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协和病历展 | 一纸病历传百年
协和病历展 | 一纸病历传百年 原创 北京协和医院 协和医生说
金秋九月,百年协和病历展在北京协和医院建院100周年之际正式开展。在前一届病历展策展思路的基础上,本届病历展筹备专班经过近一年的努力,从400多万册病历中精心挑选世纪珍品,分为“医坛巨擘”、“薪火相传”、“史海华章”、“永攀高峰”四大篇章。展陈内容均努力做到优中选优,近80%为第一次与公众见面,其中所体现的协和精神,时时令人感动不已。
医坛巨擘
“医学巨擘”篇
“医坛巨擘”篇展示了47位曾经在协和工作过的院士、名誉院长、医院顾问或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一级教授。其中前19位长期扎根协和,为协和奉献终身;后28位奔赴祖国各地,有力推动了全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协和之所以能够培养出这么多医学人才,是因为从建院之初就实行“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要求,一群医学教育的理想主义者希望把协和变成全世界的医学教育典范。顶级师资一时间云集协和,国内的医务工作者只需要到北京就能接受世界一流的培训,也由此开启了现代医学本土化新的一页。
在这里,你可以瞻仰博闻强识的张孝骞发现我国首例肿瘤性骨软化症的经典病历,可以品味学生时代的林巧稚对肢端肥大症患者体格检查的详尽描述,可以欣赏主治医师时期的刘士豪对肾病患者的精辟总结,可以赞叹住院医师时期的许英魁用心电图机做出我国第一份肌电图的机敏睿智……你也可以看到沈克非、陈翠贞、谢志光、诸福棠、吴朝仁、胡传揆、钟惠澜、朱宪彝、钟世藩、邓家栋、黄家驷、周寿恺、王季午、吴英恺、吴阶平等一位位著名医学院或医院院长在协和留下的精美病历,回顾他们青年时代在协和奋斗的足迹……
薪火相传
“薪火相传”篇
“薪火相传”开篇的3份病历分别由上世纪二十年代初的实习医师Alice E. Rockwell(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毕业)、侯祥川(北京协和医学院第一届毕业生)、孟继懋(芝加哥大学拉什医学院毕业)书写,虽书法风格迥异但均美轮美奂,因此协和病历从建院伊始就体现了追求卓越的风格,一方面是严谨求精的科学精神,另一方面是尽善尽美的艺术追求。
医学美术
张乃峥教授在住院医师时期书写的病历,将触诊阳性发现与解剖位置联系,通过空间想象,手绘出了患者腹部肿物的矢状位和冠状位示意图,堪称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协和设立了医学绘图(摄影)室,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可见一斑。蒋汉澄先生出任医学绘图室主任后,病历中许多精美图片均出自他的手笔。这一风格一直得到很好的传承,从80年代的许小波医师到现今的医学生,绘图均让人赞誉有加。各种图表对患者病情的描述,参考文献对诊疗思路的支持,均由病历完美呈现并代代传承。
协和内科大查房漫画
此外,各种医教研制度的传承也通过病历得以充分体现。1940届协和毕业生林俊卿实习期间手绘的“内科大巡诊(大查房)”漫画就生动回放了1940年内科大查房场景,漫画上的各级医师后来几乎均成为我国医学界的泰斗。而漫画两边展示了神经系统感染和艾迪森病两个病种的大查房记录在时空变换下的传承与进步。
协和传承的不仅是科学精神,许多病历在字里行间也不经意透出了浓浓的人文情怀……百年内科总住院医师的会诊记录展示中,可以看到1991年任内科总值班的张抒扬医师在会诊意见中写道:“……两杯酸奶(不要太凉)”。这种人文情怀,也在不断传承,在内科、外科、妇产科……不仅在医院内,也在医院派出的每支医疗队,在SARS病房,在新冠战场……
“薪火相传”部分还有一排精致的展柜,主题是“红色印记”,展示着百年来协和参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种救亡图存运动的历史定格。病历记载了高君宇忙于救亡运动以至贻误阑尾炎治疗时机不幸逝世的悲痛场景,也记载了晋察冀边区将“东战团”爱国青年沈乃然辗转送至协和成功手术的欣喜情形,更让我们了解了张国华将军在协和查出3种寄生虫感染,经治疗康复后,未遵医嘱再上高原,最终取得对印自卫反击战的胜利。
史海华章
“史海华章”篇
“史海华章”篇的病历几乎都是首次向公众展出。这些珍贵的病历,每一份都记载了一个里程碑式的技术在协和落地的时刻,或是协和人为世界医学作出的突出贡献。1921年,协和作为一个科室齐全的高水平整建制医院出现在当时的旧中国,本身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协和记录的第一份心电图面世,正式将我国应用心电图的历史向前推了7年,第一张X线平片的记录、第一次X线放射治疗的记录、第一次用放射性镭进行放疗的记录……在现代医学本土化的过程中,中国的知识分子正是在协和逐步掌握了这些诺贝尔奖级的技术,从而在此后的我国现代医学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协和人在百年历史长河中同样成绩斐然。从1927年放射科谢志光发明对髋关节半脱位患者的特殊投照体位“谢氏位”以来,1936年协和成功实施世界首例颈动脉部分切除术,刘士豪和朱宪彝在1942年命名了“肾性骨营养不良”——中国人命名的第一个疾病,上世纪五十年代宋鸿钊独立使用化疗根治绒癌,八十年代史轶蘩牵头、多科合作将垂体瘤诊治提高到国际前沿水平并不断创新,到MDT模式攻关各种疑难危重罕见病从而打下建设疑难重症及罕见病重点国家实验室的工作基础……病历不仅是这些突出贡献的研究素材,同样也是协和贡献的历史见证。
这些记录重要历史时刻的病历往往也极为精美。第一份应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的病历,由当时的实习医师侯祥川书写,他不仅对注射胰岛素后患者的病情做了文字描述,而且将不同情况下血糖变化用坐标纸绘制了平滑曲线,令人叹为观止。一份份病历汇成协和医学史,一次次谱写着百年来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华彩乐章!
永攀高峰
“永攀高峰”篇
百年协和史,也是一部协和人百年来不断推进各种疾病诊治水平的编年史。“永攀高峰”篇的病历忠实记录了各学科的代表性疾病在协和的诊治发展情况,或代表性技术在协和的不断发展。尽管因场地限制而使一部分学科的内容只能以电子屏方式呈现,但每份病历均体现了时代特点和各级主管医师的积极探索。对胰岛素瘤这样一种罕见病的诊治,根据1934年我国首例胰岛素瘤的记载,只能根据临床表现定性诊断,以剖腹探查来治疗,同时力求解决定位诊断的问题。而到七十年代末放射免疫测定法用于临床后,通过低血糖时血清胰岛素水平测定就解决了定性诊断问题。定位诊断问题在2000年开始的10余年内先后出现超声内镜技术、灌注CT技术、镓68同位素标记的功能显像技术和胰腺高清磁共振显像技术以后已经基本得到解决,不再需要任何有创方式。治疗问题也由开腹手术演变为腹腔镜手术为主,再到近年来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创伤越来越小,精准程度越来越高。更为有意义的是,由赵玉沛院士开创的罕见病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治体系,全面提升诊治水平。
科学无止境,协和各学科向国际前沿进军的目标也永无止境。永攀高峰,是每一个协和学科,也是每一个协和人的理想和实践方向。
百年协和病历,百年协和人奋斗纪实。辉煌的百年在本届病历展一份份精美病历里风采重现,而协和新百年必将继续在病历中续写新的探索,新的辉煌!
原标题:《协和病历展 | 一纸病历传百年》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