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央视深挖“美容贷”的套路:借高利贷找人给自己毁容

央视新闻
2021-09-28 21:22
10%公司 >
字号

昨天(27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一则通知引发广泛关注,通知称,近期发现一些“美容贷”广告以低息甚至无息吸引青年,诱导超前消费、超高消费,涉嫌虚假宣传、欺骗和误导消费者,造成不良影响。为此,广电总局决定,自27日起,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机构、平台一律停止播出“美容贷”及类似广告。

什么是“美容贷”?

国家广电总局叫停的这些广告,通常打着“先美丽,后买单”“0利息0首付变美丽”等充满诱惑的广告语,以吸引想做医疗美容却囊中羞涩的人,而当您走进医美机构时,却又被推销费用高昂的项目,再进一步推荐“美容贷”。什么是“美容贷”?它又叫“整容贷”“美丽贷”“医美贷”,听上去像是一个金融产品,可以帮助做整形项目的用户分期付款,但其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媲美”高利贷的万丈深渊。

想"超低价"做美容,为何掉入"美容贷"陷阱?

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的美容美发类投诉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2021年上半年16459件,同比增长60%,投诉量位居服务类投诉的第五位。其中一类集中问题就是诱导消费者办理美容网贷,一旦发生纠纷,消费者维权成本高。那么这些人都是在什么情况下掉入了“美容贷”的陷阱呢?

消费者投诉称莫名其妙就被“美容贷”了

有消费者投诉说,自己本想做个几百元的光子嫩肤,却被推销下单购买几万元的美容项目。当消费者因高价犹豫时,推销员则展开攻势忽悠顾客办理“美容贷”。有的甚至直接拿起顾客手机操作,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办理了贷款。还有消费者投诉,在网上看到某美容店推出9.9元祛痘项目,到店后,店长说需要购买7000元的祛痘套餐才能治好,于是贷款购买了套餐。但一番治疗后发现效果不佳,店长说需要再交11000元买另外的套餐才能根治。

受害人:你看给我的做这个鼻孔外翻,这里宽,鼻梁是歪的,上下都不对称。

受害人:她们说确实做残了,医生也跟我说做残了。

受害人:我眼睛刚做完,鼻子也包着,插着两个管,挂着血袋,当时肋骨还切了一下,躺在床上的时候根本没法动 

受害人:以找工作的名义把我带过来的,学中式按摩,说一个月赚两三万都有的。 

受害人:让我做助理秘书之类的,薪资是高薪的,做得好的话,加上提成乱七八糟能拿到六七万,七八万这么承诺。 

受害人:对方说没事,公司会给你出这笔钱,这个你不用担心,等你有钱了以后再还就行。

高薪招工"美容贷"如何诱惑消费者背上债? 

犯罪嫌疑人先在网上发布高薪招聘信息,然后线下见面许诺薪资,但是会借口外形身材还需进一步整形才能被录用,随后再带到指定的整形机构,面对高额整容费,许诺入职后公司可以报销。在整形机构力荐下,事主本人通过指定的网贷机构贷款并直接支付给整形机构。整形结束后,原本的公司招聘负责人失联,自己却欠下一身债,找整形机构要求退款,机构再以本人自愿进行整形,同时整容手术已经完成无法退款为由进行拒绝。

坑人“美容贷”暗藏哪些“贷”价?

那么“美容贷”以及各类“美容贷”的广告背后触及了哪些法律问题呢?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因为医疗广告很像美容广告,因为它本质上并非是一个普通的美容,它实际上是一个医疗美容。医疗美容的广告我们国家是有特别的法律规定的,不能有证人证言,不能有这种代言,不能有过大的过分的宣传。这些美利贷广告基本上都涉及一个违法宣传的问题,违反广告法以及医疗广告管理规定。

第二块是美容贷通过贷款的方式完成这种所谓的医疗美容,这些贷款基本上都是一些小额贷或者是一些利息比较高的贷款。从民间借贷的角度来看的话,现在这些“美容贷”“美丽贷”所提出的利率都是高额的,这都是高利贷,都是典型的违法行为。

多部门及相关组织加大“美容贷”整治力度

事实上,除了此次国家广电总局叫停了“美容贷”及类似广告,此前也有许多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组织在加大整治力度。今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决定于2021年6月至12月联合开展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

6月初,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也发文倡议规范医疗美容相关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要求金融机构不与任何不法医疗美容机构开展合作,不向任何不法医疗美容机构客户提供相关金融产品和服务。8月,上交所、深交所要求新挂牌的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产品中,禁止新增“医美消费金融”相关资产入池,部分消费金融公司因此叫停了和医美机构的合作。此前,中消协也提醒消费者谨慎选择“美容贷”,理性评估风险,认清自身经济状况、还款能力等。

“美容贷"等医美服务目标是哪些消费群体?

在"美容贷"背后,还有一个数据值得关注。相关研究显示,我国的医美消费主体趋于低龄化,“00后”的大学生甚至一些高中生都成了医美服务的重要目标消费群体。在今年暑假期间,就有一些医美商家一边在社交平台用“做不了学霸,做校花,整容要趁早”等话术向青少年传播“容貌焦虑”,一边用“超低价医美”等营销擦边球引人“入坑”,甚至还有医美机构给年轻人灌输“变美就能走上人生巅峰”的价值观。

所有人都适合整容等医美服务吗?

那么这些年轻群体,尤其是未成年人,真的适合做整容吗?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前院长祁佐良:实际上在医学美容这个专业领域里面,适合对象的年龄一般都是指成年人。并非因为先天性疾病或者后天意外造成的缺损,只是出于对自己组织器官的形象形态上的不满意,这一类治疗方式都属于美容治疗。这一类情况我们是要求在18岁以上,因为这些手术对组织是一种创伤,可能会造成影响组织发育等一些问题。我的观点是美容手术不主张未成年或者是刚成年的人去做这样的治疗。

    责任编辑:刘雯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