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李后强: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9月24日以“聚焦高质量、激发新活力 国企业高质量发展--使命、路径、策略”为主题的交流会在温江圆满举行,此次交流会由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四川质量发展研究院、四川时誉集团主办,四川博硕智库承办,交流会以经验分享为基础,以专家研讨为指导,以改革落地为目标,针对国企改革方案如何实施、动作如何落地、经验如何复制等难题进行交流研讨,力争通过交流会的举办,让与会国企找到一条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改革之路、创新之路。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党委书记,成都市社科联主席李后强出席并作主旨演讲,以下是演讲全文:
温江是生活的温润之地,也是改革的探索之地,在这里研讨国有企业发展很有意义。今天会议主题是“聚焦高质量、激发新活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使命、路径、策略”,论题非常重要、非常精准、非常及时。各位发言也是高体量、高质量、高能量,收获很大。我从1997年开始参与地方国有企业改革,感触太多太深。我想讲几点认识和想法,供大家批评。
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内涵
国有企业是共和国的“长子”,是政府职能的延伸,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重要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在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任务。国内学术界对“高质量发展”有不同理解。有的提出六大标准,即:人口的质量与结构、资源环境的质量、资本积累的质量、技术进步质量、对外贸易质量、制度因素;有的认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是供给体系质量高、效率高、稳定性高;有的认为高质量发展是指产业布局优化、结构合理,不断实现转型升级,并显著提升产业发展的效益;有的将企业高质量发展定义为企业追求高水平、高层次、高效率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创造;有的认为国有企业在产权、制度、管理、外部环境等方面与民营企业存在较大差异,资产优质、过程高效、环境和谐更能体现国有企业的高质量;有的认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具体体现为财务绩效卓越、产品服务一流、透明开放运营、资产配置高效、管理机制有效、内部控制完善、自然、社会环境和谐。等等。我们认为,国有企业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的发展就是高质量发展。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保障着国家安全与民生,对国家基础建设发挥关键作用,对我国快速工业化和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有重要贡献,成为“一带一路”建设和“走出去”的主力,是我国经济的稳定器和“顶梁柱”。近年来国有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国有资本不断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瘦身健体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取得明显进展,国际化经营迈出新步伐,在保值增值上做出了新贡献。此外,在引领绿色发展、抗击自然灾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实现精准脱贫等多方面,国有企业都有抢眼表现。整体来看,国有企业是比较重视科技创新的。仅央企投入的研发经费就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并获得了三分之一的国家科技奖励。外国企业的经验表明,凡是高速增长到一定水平就要迅速转向高质量发展,企业才能实现从优秀到卓越,从量大到伟大的跨越,成为百年老店。凡是一味追求速度和规模的企业,就会遇到种种问题甚至会倒闭。我们必须正视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
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境
整体来看,中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旧突出。具体到国企领域,普遍面临着历史包袱多、社会负担重的压力,发展质量不均衡等问题。对照社会和时代的需求,国有企业在发展质量上可改善的空间还很大。比如中高端产品服务供给能力亟待提高,部分企业“两金”规模和增速较高,杠杆偏高、债务风险较大,部分企业管理薄弱等。通过审计、巡视、监事会监督等手段,查漏补缺,追责警示,避免了国有企业出现大的风险。
1.体制机制不健全问题。这是历史性的老问题。国有企业要高质量发展,首先就得解决体制机制问题,建立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综合学界研究成果,主要问题有:首先是存在着不合理的行政干预或管理的错位、越位问题,影响国有企业绩效和可持续发展。有的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干预企业投资决策,将不合理目标压在企业身上,致使国企出现投资不足或者过度投资,降低资产配置效率,影响企业高质量发展;二是管理层级多,法人链条长,母公司对子公司缺乏监督管理,子公司偏离主营业务或者盲目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造成大量经济损失;三是市场化选人用人和激励约束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考核标准不规范、薪酬激励短期化等,造成企业存在严重的内部控制问题和委托代理问题,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四是对国有资产缺乏有效管理,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进而阻碍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
2.中立原则削弱优势问题。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具有享受政府提供的信贷、补贴、税收等优惠政策和资源优势。近年国际规则强调政府在经济的中立地位,确保了公私企业公平竞争,抑制了国有企业享有的不当竞争优势。一定程度上,抑制国有企业利用“准政治人”身份继续向政府索取各种特殊资源和优惠政策。同时,我们看到公私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国有企业原有市场,会涌入民营企业,挤压国有企业原有市场份额。中立原则通过剥离国有企业依靠政治关联取得的竞争优势,降低国有企业竞争力,短时间会抑制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3.粗放式发展模式问题。粗放式发展模式是阻碍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绊脚石”。一是部分国有企业缺乏原始创新能力,产品在国际产业链中处于中低端,没有自主品牌和核心竞争力,造成产能过剩等;二是部分国有企业仍然依靠大要素投入和大规模投资进行扩张,造成杠杆率较高,降低资产质量。
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对策
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一项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时代性、现实性的紧迫任务,必须敢于揭示真相,必须勇于刀刃向内,必须善于根除顽疾。国有企业必须立足产业报国,坚决聚焦主业,做强实业,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在振兴我国实体经济中发挥关键作用,做出实质性贡献。目前要收缩战线,脱虚做实,就是应该从虚拟经济、地产经济走出来。内部的产品结构要优化完善,产业分布要聚焦主业。国有资本要更多地流向关键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未来产业”。要大力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努力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要大力提高投入产出效率,推动企业理念、目标、制度、经营等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努力在生态保护修复、新能源汽车、北斗产业、网络安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新材料、生命健康、“卡脖子”技术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鼓励国有企业实施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措施,注重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情感留人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国有企业必须进一步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不断提高创新能力。要在“人员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薪酬能升能降”的人事制度改革上实现重大突破。
1.健全经营机制。应该继续贯彻落实《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指导意见》,坚持政企分开,促使国有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充分激发和释放企业活力。一是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建立和完善职业经理人制度,通过市场竞聘,破解代理和内部控制问题;二是健全市场化内部经营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生产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扩大市场份额,使国有企业经营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2.优化组织结构。压减管理层级,缩短决策链长,使国有企业组织治理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升级。可以将省属国有企业管理层级压缩到三级以内,精简机构人员,推进企业“瘦身健体”,实行扁平化管理,提高决策和管理效率。
3.完善资本管理。区别上、中、下三层,对于顶层设计可以构建一元终极所有者,对于中层企业可作为商业化“出资人”进行专业化资本运作,对于底层公司可以完全实行市场化运作。
4.加大创新力度。提高创新能力是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通过创新解决“大而不强”及粗放式发展问题。一是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的质量,向全球价值链产业链高端攀升。二是利用云计算、Al、大数据等赋能传统产业转型。三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发挥行业引领作用。要重点培育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构建良好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大力推进企业组织形态变革,完善公司治理,构建灵活高效、符合行业特征、有利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管理模式。
5.推进深度改革。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依法落实企业自主权,完善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推动国有企业真正成为独立市场主体。积极落实国有企业分类改革顶层设计,差异化推进公益类、商业类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公司治理改革、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等,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激发国有企业内生活力。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快推进国有资产监管从以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提高监管效能,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努力创造各类企业平等竞争、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6.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挺直共和国“长子”的脊梁,提高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质量,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解决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存在的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问题。推进基层党建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手段创新。全面推行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层层传导压力,推动工作落实。有责必问、失责必究,对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思想不重视、工作不得力的,及时提醒、约谈或者通报批评,限期整改。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