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史念海:自然环境如何决定历朝的定都格局

史念海
2021-10-06 16:26
翻书党 >
字号

【编者按】

史念海,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也是古都学的创始人,所著的《中国古都和文化》成为了中国古都学的奠基之作。近日,重庆出版社再版了《中国古都和文化》,澎湃新闻经授权刊载其中一篇,标题为后拟。

《咸淳临安志》中的《皇城图》

在形成古都的诸因素中,自然环境应居有一定的重要位置。都城的设置是不能离开自然环境的。如果忽略了自然环境,则有关都城的一些设想就无异成为空中楼阁,难得有若何着落。历来有关选择都城的议论和策略,也都予以适当的注意,或多或少都有所涉及。

都城的自然环境显示在地势、山川、土壤、气候、物产等方面。以前一些有关的论证以为都城的所在宜置于上游之地,这是从控制全国着眼。从这一点来说,关中就是一个适宜于建都的地方。西汉初年,曾经有人对于秦中做过这样的描述:“地执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按当时的局面来说,也就是以关中为都来统治关东各地。关中和关东比,关中的地势自然显得高亢,而关东较为低下,这就自然形成居高临下的形势。我国的地势是西北高而东南低,北京的地形也相当高亢。金时有人说:“燕都地处雄要,北依山崄,南压区夏,若坐堂隍,俯视庭宇。”金人的势力南及于淮水,淮水以南尚是宋朝的版图。就以淮北和黄河流域而论,这样的议论也不能说是过分。后来到明代初期,还有人说:“以燕京而视中原,居高负险,有建瓴之势。”不过这样的形势毕竟要比关中稍差一点。

除关中和北京而外,中原各地的都城都难以达到这样的地步。中原各地高程皆较低,是说不上居高临下的。不过洛阳还是较高于以东各地,尤其是和开封相较,更是如此。宋太祖循后周的故绩,以开封为都,但并不以此为满足,打算迁都洛阳,再由洛阳迁于长安。这正是由于洛阳在开封的上游,而长安又在洛阳的上游。不过从来没有人说洛阳有建瓴的形势,因为相差并不很多。

在秦汉时期人的观感中,江南乃是卑湿的地区,不能和中原相提并论。江南诚然潮湿,这与建都的形势无关。由于位于长江下游和中游,自然更说不上居高临下了。若自西方来看,更会成为被临的地方了。楚国的郢就是具体的说明。郢位于江汉平原,并非过低的地方。当地有巨大的云梦泽,水泊纵横辽阔,因而显得有些低下。秦国恐吓楚国,说是方船积粟,循江而下,楚国就不免亡国之祸。楚国也感到这样的威胁,不能不满足秦国的一些苛求。不过,对于郢的地势有些不同的看法。南宋时,赵鼎就曾经说过,荆襄可以下瞰京洛。荆为荆州,也就是楚国郢都的故地。襄为襄阳,在荆州之北。京洛乃是指开封和洛阳。襄阳对开封来说,还可以说是下瞰,对洛阳就不能这样说了。荆州还低于襄阳,怎么能和襄阳一样去下瞰京洛?

论都城的形势就应涉及都城所在地的山川。古人选择都城时对于这一点也是相当重视的。最早谈到这一点的应当是周武王。周武王灭商之后,即着手经营雒邑。雒邑就是后来的洛阳。其时周居丰镐,雒邑不能作为正式都城,但是居于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均,实际上成了周朝的东都。周武王为了营建雒邑,曾经说过:“我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顾詹有河,粤詹洛、伊,毋远天室。”三涂山在伊水上游,岳鄙指近太行山的邑。这是说洛邑南北有山,中间有河,伊、洛之阳还有广阔的原野,可以从容周旋。

山川本是可以互相协调的,但各个都城的具体情况未能完全相同,所以这里就分别来论述。一些都城附近有山,有的却并没有什么山。开封居冲要之地,条达辐辏,一片平原,不仅没有大山,就是培的丘阜也难得遇到,这在古都之中是少见的。应该说,相当多的都城是和山有密切关系的,因为山可以作为防守的凭借。上面说到周武王对于雒邑的称道,是由于雒邑有南、北二山。其实洛阳东边还有成皋,西边还有崤渑。如果不是太行山南有那么不甚广阔的平原,就可以说洛阳在四山之中了。洛阳和长安相较,可能还稍逊一筹,长安被称为有四塞之固。所谓四塞不是完全因山形成的,但除过东侧的黄河,其余三面都是有山的。它的南侧的南山,也就是后来的秦岭,和西侧的陇山,都是有名的大山。它的北侧虽没有像秦岭和陇山这样的大山,但岐山、九嵕、嵯峨山,自西至东,还能相互呼应,成为一道屏障。

最为特殊的当为南京城。南京作为都城,可以远溯到六朝。城名迭有变更,城址也多有损益,而明代南京的规模最为闳大。包括前代旧都在内,明城的建置是东尽钟山之麓,西阻石头之固。这是说钟山和石头山都应该列在城外。可是这里所说的仅为明代南京城的内城,它的外郭城却更为闳大,不只钟山和石头山都包括在城内,覆舟山和幕府山也不例外。这些山都曾经和南京城发生过的战争有关,是一般较小的培和人工构成的山所难于比拟的。

还有一些都城,建于平原广阔之地,其附近只有一道高山可以作为屏障,都城就建于近山之处。北京城就是这样的。北京城外的太行山和军都山,还有燕山,蜿蜒曲折,互相联系,宛如一脉相贯,其东南却是广大平原,毫无遮掩。十六国时期及北朝的魏齐两代皆曾以邺为都城,它的故址就在今河北临漳县。这里固然也是一片平原,其西的太行山却巍峨耸峙,相映成趣。邺城西北就是战国时赵国的邯郸城,相距临迩,格局也相仿佛。其他如齐国的临淄和韩国的阳翟,也都可以列到这一类中。

当然还可以再列出一些类别。譬如,南宋都城杭州,城外灵隐、南屏诸山,玲珑奇特,正可作为游赏的胜地,和上面所说的一些山有明显的差别。杭州东北的皋亭山和余杭县独松岭,在军事上有一定的意义,不过都不是什么大山,因而所起的作用也不是很大。

都城附近的河流也有一些不同的格局。河流最多的应该数到开封。开封作为都城时,和黄河尚有相当遥远的距离。当时开封的河流都是人工开凿的运河。这里有汴河和蔡河、五丈河。这就显示着开封成为这几条河流交汇的中枢,这几条河流是从开封辐射出去的水上交通要道。杭州附近的河流也不少。它濒着钱塘江的北岸,而江南运河和浙东运河在这里隔着钱塘江能够互相呼应联系,因而杭州也成为水道交通的枢纽。位于关中的长安,它的格局却又和开封、杭州不同。长安濒于渭水,渭水在长安之东又汇合了泾水。长安南倚秦岭,由秦岭流下的灞、浐、潏、涝诸水和丰水分别由长安城旁流过。这几条河水和泾、渭两水以及久已湮没的滈水,共称为长安八水。这八水皆能灌溉,渭水更能通行航运。洛阳的河流不如长安的繁多,却也有伊、洛、瀍、涧四水。洛水也和渭水一样能行舟楫。就是北京附近也有永定河、潮白河和温榆河,还有更小的高梁河。北京于隋唐时为涿郡和幽州。永定河其时称为桑乾水。当时所修凿的永济渠就是沟通了桑乾水,再达到涿郡或幽州城下的。北京于元时为大都,潮白河其时为潞水。当时所修凿的运河,由直沽(今天津市)向北,即溯潞水而上,再由通州西折而达于大都城下。太行山东的邺仅濒于漳水。就是这条漳水,由于能够灌溉,改造了当地的舄卤地,使之转成沃壤,农业也因之而有起色。更由于白沟和利漕渠的开凿,漳水就可与这些渠道相沟通,太行山东各处的船只,能够驶抵邺城之下,邺也就可以得到繁荣和发展。

汉代长安图

上面所论述的河流,大都具有灌溉农田和水上交通的作用。如果说到军事的意义,则应当提到南京城外的长江。南京作为都城,自孙吴至于梁、陈,都是借长江为天险,以防御来自北方的攻击,这一点下文还要论及。当然,长江除这样的军事作用外,交通运输的便利更为其他一些河流所不及。南京城旁的秦淮河不仅有漕运之利,还更使南京城内的风光愈发显得绮丽。就是解决都会里一般用水水源问题,也是离不开河流的。齐国自西周始封起就以临淄为都,其地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城以临淄为名,自然是靠近淄水。经过考古发掘,临淄城东正濒于淄水,其西侧又濒于系水(泥河)。而鲁国都城曲阜也正位于洙、泗二水之间。燕国下都在今河北省易县。下都有东、西二城。二城紧相连接,皆在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其东城的南垣更濒近中易水。春秋时,晋国的都城再经过迁徙,其间曾都于新田。新田在今山西侯马市,位于汾、浍二水行将汇合处,然更近于汾水。由于近于汾水,其西北隅已为汾水冲蚀残缺。战国时,韩、赵、魏三国的新郑、邯郸和安邑三处都城也是如此。韩国都城新郑,也就是春秋时郑国的旧都,新郑不仅濒于黄水河,而且洎河还由城的西南隅穿过。邯郸城在今河北邯郸县西南。今所谓赵王城为当时赵国的宫城遗迹所在地。其东北有一大城圈,亦为赵国都城的一部分。今清河由西北斜流,穿过赵王城,而沁河也由西向东,贯穿于东北大城圈之中。魏国的安邑在今山西夏县西北。其遗址也有青龙河流过。这些河流即令迄今有所变迁,相距当皆非过远。战国时楚国的郢都,在今湖北江陵县北。当地近云梦泽,本为水乡泽国,其城南垣西段不仅有古河道,古河道上尚有水门,可见与河流关系的密切。

一般说来,都城的壮丽繁荣,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山川的助力,就是那些割据一方的政权,在它所能控制的范围内,选择它自己的都城,也都着眼于山川形胜的地方。这样的自然环境是不会为人所忽略的。

在以从事农业经营为主要生产方式的社会里,都城所在地的土壤,也受到相当的重视。这自然是因为肥沃的土壤更适于农耕。商人曾经频繁地迁都,迁都的原因尚待逐一细加探求,但盘庚的迁殷显然是由于新都对于发展农业更为有利。盘庚的时候还不可能过细地区别土壤,但旧都的土壤由于使用较久,肥力渐减,转为瘠薄,就使它不能再事留恋。盘庚这次迁都就记载在《尚书·盘庚篇》中。古史简朴,自难备加称述,不过字里行间还是能略露出一些端倪。汉初定都关中,这是出于娄敬的策略。娄敬从关中的险阻立论,可是他却着重指出,关中有膏腴的土地,并且还称道它是天府。娄敬指出这一点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关中于《尚书·禹贡篇》中为雍州,雍州的土壤为黄壤,于当时全国中最居上等。这就有利于关中农业的发展。向上推求,在早周之时,周人选择居地,也曾着眼于这一点。正是由于周原的,才使周人能久居于岐山之下。周初封国最多,而齐地有膏壤千里,故临淄也是海岱之间的一个名都。春秋时,晋国选择新都,摒去郇瑕氏的故地,而迁居于新田,也是由于这样的道理。郇瑕氏的故地固然也相当肥沃,可是土薄水浅,不如新田的土厚水深,所以晋国宁以新田为都,不再重视郇瑕氏的故地。

与雍州土壤相对的为扬州。扬州的土壤于《尚书·禹贡篇》列为下下。这是说扬州的土壤于当时的全国是最差的了。其实,那时扬州的土地使用率不大,土壤的肥沃性还未能为世所重视。魏晋以后,北方的人口陆续大量南迁,提高了土地使用率,改变了对于土壤的看法。于是长江下游太湖周围各处,由于大部分川泽沃衍,都成为肥美的土壤。南京正在它的附近,因此获得很大的优越条件。杭州更是有名的产粮之地,因而都曾经被选建为都城。

可是有些都城附近就不是如此。春秋战国时列国诸侯的都城有些就是未能符合这样的条件的。宋国和赵、中山等国都以土地瘠薄著名,可是睢阳和邯郸皆为有名于世的都城,其所恃以为基础的自然不是当地的土壤。但由于土薄民贫,就不能毫无影响。据说邯郸的“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起则椎剽掘冢,作奸巧,多弄物,为倡优。女子弹弦跕,游媚富贵,遍诸侯之后宫”。这样相习成风,为他国所少有,也不是偶然的。

气候这一因素和山川、土壤等相较,对于都城的选择说来,似乎关系较为淡薄。一些有名的都城大致是位于燕山之南和陇坻之东,也就是说主要是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以及其稍南稍北的地区。这些地区南北之间气候差别不太显著,所以一般论者也就不多道及。可是还有些都城却在这个地区之外,这就不能说完全没有差别了。拓跋魏所建的都城本是在盛乐,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北。后来迁徙到平城,则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和林格尔县和大同市分据明代长城的内外,东西相距仅二三百里。在这样临迩的距离中,气候是不会显出若何差异的,也不会使创建北魏王朝的鲜卑族人感到不适。可是后来孝文帝迁都到洛阳,就有人提出反对,不仅形诸言辞,而且见诸行动。这些反对者并以孝文帝的太子拓跋恂为代表,显示声势的壮大。最重要的一条反对理由就是因为洛阳暑热,不如平城的凉爽。固然拓跋恂体貌肥大,不耐高温,他的行动却得到相当多的鲜卑族人的支持,这就不是简单的问题了。

一般说来,各地都有当地所出的物产,都城附近也是一样的。都城附近各有其山川,又有较为肥沃的土壤,气候都显得温和,故物产亦较为丰富。远在春秋战国之时,楚国的郢都就有云梦之饶,而齐国的临淄由于带山披海,膏壤千里,除桑麻之外,更多文彩、布帛、鱼、盐。关中也是九州膏腴地,号称陆海,不仅有玉石、金、银、铜、铁、豫章、檀柘等异类之物,又有稻、梨、栗、桑、麻、竹箭之饶。洛阳在这一方面,就不若关中富庶。两汉魏晋多以赋名家的文人学士,如班固和张衡就皆撰有《两都赋》。由于东汉都于洛阳,故于东都称道备至,赋中所说的物产就不如西京繁多。不仅不如关中,甚至还不如后来的邺都。左思所撰的《魏都赋》,就不厌其详地举出邺的附近产梨、栗、酎酒和笋、枣、粱、稻,还有锦绣、罗绮、绵纩、缣总。这里面除农产品外,主要是丝织品,显然可见,邺也和临淄一样,都是丝织业的中心。开封于战国时为梁国国都。司马迁论述梁国,说是无山川之饶,这也就是说,当地没有丰富的物产。后来由于丝织业的发展,和战国时已有不同。唐时的汴州所产的绢,于全国中列为第二等,与郑、曹、怀诸州相当。郑州今为河南郑州市,曹州在今山东菏泽县,怀州今为河南沁阳县,皆在开封的周围。当时一等绢的产地为宋、亳两州,分别为今河南商丘县和安徽亳县,皆距开封不远。直到北宋时,此风犹未稍息。而汴州的织锦最负盛名,开封的官绫院就有绫机四百张,仅此一项,就可略见一斑。北京于战国时为燕国的蓟。燕国虽亦养蚕,却不是有名的丝织品的产地。燕国主要的物产乃是鱼、盐、枣、栗。后来到明清时期,北京又成为都城,这些物产还为世所重。北京近渤海,自富于鱼盐。而栗的盛名迄今犹未稍泯。前引左思的《魏都赋》,曾提到那里的栗,其实那里的栗产于固安。固安在今易县东南,距北京更近,故亦当为北京的特产。唐时幽州即以栗为贡品,而幽州之栗就产于故安,辽及元时亦皆特置栗园,可见其重视的程度。

至于长江以南,则和黄河流域又异其趣。左思于撰《魏都赋》之外,复撰有《蜀都赋》和《吴都赋》,即所谓《三都赋》。赋中备举蜀、吴两都的物产,种类繁多,虽如草木虫鱼纤细之物,亦皆罗列不遗。较之魏国的邺都,实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所列的过于纤细,于都城的发展演变并非皆有关系。沈约撰《宋书》,于《孔季恭等传》后曾论述江南为国的盛况,文中指出:“荆域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再加上膏腴土地的农业,显得地沃物阜。当时的都城就在建康,也就是现在的南京,这正说明南京物产的富饶。沈约在这里还特别提到荆州。荆州的江陵本是楚国的郢都,五代时南平也在当地建都,沈约的话正好也对江陵做了说明。刘宋时扬部的东南可以包括钱塘,也就是后来的杭州。沈约所说的物产,自然也有杭州的部分。杭州后来到五代时为吴越的都城,宋室南渡也以此为都。吴自牧的《梦粱录》曾有专篇论述杭州的物产,举凡谷、丝、枲、货、菜、果、竹、木、花、药、禽、兽、虫、鱼之属,皆按品罗列。品种虽多,而谷与丝最为重要。南宋亡后,马可·波罗曾到过杭州,于杭州的丝绸最为称道,并说:“全境产丝甚饶。”马可·波罗还指出杭州的课税,以盐、糖两项为最多。盐、糖皆不见于吴自牧所列举的诸种物产之中,可能以非杭州附近所产而不加凿及。

综上所述,自然环境作为形成都城的一个因素,是有其重要的意义的。每一个王朝或政权在选择都城的所在地时,是不能不考虑到这方面的因素的。自然环境所包含的项目不止一种,本文所列的就有地势、山川、土壤、气候、物产几种。一些王朝或政权在选择都城时考虑到自然环境,但不一定就能把自然环境这一因素中包含的各个项目都考虑周到。不论其考虑与否,这个因素所包含的各项,在都城的演变过程中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和相应的影响。宋朝南迁时,戎马倥偬,追兵在后,当时只要求得稍为安全之地,于愿已足。杭州远在长江之南,距金兵稍远,正符合当时要求。南宋的年祀虽因此而获得延长,后来元兵南渡长江,杭州竟无险可守。北魏由平城迁都洛阳,可谓深谋远虑,可是因为洛阳较平城暑热,竟肇致拓跋恂和一部分鲜卑人的叛逃。这虽不会影响到北魏迁都的大计,但由这样的小小插曲,已经可以显出自然环境这样的因素的重要作用。

《中国古都和文化》,史念海/著,重庆出版社·华章同人,2021年8月版

    责任编辑:顾明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