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你太敏感了,想太多了”丨高敏感,一种被严重忽略的天赋
原创 时差大叔 心理0时差
你也做过类似的事吗:
微信聊天中总要加几个 “表情包”,总觉得孤零零的汉字很生硬,怕显得自己冷漠;
演讲时为所有可能的突发情况做好准备,planAplanBplanC......,生怕自己会出错;
与人交谈时,每次开口前都要想好久,斟酌每一个字眼,生怕对方感觉不好;
晚上躺床上,总是无限复盘白天发生的一切,担心哪句话哪个举动搞错了,让对方不舒服。
而这,就是大叔的日常。
真的很心累。
更糟的是,当我把这些心里话与好朋友诉说时,他们只会表示:这有什么,是你太敏感了,想太多了。
这让我总是自我怀疑,心想是不是自己真的想太多了,进而陷入自我否定。
真的想抛弃这些“敏感”,有的时候也希望自己可以做个傻子,什么也不想,也不用不关心外界环境。
很长一段时间,大叔都很讨厌那个高度敏感的自己,认为自己是个 “怪胎”,认为敏感是缺陷,是矫情,是玻璃心……
直到接触心理学后,大叔才知道,自己属于 “高敏感人群(Highly Sensitive Person,HSP)”。
它并不是一种疾病或状态,而是一种比较稳定和持久的人格特征。甚至,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好处。
今天,大叔就来打破偏见,从科学的角度为 “高敏感人群” 正名。
01
关于高度敏感,心理学家都发现了什么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Elaine Aron 是研究高度敏感的先驱人物。
Elaine N. Aron 在进行关于高度敏感的演讲
Elaine Aron 认为:高度敏感人群从一出生,就拥有一种特殊的神经系统,可以更深入地感知、处理内部与外部的信息。[1,2]
简单来说,高度敏感让我们对外界信息的阈值降低了,可能仅仅是很轻微的刺激就会让我们的大脑变得活跃起来。
因此,我们有着更强大的洞察力与觉察能力。
但同时这也很耗费自身的能量,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
大叔在办公室呆了一上午后,就已经被周围各种各样的物理信息包围了,对诸多信息的注意让我自身达到了饱和。
但是,外界的信息并不会因此消失,为了继续接受信息,身体中的能量依然在持续流失,所以下午我的工作效率就会变低。
除了会注意到更多信息外,高度敏感这种生理特征,还会让我们对这些信息进行更加深入地加工。有时仅仅是别人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会仔细琢磨很久。
Elaine Aron 通过调查发现,在这个世界上,高度敏感的人高达15% - 20%,即每 5 个人中就会有 1 人的内心很敏感。[1]
这些人,在小时候被认为是害羞,长大后又被认为是内向。殊不知,他们只是很敏感罢了。
事实上,有 30% 高敏感的人都特别外向,而其中一半以上都是男性。
诚然,高度敏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麻烦:
过于关注外界的各种信息,消耗掉了自身诸多能量,在真正需要全身心投入时,才发现自己已经精疲力尽;
容易情绪化,哪怕仅仅是个简单的暖心公益广告,都会被感动得热泪盈眶,更不用提那些悲喜交加的爱情剧了;
如果是恐怖片,受到的惊吓程度也远远超过其他人,而且常常难以自拔,很长一段时间都会 “活在” 阴影中;
十分非常特别在乎他人的看法与评价,无论做什么,事先都要想很久,生怕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实际过程中,因为各种想法一直在脑海中盘旋,导致漏洞百出,很怕出错,结果处处出错;
明明感受到了别人对自己的不友好,却被说是 “想太多”,无处辩解,只能告诉自己 “钝感” 一点,“高敏感” 是不受人待见的……
高度敏感带来的麻烦,不仅仅会让我们体验到更强烈的情绪,更可怕的,是让我们否定自己,觉得自己身上的敏感是不好的,进而更容易焦虑、抑郁…… [4]
但这种与生俱来的特征,真的一无是处吗?
02
敏感的人不需要变得 “迟钝”,
因为这是一种被严重忽略的天赋
经常会有人说:不要太敏感,你可以强硬一点、“迟钝” 一点。
然而,投身于高度敏感事业的 Elena Herdieckerhoff 在一次 TED 演讲上却表示:
“内心敏感的人并不软弱,我们拥有着温柔的力量。”
Elena Herdieckerhoff 在 TEDx 上进行演讲
Elena 也是一位高度敏感型的人,她曾经一度认为自己身上的敏感是一种缺陷。
但在她 25 岁的时候,读到了 Elaine Aron 的一本书 —— 《敏感的人(The Highly Sensitive Person)》,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3]
她发现,原来敏感不是病,自己也不是 “怪胎”,只是比有些人特殊一点罢了,重要的是,这种“特殊”又是那么的普遍,这个世界上有多达 20% 的人和自己一样。
之后,她又逐渐认识到:
敏感并不意味着软弱,而是充满着温柔的力量;
敏感的人也不需要变得 “迟钝”,因为我们有着不可被忽略的天赋。
这种力量和天赋,可以让我们很好地度过一生。
1. 敏感的人更容易与他人建立深层次的关系
内心敏感,让我们可以时刻注意到他人的需要和情绪变化,即可以很好地共情(empathy)他人。
简单来说,共情是指我们容易察觉出他人的情绪,并可以感同身受,就好像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
当对方知道我们可以理解他的感受时,会觉得被理解,彼此便产生了共鸣。
多次如此,便建立起了深厚的关系,紧密的连接。
例如,在大学时,大叔会与其他同学一起进行模拟咨询,即模拟心理咨询的过程,练习相应的技巧。
那一次,轮到我充当咨询师的角色。
结束后,大家对这个过程进行简单的评论。
听着他们的评论,我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因为感觉自己做的不够好,但是我并没有说出来(敏感的我对自己有着较高的要求,但又善于隐藏情绪,生怕别人笑话……)。
正在我打算一个人默默承受这种不好的情绪时,一位女同学看出了我内心的失落,连忙安慰了我一下。
当时大叔真的感受到了她与我的共鸣,感受到自己被深深地被理解着,失落感瞬间消失了一大半。
后来我们在聊这个事情的时候,她表示自己也是个高度敏感的人,所以第一时间便可以发现别人的情绪变化。
所以,高度敏感的人和别人一起聊天时,真的不用感到有压力,因为这种敏感和理解,正是建立深层关系的开始。
2. 敏感的人可以更好地规避风险
敏感是有进化意义的。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
当你来到一个特别陌生的环境,面临着两种选择:
一是立刻投入到新环境中,进行探索;二是放慢脚步,左瞧瞧右看看,考虑周全后再行动。[5]
你会做出哪种选择呢?
高度敏感的人倾向于选择第二种,因为他们不喜欢冒险。
虽然这看起来有点 “胆小”,但如果这个陌生的环境到处都是潜在的危险,例如毒蛇猛兽,那么,他们的谨小慎微将是成功活下来的最大保障。
这就是内心敏感带来的好处,在做事前会先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甚至,在说一句话之前都会考虑各种各样的可能,“他如果很生气,我就这样说……”“他如果很高兴,我则这样说……”
虽然看起来很劳累,但却可以规避很多风险。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可以察觉出可能不对的地方,并做出周全准备。
3. 敏感的人可以表现出非凡的创造力
敏感也让我们的思维特别活跃,内心世界更加丰富。
同时,提高了我们的联想能力,带来了抽象思维与图像思维。
Elaine Aron 在研究与采访的过程中也发现,敏感赋予给我们的能力与思维,可以让我们表现出非凡的创造力。[1]
实际上,历史上很多哲学家、诗人、艺术家、画家,内心都异常敏感。
因为敏感,他们可以看到很多旁人看不到的美;
因为敏感,他们可以深入思索一个问题;
因为敏感,他们可以把两个完全无关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而这,就是创造力。
著名科学家牛顿,是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人物,他也是一位内心敏感的人,关注着万事万物。
我们最熟知的 “苹果落地事件”。
只是在花园中被一只熟烂的苹果砸中,牛顿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苹果是向下掉落,而不是向左向右,甚至向天上砸去呢?又或者像星星一样,悬在空中。
就这样,通过把生活中的两种普遍现象 —— 掉落的苹果与远在太空的星星,敏感地联想在一起,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6]
可见,内心敏感让我们的脑海中装了各种各样的事情,当突然有一刻,把某两个看似没有关联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时,就可能激发出绚丽夺目的光彩。
写在最后
心理学家荣格曾经说过:高度敏感可以极大地丰富我们的人格特点。
确实,高度敏感会带给我们痛苦,纠结,焦虑。
但生活的本质,不就是充分体会它原本的样子吗?
我们会为一朵花感到欣喜,为远方的哭声流泪;
更容易发现他人的优点,更容易感到爱的幸福。
这些细微的小事,丰富了我们的人生体验,拓宽了我们生命的厚度。
所以,别把你的天赋当作惩罚,别只看到它的坏,而忽略了它带给你的惊喜。
试着充分利用你的天赋。
细腻而温柔的力量,有时比我们想象中还要强大。
世界和我爱着你。
- The End -
References / 大叔参考的文献资料(上下滑动查看):
[1] Aron, E. N. (2013). The highly sensitive person: How to thrive when the world overwhelms you. Kensington Publishing Corp.
[2] Aron, E. N., Aron, A., & Jagiellowicz, J. (2012). Sensory processing sensitivity: A review in the light of the evolution of biological responsivit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16(3), 262-282.
[3] Elena Herdieckerhoff. (2016,June). The Gentle Power of Highly Sensitive People. (TED video).
[4] Pluess, M., & Boniwell, I. (2015). Sensory-processing sensitivity predicts treatment response to a school-based depression prevention program: Evidence of vantage sensitivity.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82, 40-45.
[5] Sand, I. (2016). Highly Sensitive People in an Insensitive World: How to Create a Happy Life.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6] 牛顿:苹果落地的联想.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