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国内导游自由执业大门打开,已经有人一年能赚50万

澎湃新闻记者 陶宁宁
2016-05-27 08:54
来源:澎湃新闻
地产界 >
字号

今年5月,国内导游自由执业开始试点,这意味着共享经济的模式将真正进入国内的旅游市场。

正如过去滴滴打车和UBER对于传统出租车业的颠覆,几乎没有人怀疑导游自由执业“禁令”的开放将改变整个旅游界。

无论是持证导游、旅游爱好者、新崛起的创业平台,还是不差钱的OTA,一时间,无数人都似乎看到了一闪通向成功的大门已经打开。

只接自由行游客的希腊导游:一年已经赚50万了

导游自由执业虽然还是试点,但似乎已经是早已预料得到的一步棋了,因为事实上早已有人这么做,他们中既有持有证书的职业导游,也有单纯的旅游爱好者。

或许就如同UBER对出租车业所构成的威胁一样,这一批早已自由执业的向导群体终究也会对传统意义上的导游构成威胁。而与其等到某一天感慨于新业态带来的颠覆,还不如早一步未雨绸缪。

和大多数国内导游一样,希腊的导游何艾拥有着颇具感染力的好口才,但与国内导游不同的是,何艾只服务于自由行的游客。她的客户来源只有三种:熟人介绍、她的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国内新崛起的向导共享平台。

虽然和跨国公司高管的收入不能比,但何艾(左1)已经能靠自由导游过上不错的生活。

“从一开始,我对自己的定位就是不接待团队客。”何艾向记者讲述起她的从业经历,2011年,她被一家知名跨国公司派驻到希腊担任行政主管,但3年之后,她却果断地放弃了这份稳定且高薪的职业,转行当了导游。用何艾的话来说,她转行的原因就是因为“太爱玩了”。

“我转行当导游就是因为喜欢这种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另外我可以把自己喜欢的景点、餐厅和活动分享给一样爱玩的人。”何艾解释,这正是她从一开始就不选择和旅行社合作的原因,因为那种已经框定、不能改变、不能自由发挥的行程不适合爱玩、爱分享的自己。

何艾具备希腊华人导游协会授予的证书,而在希腊,导游们早已自由执业化,如何艾一般专门接待自由行游客的导游也并非少数。

在何艾看来,许多完全自由执业的导游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不以赚钱为第一目的,而是更在乎分享带来的喜悦。

何艾清楚地记得她所接到的第一个订单:一对国内的年轻夫妻看了何艾写的旅游博客联系到她,希望何艾能够带着他俩玩。那笔订单何艾没有收取任何导游费,而且,她还贴钱了。“我不在乎(贴钱),这是第一次有人看了我的微博找到我,我很兴奋,因为他们对我这么信任。”何艾说。

随着自媒体的发展,何艾的订单越来越多。

2015年,何艾开始把自己的信息挂在旅游向导共享平台上,这让何艾的订单很快翻了一倍。

尽管赚钱并不是何艾转行为导游的目的,但目前,她已经完全能通过这份职业在希腊过上不错的生活。“去掉我衣食住行等等各类开销,我一年能存下钱已经能有二三十万人民币。”按照何艾的描述计算,她一年至少能够赚到四五十万人民币。

“当然,这和我在跨国公司的收入还有一定差距,我能感受差距正在越来越小。”何艾说。她已经计划聘请助理来处理类似于预定酒店、票务等简单却又琐碎的工作,同时她将和两位搭档有更合理的分工。这也意味着何艾真的可以把自由执业的个体演化成一个团队,国内自助游市场如此爆发式的增长让她愈发觉得自己的职业前景一片大好。 

支教老师做兼职向导:只因为独处异乡的寂寞

王咏华也是一位旅游向导,坐标位于尼泊尔和泰国。与何艾不同,王永华没有任何当地旅游部门认证的导游证书,他的身份是在尼泊尔和泰国支教的老师,涉足旅游仅仅是因为爱好。

但与何艾相似的是,王咏华成为一名向导的原动力也来自于分享带来的喜悦,而激发这一原动力的,则是身在异乡深深的寂寞。

2006年,刚从大学毕业的王咏华前往尼泊尔加德满都的一所小学教授中文。由于当地条件艰苦,王咏华甚至无法上网与国内的亲人、朋友沟通。每天夜里,当他一个人在空旷的操场上徘徊时,那种难以言喻的孤独感至今都令他难忘。

一半是为了排遣寂寞,一半是热衷于探寻当地风土人情,王咏华几乎把自己全部的业余时间都用到了在当地旅游,他很快玩遍了尼泊尔。

王咏华几乎把自己全部的业余时间都用到了在当地旅游。

随着中国出境自由行人数的不断增多,原本冷门的尼泊尔加德满都街道上也开始出现一些中国自助游游客的身影。

王咏华总是忍不住主动冲上前,为中国自助游客们提供各种帮助和旅游信息。有时,王咏华甚至还会带着这些素不相识的中国游客游览一些景点,当然,那时他从来没有想过收取任何费用。能够在异国遇到中国人再和他们交谈上几句,这本身就是一件足以让王咏华感到颇为高兴的事情。

直到有一次,王咏华带领着一对中国老夫妇尽情游览一番,老夫妇大为赞赏了他的“带队”能力,这才让王咏华意识到,原来自己已经做了一个导游所能做的事情。

2008年,王咏华所在的小学接通了网络,他终于可以上网了。他开始混迹于各种旅游论坛,撰写在加德满都的旅游攻略,也解答网友们的各种问题。此后王咏华转往泰国支教,他同样热衷于分享自己的各类信息和旅游经验。

直至2014年,他加入了一个名为指南猫的旅游平台,为有意千万尼泊尔、泰国游玩的自助游客们设计行程。“刚开始,设计一天的行程收入只有10元,也就是说如果是一个10天的行程,那么我的收入也只有100元。”王咏华说,但根据客户个性化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行程却至少需要2天的时间。

“现在,我还不想把设计行程当成一份真正的工作来做。而且仅仅从现在的收入上来说,似乎也不可能。”王咏华说。

那么,既然赚不了多少钱为什么还要花这么多时间和经历去做?王咏华回答,他更看重的是能把自己在尼泊尔和泰国的经历、发现和感想分享、传递给其他人。

王咏华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有时他会在行程里设计一些公益环节:比如为保护动物的活动,或为当地的学校、寺庙捐赠一些图书等等,而这些与常规路线迥异的行程竟也能得到许多游客认可和赞誉。“我在那里生活时曾经发现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或者事,但我的能力有限,不过我想,如果有的游客愿意在旅行的过程中顺道帮一些忙,也能积少成多。”

不过,王咏华也并不否认他对于做一个全职向导的向往,“如果有一天真的能把爱好变成职业,而且完全可以养活自己和家人,那为什么不做呢?”

UBER和Airbnb的励志故事下诞生的创业公司

无论是职业规划还是乐于分享,向导们选择自由执业的理由各不相同。然而,对于那些在旅游共享经济领域崭露头角的平台来说,他们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谱写另一个犹如UBER和Airbnb的成功故事。所有竞争者都信心满满地认为,共享经济模式的下一只“独角兽”就是自己。

旅游平台8只小猪创立于2015年初,由于一位来自传统旅行社的合伙人加盟了创业团队,公司很快就拥有了3000余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向导,其中大部分拥有导游执业资质。

创始人兼CEO黄卓生些向导中的另一部分是拥有某些专业资格证书的旅游达人,比如潜水教练等,为游客提供某些专业领域的私人订制服务。向导们在平台上挂出已经运作成熟的个性化旅游产品,或者是挂出他们的经验、特长等个人信息等待游客选择。而后者,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完全意义上的导游自由执业化了。

目前,黄卓生并不倾向于启用那些非专业的向导,比如一个普通的在国外工作的白领。“我相信大部分普通白领能够从事一些翻译之类的辅助型的服务,但如果是作为一个带队向导的话,他们还是有欠缺的。”

与8只小猪不同,另一些旅游向导平台指南猫把向导的范围定的更广,它们并不要求向导必须有导游资质或者某种专业证书,无论是留学生还是白领,亦或是如王咏华那样的支教老师,都可以成为一名向导。

平台上的向导们按照不同的星级收取费用,收费最高的五星设计师的定制费为100元/天,而实习设计师行程定制费用则为10元/天,对于大部分游客来说,这确实算不上是一笔多大的开销。

指南猫的CEO任静说,她最初创立这个平台的动力正是有感于旅行前制定攻略时的各种迷茫与繁琐,“我本人也非常热衷于自由行,但每一次长线旅游,我都必须认真做好攻略,查询各种信息,确保每一个环节的衔接都毫无纰漏,但这要花相当长的时间。”

任静开始想象,如果旅行者在出发前能通过一个平台找到熟悉目的地的旅游达人,支付一定费用,而制定攻略这些繁琐的事情交给旅游达人全权负责,那不就真的可以实现说走就走了吗?2012年,任静开始把这一想法付诸实践。同样也因为在投资公司的经历,任静更容易说服VC。

现在,指南猫已经拥有了1000多个可以正式接单服务的行程设计师,另有大约5000个申请者正在“排队”等待接受审核和培训。“我们需要这些设计师提供一系列的材料,比如说签证、照片等等,以证明自己确实去过某个地方。对于没有去过的目的地,设计师是不能接单的。”任静说,每一个申请者在成为实习设计师之前都必须经过一段审核期,由指南猫的导师带领完成3个订单,在这些实践中审核合格的才可以独立接单。

但从2015年开始,无论是申请者还是订单的数量都有了爆发式的增长,在感受到工作量大幅增加的同时,任静也感受到了市场需求似乎骤然“觉醒”的强大推动力,以及以惊人速度激增的竞争者们。

“我知道有许多人在做,这恰恰证明了我们选择的方向是正确的。”黄卓生说。

任静也不否认今后的竞争将会变得异常激烈,她的想法和黄卓生一样,竞争者越多,越是说明自己努力的方向没有错。

传统巨头的参与:烧钱能打赢这场仗吗?

分析人士表示,自由执业的导游并不会对传统意义上的导游造成颠覆性的冲击,只是市场会得到进一步的细分。

华东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系教授楼嘉军分析,都层次的需求已经开始显现,但习惯于传统跟团游旅游模式,甚至是低价跟团游的游客依然大有人在,“自由执业的导游会分流一部分游客,但不是全部。”

楼嘉军更期待的是导游自由执业化对于从业者本身以及市场消费习惯的影响。

何艾曾向记者透露过自己的收入构成:499元的行程定制费、游客支付给她的日薪、以及不固定的小费。何艾所有的收入都可谓明码标价,由于何艾的顾客大部分属于个性化的订制,她很难从旅游项目上获得提成。

在楼嘉军看来,何艾这一类自由执业化向导的收入构成与国内的许多导游有很大区别。“他们(自由执业化向导)的收入明码标价,这就意味着他们提供的服务有基本的收入保障,虽然一些向导也能获得旅游景点或者购物点的提成,但他们不会因此去可以强迫游客消费,不会做太出格的事情。但国内的一些导游的收入构成却恰恰相反,服务获得的收入并不多,大部分收入靠提成。”

即使如此,梦想在这一领域分一块蛋糕的人越来越多。

除了刚刚崛起的创业新贵,如今将目标瞄准旅游向导共享经济模式的还加入了那些早已在旅游界站稳脚跟的OTA(online travel agency 在线旅游代理)们。

OTA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向来不惜以烧钱为代价抢占市场。而为了开拓旅游向导共享平台这一全新的领域,OTA也采取了相同的策略:一鼓作气,以超大的投入一举占领市场。

今年3月,途牛宣布上线向导在线平台,同时还启动了3年内招募10万名海外当地旅游达人和导游的计划。针对中国一年1.2亿人次的出境游人群来说,10万名海外向导可谓野心勃勃。

途牛对于旅游达人的招募同样不局限于职业,“不管你是留学生、摄影师、设计师,还是考古学者,只要你中文好,熟知某地美食餐饮、交通路线及风俗文化等,都可以报名加入途牛向导在线平台。”途牛旅游网向导在线平台负责人李晓炜说,他虽不认为达人一定有能力如导游一般管理一个二三十人的旅行团,但达人的一些专业能力却是导游们所不具备的,而对于许多小规模的自由行旅行者来说,他们看中的并不是达人是否善于管理团队,而恰恰是其个性化的专业特长。

李晓炜介绍,10万达人的招募计划已经吸引了不少达人报名,甚至老外达人也为数不少。当然,要构建一只如此庞大的向导队伍,如途牛这样的已具有相当规模的OTA自然不会只选择完全自己招募这一条路,与已具备资源的平台合作,甚至收购都是OTA迅速壮大的常用手法。

一旦以资本介入,意味着这些巨头们能够迅速获得创业公司的积累资源。

几乎所有平台都还没赚钱:谁会是最后的“独角兽”?

今年5月初,国家旅游局面向9个省市旅游委(局)下发了《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导游自由执业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从5月起在全国9个省市旅游委(局)正式启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导游自由执业试点工作。

李晓炜认为,政策上转变对于如途牛这样已经拥有着大批国内导游资源的平台来说,将意味着极大的机遇和利好。“以后游客们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导游,而不像现在,在旅行前根本不知道导游是谁。而对于导游的群体来说,他们也会逐渐养成树立自我品牌的观念。”

很难说未来谁会最先成为旅游向导共享经济模式的成功者。因为目前,几乎所有涉足于此的平台都还没赚到钱。

但无论这些平台们现在做得有多么热火朝天,有一个问题是他们必须规划,也无法回避的。那就是:怎样,以及何时能够赚到钱。

向游客收费是目前各大平台普遍的收入渠道,但在平台们看来,未来盈利的模式当远不止这一种。

“平台会构建自己的数据库,未来向导们推荐的酒店、景点、活动等等项目都可以成为另一个盈利的渠道,平台可以向这些供应商收取一定费用。”任静介绍。

另一个平台们普遍认可的赚钱渠道便是来自向导,毫无疑问,当有一天导游的自由执业化真正发展至一定规模之后,那些知名度高、预定量大的平台确实可以向导游收取一定的平台管理费。

这种模式类似于天猫,自由执业的导游就犹如商户,要在平台上“开店”便需要交纳一笔管理费。如果要获得平台推荐,或被放置在平台上醒目的位置,导游们更需要支付相应的费用。

楼嘉军对于如此蜂拥的创业平台也并不感到特别乐观。

“目前国内外都没有典型的成功案例,很难说哪一种具体的经营模式是正确的。但我可以想象,这么多试水旅游向导共享经济的平台只有少部分能够成功,绝大部分还是会成为炮灰。”楼嘉军说,市场的需求将会给出答案:谁才能在千军万马中突围,成为“独角兽”。

“我认为不会有一两家巨头形成垄断,而是会有不同平台在各种垂直领域都崭露头角,比如运动型的旅游向导平台、偏重文化艺术领域的旅游向导平台,甚至是和房产投资结合的向导平台。”李晓炜预测,不同规模的平台会在不同的领域占有市场。

黄卓生认为,未来平台和人会跑出不同的创业模式,尽管他目前并未过多地启用普通白领或者其他非专业人士作为的导游,但他不否认今后更多旅行达人的加盟可能会对传统的导游也形成一定冲击。“虽然这种冲击不会现在立马出现,但将来市场会做出选择。”

这场市场和向导之间的争夺战究竟会持续多久,胜出者是谁?接受采访的平台都表示,预计两三年后胜负便有分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