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国家庭能源消费仅为美国四成,“穷人补贴富人”问题加剧
现在,中国也有了自己的家庭能源消费研究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的家庭能源平均消费只是美国的44%;在结构上,中国家庭存在“有电用不起”与“用电浪费”并存的现象,而实行阶梯电价中,由此而生的“穷人补贴富人”问题也愈发明显。
5月14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能源与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在京发布了《中国家庭能源消费研究报告(2015)》。
中国人民大学课题组此前在美国家庭能源消费调查(RECS)的基础上,设计了第一次中国居民能源消费调查问卷,对26个省1450个家庭在2012年的生活能源消费情况展开了调查,形成了《中国家庭能源消费研究报告(2014)》。
当时发现的主要问题有,第一,一个普通家庭在2012年的能源消费量为1426千克标煤(kgce),人均能源消费量为612千克标煤。最主要的能源来源是热力(45%)、天然气(18%)、电力(15%)和薪柴(12%);最主要的能源需求是室内取暖(54%)、炊事(23%)、热水加热(14%)和家电(7%);第二,平均而言,城镇家庭2012年能源消费量为1503千克标煤,农村家庭平均为1097千克标煤,城镇居民能源消费量是农村居民的1.4倍。能源结构上,商业能源在城镇地区被广泛应用,主要包括热力、天然气和电力;而传统生物质能在农村地区仍占据主导地位。在能源需求结构上,城镇居民主要是用于室内取暖,农村居民的主要用能活动则是炊事;
第三,中国家庭能源消费量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从绝对量来看,中国居民2012年生活用能是美国居民2009年生活用能的44%,是欧盟27国2008年生活用能的38%。从能源结构与消费用途来看与发达国家类似,即:商品能源消费比重较高,且室内取暖是最大的能源消费用途。然而,中国居民的炊事用能占比显著高于其他国家。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与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能源消费愈发重要,居民的能源贫困作为能源体系面临的三大难题之一,开始引起了国际社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2004年,国际能源署能源发展指数(EDI)显示中国能源发展在75个发展中国家里排名第34位,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中等水平。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能源贫困问题不容忽视。
“调查并发现中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存在的问题因此至关重要,这将有助于填补政策制订空白。”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能源与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魏楚告诉澎湃新闻。
《中国家庭能源消费研究报告(2015)》在前一期报告的基础上,深入中国内地12个省份69个农村共计3404户农村家庭调研,其主要发现包括,农村家庭主要的能源来源是生物质能(包括沼气、畜禽粪便、柴薪、秸秆)(61%)、煤炭(15%)、电力(11%);中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总支出的均值为1324元,具体到能源种类来看,电力支出最高,其次是蜂窝煤;中国农村智能电表未发挥其在双向信息反馈中的预期作用,电费缴纳方式、支付方式和缴费频率等均影响了智能电表在节能中发挥的作用等。
“从调研结果看,尽管近年来中国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明显增多、城乡用能差距逐渐缩小,人均生活用电量逐年攀升,但如果从国际能源署(IEA)对能源贫困的定义来看,即‘能源贫困指主要依靠传统生物质能和无法获得必需能源服务’,中国能源结构贫困实际上并未缓解。”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副主任王卫东表示。“中国能源贫困现象仍然严重,现代能源进入与传统能源退出不彻底,能源贫困的范围广、涉及人群较多。农村能源消费与居民生活水平及收入水平息息相关,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提速换挡的转型期,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在加速分化、差异悬殊,存在能源消费的不平衡现象,20-80法则在农村能源消费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魏楚说。
魏楚表示,“目前中国城乡能源利用均以电力为主,‘有电用不起’与‘用电浪费’并存,而实行阶梯电价中,由此而生的‘穷人补贴富人’问题也愈发明显。”
该报告建议,公共政策层面,未来需要建立完善贫困监测体系,从可获得性、多样性、低成本性等维度降低能源贫困,促进农村能源贫困家庭生活标准的提升;通过推动传统生物质能高效清洁利用,以及向现代商业能源转型的方式推动农村能源消费升级;以及在城镇化进程中对居民新增的电力需求引起关注,通过节能电器补贴等方式激励居民实现低效电器的替换,在改善居民生活标准的同时节约能源等。-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