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缺电关口将撞上取暖高峰,东北何处寻“煤”

澎湃新闻记者 钟煜豪
2021-09-28 17:23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冬季取暖高峰即将来临,正处于电力短缺关口的东北地区如何应对?

据黑龙江省发改委9月27日消息,省委省政府已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明确要求全力保障基本民生用电需求,确保冬季居民住上暖屋子。不过,按照当前的电力供需形势,黑龙江省有序用电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黑龙江省气象台预报显示,9月28日夜间大兴安岭的最低气温为-1~1℃,9月30日、10月1日早晨黑河、伊春北部、齐齐哈尔北部将出现霜冻,伊春南部、齐齐哈尔南部、哈尔滨、佳木斯西部、七台河有霜或轻霜。

澎湃新闻查询发现,多地已下达今冬煤炭储备任务。

其中,9月 24日,黑龙江省住建厅召开全省城镇供热重点工作集中调度约谈视频会议。会议强调,各地要严格落实供热企业主体责任,全力以赴增加煤炭储量。各市县政府要积极协调帮助供热企业解决煤源、资金、运力等问题,确保10月中旬集中供热企业储煤率达到50%以上。要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的原则,加大政府应急燃煤储备力度,对储煤进展缓慢的供热企业,必要时市县政府要采取临时接管措施,确保民生供热不受影响。

在吉林省吉林市,9月26日,市委书记贺志亮来到市源源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国家能源集团吉林热电厂、国家电网吉林供电公司,调研冬季供暖保障和电力供应工作。

“用电高峰和冬季供暖期即将到来。”贺志亮要求,相关企业要切实承担起社会责任,抓紧时间、克服困难,统筹做好供暖前期各项准备和电力供应工作。要提前完成煤炭储备,加快推进设备调试和管网检查检修,消除各类隐患,确保如期开栓,保障供暖供电系统正常运转,真正做到达标排放、安全服务。要进一步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倡导低碳、绿色生活,引导广大群众积极支持节能减排,共同建设低碳健康的生活环境。

在辽宁省丹东市,9月13日,丹东副市长刘国栋带队先后来到三家区内供热企业进行调研。调研组指出,北方的冬季供暖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各企业要认清形势,克服困难,担起社会责任。在开栓供热前做好所有准备工作,确保今冬的供热效果。调研组还强调,要全力保证储煤。目前,供热企业的当务之急是早储煤、快储煤。今年煤炭价格上涨,储煤形势比较严峻,各企业要积极筹措资金,多方联系煤源,务必保证供热用煤。

澎湃新闻注意到,国家发改委网站9月21日曾发布消息称,为做好发电供热用煤直保中长期合同全覆盖工作,确保东北地区采暖季发电供热民生用煤需求和人民群众温暖过冬,经过组织煤炭产运需各方反复衔接,东北地区采暖季发电供热用煤资源已得到落实。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组织相关省区经济运行部门、面向东北区域主要煤炭生产企业、保供煤矿和东北地区重点发电供热企业,集中补签采暖季煤炭中长期合同,将发电供热企业中长期合同占用煤量的比重提高到100%。通过发电供热企业煤炭中长期合同全覆盖集中签约,将使东北地区冬季采暖和供电用煤得到全额落实,保障企业煤源稳定,有效降低采购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格局,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其后的9月25日,东北地区发电采暖用煤中长期合同全覆盖集中签约仪式在京举行。新华社当日报道指出,签署的煤炭中长期合同涉及国内主要煤炭生产企业、保供煤矿和东北地区重点发电供热企业,此举将发电供热企业中长期合同占今冬用煤量的比重提高到100%,确保东北地区采暖季民生用煤和人民群众温暖过冬需求。

当时的报道中,全国煤炭交易中心副总经理李忠民说,当前增加供应力度很大,预计后续度冬时期,供热发电煤炭资源有充分保障,煤价不具备持续上涨的动力。另外,各地冬储的经验也日趋丰富,东北三省很多企业已经开始提前冬储。再加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在迎峰度夏刚刚进入尾声,就启动保障中长期合同全覆盖,为发电供热企业做好了前期供应准备工作,预计到度冬关键时期,煤价将维持在合理区间。

需要指出的是,东北地区的电采暖用户也不在少数。例如,吉林省各类电采暖用户在2020年已达6.5万户,供暖面积3200万平方米,年使用电量超过18亿千瓦时。2020年,国网黑龙江电力也已完成“煤改电”配套投资2670万元,“煤改电”改造户数5.1万户、替代电量4.8亿千瓦时。

“临近供暖期,为了储存供暖期所需要的煤炭,很多火电厂已经停机了。现在我们厂还在高位运行,但也已经申请双停来积攒煤炭了。”东北某发电企业的一名管理人员日前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即使有煤可烧,也要留给冬季。

    责任编辑:王俊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