。建筑扫尾、产业出路、长效管理、文化建设等问题还没有根治,打造一个内部管理团队和一个外部营销团队,对于我们来说是箭在弦上,马上就要搞起来。

(罗新余 王克)

【责编 李媛】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