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在粮农组织的三个故事和三点思考

2021-10-05 11:5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2019年6月至9月,我通过清华大学职业发展中心的项目申请,在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CSC)的资助下,以客座研究员(Fellow)的身份前往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总部(FAO)的林业部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实习。时间虽短但收获颇丰,这里我想先总体介绍我的实习生活,再从实习中的三个故事分享三点我个人的观察和思考,可能对大家有帮助。

 

项目的实习证明

一、实习生活介

我在林业司实习期间的指导老师是张道卫Daowei Zhang,他目前是美国奥本大学教授、联合国粮农组织罗马总部高级林业官员,在林业经济学研究领域颇有建树,去年10月还获评了国际林联科学成就奖。

因为办公场所紧缺,我的工位被安排在了林业司的图书馆,虽说是图书馆但由于基本没人来借书,反倒比一般的办公室宽敞了许多,和我同一办公室的是两位意大利的同事:Cindy(已在粮农组织工作一年,现为顾问)和Franc(罗马第一大学博士在读,现为志愿者),日常工作中交集不多,但他们对中国案例很感兴趣,我们年龄相仿,工作之余经常交流。

 

和指导老师张道卫的合影

 

夜幕下的粮农组织

 

实习期间我的主要工作是协助张老师完成他牵头的气候变化与恢复小组(CCR)的研究工作,具体来说就是帮助构建一个衡量土地沙漠化治理的成本收益分析框架。日常的工作形式较为多样:帮助修改PPT、准备会议材料、阅读领域内的文献、将一些想法整理成文等。每天的上班时间是早上9:00至下午5:00,比在清华的学习节奏要慢很多。所以通常来说,下班后我会留在办公室处理些个人的事情,大概在晚上8-9点钟回家(工作日粮农组织晚上11点关门)。粮农组织周末从早8:00至晚8:00也开放,但很少有人来加班,几次周末来工位都发现整个楼层只有我和张老师两人,中国人的勤奋工作态度可见一斑。

二、三个故事三点思考

第一个故事的关键词是“国家”。我是6月22日晚抵达罗马,第二天正在准备明天报道时的材料,发现了一条重要新闻:“在6月23日于罗马举行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第四十一届会议,……来自中国的屈冬玉在191个选票中获得了108票,以获得多数票的结果胜出,将出任联合国粮农组织1945年成立以来的第九任总干事。”

何其幸运,如此历史性的时刻让我在实习期间赶上了!之后“中国”“新总干事”成为了我实习期间听到最多的关键词之一,大家茶余饭后会讨论新任总干事的个人经历、猜测未来会有哪些新举措、食堂是否会增设中餐窗口、是否会招募更多的中国员工……在之后的日子,我们经历了新老总干事的交接仪式、总干事和各部门员工见面会等活动,也让日常的实习工作生活丰富了许多。

屈冬玉为什么会胜出?毫无疑问有他个人的完整履历和扎实工作,我想还有一个原因不容忽视,就是国家强大的后盾支持。世界把票不但投给了个人,更是投给了中国,是中国在脱贫问题上的努力得到了国际的认可。这说明一个什么道理?我想随着中国逐步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未来可能需要更多的既懂中国经验,又有世界眼光,既会讲中国故事,又能讲出中国道理的人——可能是学者、专家或官员。

第二个故事的关键词是“专业”。7月16日-17日我所在的部门举办了首届旱地造林和可持续发展会议,有来自30余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参会。我全程参与了这场会议的组织筹备,包括会议材料准备、会场布置、嘉宾迎接、会议记录等。整个过程不但锻炼了能力,也让我增强了对自己专业素养的信心。

相信大部分去国际组织实习的中国人或多或少都对自己英文沟通和写作能力缺乏信心,并又很容易因为这种语言缺陷并怀疑自己的工作能力,我也不例外。刚去第一天,同部门的一个意大利小哥Gianni带我去办了各种手续,当时就觉得小伙子能力很强,沟通也厉害。直到有次开会要修改几个PPT,时间紧任务重,开会时Gianni一筹莫展,表示自己折腾了一上午都没进展,太难改了。我当时提议说自己可以试试,毕竟在学校期间就经常做这类工作。果然工作到手中是得心应手,一下午工夫就把几个PPT的内容都改好了。这个经历让我信心大增,让我认识到了在虚心学习提升语言能力的同时,一定要对自己的专业素养有足够的信心。

 

与会代表合影(右三为郎昆)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呢?专业素养的重要性。正所谓“一招鲜,吃遍天”,那么清华学子的“一招鲜”是什么?我想过硬的专业素养永远是大部分清华学生最重要的底牌,也是清华所能带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我想这也是学校为什么把2019年作为“学风建设年”,并强调“大学务本,大学要牢牢抓住学风这一办学之本”的原因。需要补充的是,强调专业素养的重要性绝非是否认多元能力培养的必要性——这也是学校鼓励同学们本科通识教育、寒暑假实习实践的原因。

第三个故事的关键词是“真诚”。国际组织里的同事们来自天南海北,跨部门之间一起约饭、约咖啡是常事,那如何进行有效跨文化沟通?我个人理解,一个关键词是“真诚”。

有一天,南南合作部门的一个叫Fernando的同事邮件联系我,想约饭聊聊中国的故事。他曾在智利的外交系统工作36年,退休后在粮农组织南南合作部门做顾问,在外交生涯中,他曾于上世纪80年代、本世纪初两次访问中国,对中国今天的经济发展很感兴趣。老头性格开朗,我也难得有个机会向别人讲讲自己对中国经济的研究,顺便还能练习自己的口语表达,何乐而不为?于是在中国、智利两国友谊的大背景下,一来二去,我们成了“忘年交”。谈及中国的问题,作为一个有四年党龄的“老党员”,我尽量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用我蹩脚的英语客观陈述事实和个人观点。Fernando非常认可中国在许多领域的做法,他给我展示钱包中的一元人民币,认为这是未来的国际货币,有时也会讲述自己做外交官期间的故事,在工作之余通过这样一种形式来了解他国文化、丰富知识我觉得比较幸运。在我实习结束回国的前一天晚上,Fernando邀请我去和他家人共进晚餐,让我身在异国他乡颇为感动。回国后我们也保持了邮件的联络,互相分享国内动态和工作进展。

新冠病毒疫情肆虐期间,我收到了意大利百科全书研究所所长Massimo Bray的邮件邀请,希望能写篇文章向意大利读者讲述中国的发生的事情,当时中国的疫情得到了初步控制;第一篇文章发表后的三周后,我又收到约稿,希望撰文向意大利的学校介绍清华大学如何在疫情期间开展教学、科研、就业等工作。在四月和八月,随着意大利疫情逐步得到控制,Massimo先后联系我说希望我能把中国复工复产、复学复课的经验做个总结,介绍给意大利的朋友们。四次供稿的经历让我感触良多,我深知,正是因为千千万万医护工作者的艰苦奋斗,正是中国在疫情防控方面的成就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作为一个普通学子,我才有机会、有条件,安心研究中国的问题,向国际社会讲出中国的故事。在文章中,我也力求客观地描述中国的做法,尝试用外国朋友能接受的话语和逻辑,来总结一些具有可复制性的经验。

在我把第二篇文章《疫情的故事:云上大学生活》初稿发给Massimo后,他在邮件中回复,“我相信这段困难的时期可以促进我们两国之间的亲密关系。我希望我们能以这种方式做点贡献。”在回信中我写道,“意大利是伟大的国家,意大利人是乐观且有创造力的民族,我相信困难一定会过去。为我们两国的友谊干杯!”

 

第一篇文章《疫情下的生活:来自中国的两个经验总结》于2020年3月3日以封面文章形式发出

(原文发布于中国网《我在粮农组织的三个故事和三点思考》,作者:郎昆 清华大学 )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