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5亿砸出的年度巨制,我吹不起来
25亿砸出的年度巨制,我吹不起来 原创 鱼叔 独立鱼电影
史上最难改编的大IP,是哪一个?
鱼叔的答案是——
《基地》。
作者艾萨克·阿西莫夫
非科幻迷可能对这个IP并不熟悉。
但论影响力、粉丝基础,它绝对是科幻界的「顶流」。
《星球大战》《阿凡达》在它面前都得尊称一声祖师爷。
《权力的游戏》也深受其影响。
可惜由于设定逆天,故事庞杂,场面宏大。
这么多年来,它都被各大影视公司视为烫手山芋。
华纳、索尼、HBO都只能望而却步。
最后还是苹果大手一挥,啃下这块硬骨头。
请来5名导演、11名编剧操刀。
单集狂砸500万美元以上。
计划将拍摄80至100集!
可谓是鸿篇巨制。
在万众瞩目中,本剧终于在上周开播。
这钱究竟砸得值不值?
今天鱼叔就来验一验——
《基地》
Foundation
开场就是一组大片级特效镜头。
充分诠释了什么叫「有钱,任性」。
各种酷炫的飞船,不过是剧中人物的日常出行工具。
因为《基地》的背景,设置在遥远的未来。
人类发起了星际殖民运动。
并最终建成了拥有8万亿人口的银河帝国。
在位的大帝,看似有三位,事实上只有一人(李·佩斯 饰)。
为确保自己的统治,他选择了克隆技术。
于是,幼年、中年、老年三种形态同时存在。
如此循环,无穷尽也。
永远是同一位大帝,同一套治国观念。
独裁程度,可见一斑。
他奉行极端的维稳政策,简单粗暴对待异见者——
大手一挥,让他原地爆炸。
在这样的严苛统治下,银河帝国已经走过了一万两千年的历史。
直到某天,首都川陀传出了不和谐的声音:
「银河帝国将在五百年内灭亡。」
说这话的是谢顿博士(杰瑞德·哈里斯 饰)。
他通过计算预测了人类行为,认为这场毁灭无法扭转。
并将造成持续3万年的黑暗纪元。
大帝哪能忍得了这样的论调?
他料定博士是在散布谣言,煽动民众恐慌情绪。
便决定以叛国罪逮捕他。
更重要的是,推翻博士的预测,重振民心。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大帝必须借助外部力量。
也就是本剧的女主——
盖尔(卢洛·贝尔 饰)。
她解开了困扰人类几个世纪的数学猜想。
成了声望仅次于博士的学界新星。
盖尔是唯一能理解博士的猜想的人,也是唯一能推翻他猜想的人。
大帝威胁盖尔:
当众推翻博士的预测,否则死路一条。
很显然,这就是政治迫害。
盖尔不得不在生命和真理之间做出选择。
而她选择了真理。
在8万亿人观看的「直播」中,证明了博士的预测是正确的。
结果当然是引得大帝震怒。
盖尔急中生智,提出了第二个预测:
「如果杀掉博士,大帝将在1年内去世。」
因为博士的死亡必然会造成连锁反应,最终波及大帝。
同时,博士也提出了一个方案:
虽然无法阻止帝国覆灭,但可以降低这场灾难的破坏力。
将它产生的黑暗纪元从3万年,缩短为1千年。
方法就是编写一本《银河百科全书》。
将人类最优质的文明成果浓缩其中,供后代重建家园时参考。
大帝恐预言成真,便没有处决盖尔和博士。
而是将他们流放到最遥远的星球。
博士必须带着他的支持者们,从零开始建造基地,编写《银河百科全书》。
本剧的主线,由此开启。
而盖尔也自愿跟随博士上飞船。
她知道这一去已不可能再重返家乡。
但在人类和个人之间,她还是选择了人类。
正如之前在真理和生命之间,她选择了真理。
做选择相对容易,难的是坚持。
在奔赴基地的过程中,所有人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自我怀疑。
首先是博士。
虽然他能够预测8万亿人口的行为,却无法预测个体的选择。
现在身处一个封闭空间内,他成了所有人的精神支柱。
表面上必须自信,笃定。
但在内心深处他始终惶恐,担心一个小小的变量,就足以推翻他的预测。
其次是盖尔。
审判日当天,在她承认博士的预测后。
川陀立马发生了大规模的恐怖袭击,死了大约1亿人。
堪称人间惨剧。
当她坐上飞船后,又研制了模拟器。
通过模拟端点星的生态环境,她预测出着陆5年后,飞船上的人只有34.2%的存活率。
似乎无论初衷如何,结果都一样惨烈,这让她难以承受。
最后是船员。
也就是博士的支持者们。
众人一开始就对利益分配问题产生了质疑。
作为《银河百科全书》的编写者,他们必须决定什么值得作为人类最宝贵的精神遗产被保存,什么必须遗忘。
但这一标准却难以界定。
在漫长的飞行途中,各种矛盾也变得不可调和。
比如在飞船上,怀孕的女性必须将胚胎转移到体外培育。
有人认为,这样的方式剥夺了自己为母、为人的体验。
而这其中最不满的,就是博士的养子瑞驰。
他的生父因伤失去了工作。
小时候的他只能靠偷东西来维持医药费。
有一次在博物馆偷书,就被博士逮了个正着。
这是他心中的隐痛。
但在吃饭时,博士居然当着众人的面将这件事说了出来。
导致他被嘲笑,威严扫地。
这让他认定,博士已经腐败了,失去了初心。
与此同时,他还和盖尔谈起了恋爱,有了一个孩子。
他担心孩子未来的生存环境,也越来越质疑自己当初的选择。
最后亲手了结了博士,并且将盖尔推入了唯一的救生舱。
此时虽然还未抵达基地。
但飞船上的人,已经在猜忌中四分五裂。
目前剧版刚播出了前两集。
但已经架构起了庞大的世界观,强烈的矛盾冲突。
每集结尾都留下了巨大的悬念。
可见主创的野心。
就主题来说,《基地》其实是一则绝妙的政治寓言。
大帝代表保守主义的统治者,渴望维持现状安稳。
只追求银河帝国的表面繁荣,而对千疮百孔视而不见。
为了稳固政权,他采用极端的手段铲除异己。
将博士等人的科学著作,封为禁书。
甚至把看过书的人也就地处死。
恐怖袭击发生后,他在尚无定论的情况下采取行动。
因为怀疑边境势力参与了恐怖袭击,就将其大使当众吊死。
令帝国上下弥漫着白色恐怖气氛。
博士和盖尔则代表洞察真理的知识分子。
他们憧憬另一种可能性。
信仰科学,并希望用科学拯救苍生。
哪怕说真话会没命,也要把真相公之于众,唤醒民众对大帝政权的反抗。
虽然帝国覆灭不可避免,但他们还是想要通过《银河百科全书》帮助下一代人类重建家园。
充满了悲天悯人的情怀。
虽然银河帝国面临着外围星域的入侵威胁。
但显然,更大的威胁来自内部矛盾。
博士和盖尔公布了预言之后,整个社会进入撕裂的动荡状态。
民众在对未来的忧虑之中,下意识地选择站队。
有人留在首都川陀,有人则跟随博士远征基地。
川陀近乎地狱,但基地也非天堂。
但在飞船漫长且难熬的旅途中,博士的追随者也产生了怀疑。
如果个体都悲惨至极,人类的未来又在哪里?
上世纪50年代,阿西莫夫创作《基地》时,参考了罗马帝国衰亡史。
而如今,剧版《基地》,更像是一部美国衰落史。
剧中恐怖组织炸断星桥的场景,和911双子塔遇袭的场景极为相似。
大帝处以无辜者绞刑,帝国公民们的掌声却不绝于耳。
让人联想到被统治者洗脑的普通人。
种种设定,都令人联想到美国国内激化的矛盾冲突。
弗洛伊德事件和韦恩斯坦事件,分别掀起了新一轮种族运动和性别运动。
两党之争、左右互搏,越发白热化。
而疫情的到来,无疑加剧了这种撕裂。
保守主义复兴,反智主义更是甚嚣尘上。
何止美国,全球都如此。
说真话的人,面临被噤声、被流放的境地。
但仍有盖尔这样的人。
无论如何,都站在真理和众生的立场上。
不屈服于霸权,不盲目崇拜权威。
保持着难能可贵的清醒。
这种乱世之中的理想主义,才是最打动人的。
当然,剧集的思辨性继承自阿西莫夫的原著。
有如此强大的原作加持,主题和内涵总不会太差。
那么,为什么剧版《基地》的评分只是平平?
豆瓣7.1分,IMDb7.7分
因为口碑两极分化。
给好评的,基本都是没有看过原著的普通观众。
而差评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原著粉不满剧情、人设魔改。
原著里的男主角变成了黑人女性,配角也大量性转。
剧情没有还原出原著的恢弘史诗感,爱情戏过多降低了格局。
第二种,不满选角过于政治正确。
主角大量采用非裔演员。
无论是国内国外,口碑都呈现严重的两极化。
但如果抛去这些因素,单论剧本身,还是让人眼前一亮的。
美如画的构图。
质感满分的服化道。
还有顶级电影工业水准的特效。
都能让人感受的剧组的诚意。
最关键的是,对于原著核心的阐释没有偏离。
传递出了阿西莫夫式的悲天悯人和理想主义精神。
至于故事后续走向,仅凭现有的两集,还无法判断。
能否渐入佳境,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全文完。
原标题:《25亿砸出的年度巨制,我吹不起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