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读图︱博物馆日的穿越:上海先民如何生活
说起历史上的上海,大概最为人称道的是,近代上海的摩登和时尚。然而,更早期的上海历史要从考古现场说起。
上海地势低平,少有土崖断面,地下水位又高,古代遗存大多埋藏在水线以下,地下遗物与遗迹不容易暴露,志书中也没有确切的记载,因此曾有“上海无古可考”的误说,上海考古的奠基人黄宣佩先生也戏言“柏油马路上考古”。即使如此,经过考古工作者的努力,上海的地下遗迹陆续被发掘,而且还在考古遗址上建立起了博物馆——崧泽遗址博物馆。这座博物馆很年轻,2014年正式建成对外开放,但其讲述的历史却很久远。
崧泽遗址博物馆:何谓“上海之源”
提起青浦的崧泽遗址博物馆,即被相关研究者告知这里是“上海之源”,是上海远古文化的发源地。
远古上海,靠江临海,湖泽众多。距今7000年起,海岸东扩,陆地抬升,水域缩小,开始适合人居。到了距今约6000年前,苏南浙北地区的人群纷纷来到上海,崧泽这样的水边高地便成了先民的最初生活场所。正因如此,崧泽遗址的诸多发现都能称得上是“上海第一”。
20世纪60年代发掘照片1957年,考古工作者到当时的青浦县进行考古调查,在崧泽村的“假山墩”上采集到数片新石器时代陶片,引起了关注。1958年,市出版局饲养场有人在村北农田发现鹿角、陶片和几件石器,从而确定了这是一处古文化遗址。1960年底,考古人员对遗址进行了试掘,发现了大量新石器时代和春秋战国时代的遗存,确定了崧泽遗址的分布范围:以沪青平公路和崧泽塘的交叉点为中心,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300米。随着历次考古发掘和钻探,现在明确的崧泽遗址范围要比最初圈定的面积大很多。
从1961年到2004年的四十年间,考古人员在以“假山墩”为中心的崧泽遗址进行了前后五次发掘,发现了厚达2米的人类活动堆积,自上而下可分为三个不同文化时期:距今2200年前的两周时期,距今5500年前后的一片埋葬着百余座墓葬的墓地,以及距今6000年前上海最早的原始文化。这座史前墓地中的随葬品具有独特文化内涵,之前在其他地区鲜有发现。上海地区的第一个考古学文化——“崧泽文化”得以命名。
崧泽遗址博物馆外景1977年,崧泽遗址被定为第一批上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崧泽遗址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大考古发现之一。2014年,博物馆建成开放。
“第一稻”1961年崧泽遗址出土了一些炭化稻谷遗存,已经有了显著的粳稻、籼稻的分化,这是上海最早的人工栽培水稻。中国长江流域是水稻的起源地,迄今,我国境内发现的5000年前有人工栽培稻遗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已经超过80处,它们构成了一个水稻起源和早期发展的完整链条。后来其他地区发现的水稻,虽然在年代上超过了崧泽的稻谷,但后者是中国考古中率先发现的有确凿地层依据的材料,仍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说,它也是“中国第一稻”。
“第一房”遗迹及复原图2004年,考古工作者在崧泽遗址清理到6000年前的房屋遗迹,堪称“上海第一房”。这是一座地面式建筑,平面圆形,墙体共有15个柱子腐烂后留下的直立式的洞。房内地面比较硬实,面积约5平方米多。门宽1米。门外还有一个直立式柱洞,是支撑门廊的柱子。这座房址的建筑形式原貌,虽未发现墙体、屋顶等,根据柱洞形状、排列状况和内在布局,考古工作者将它复原成类似于后代的谷仓尖锥顶,墙体以竹、木为立柱,立柱外再糊上泥巴,屋顶用茅草覆盖,如斗笠状向周围披下,出入口挑出遮风档雨的廊檐。它实实在在地证明了当时的上海先民已逐渐脱离颠沛流离的游猎生活,向着相对安定的农业经济发展。
陶釜、陶炉箅釜是炊器,相当于现代的锅。炊器要用火煮熟食物,所以要耐火烤,都用夹砂陶制作,以防被火烧裂。这件双耳宽檐陶釜大口,平底,腹部有一圈宽檐,便于架在土灶使用。还有搭配使用的炉箅,长方形,中间有五根炉条。使用时将炉箅搁在炉塘中间,上面堆柴烧火,下面通风出灰。这样就能使炉膛供氧充足,柴火燃烧充分,提高了炊煮的效率。崧泽遗址中与陶釜同出了不少碳化稻谷,还有动物骨骼、植物叶片等。推测崧泽人当时用陶釜烧煮肉食、米饭和野菜。
陶猪先民们在长期的狩猎采集活动中,逐渐掌握了野猪等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随着定居生活逐渐稳定,为了开发更多、更可靠的肉食来源,特别是应付季节性的食物短缺,人们开始对野生动物进行有意识的控制、喂养和繁殖,通过长期的驯养,逐渐改变了一些动物种群的习性和体态,这就是生物进化的“人工选择”。这件陶猪矮脚、短吻、小眼、体态浑圆,大肚子贴到了地上,生动展现了6000年前上海人饲养的家猪的形象。
博物馆模拟展示的先民的生活场景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