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建筑导读:武康路的光阴|交织“文学巨匠”悲欢的武康路113号

2021-09-26 14:5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时间以静默但强大的力量一点一点侵蚀着人类文明的痕迹,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缮,是人类与时间对抗的一种方式。除却建筑本体,发生在其中的故事,则可以由语言和文字打破时间、空间的束缚。《建筑导读》系列推文,旨在带领大家穿过时间的长廊,畅游书本中存在于另一个维度的历史建筑,探寻其中的线索。

探索目标:武康路113号

名 称:巴金住宅

保护类别:第三批三类优秀历史建筑

建筑面积:641平方米

建成时间:1923年建造

建筑形象:

巴金住宅为假三层单栋住宅。建筑样式比较简朴,体量略显敦厚,上覆盖着平缓的双坡屋面,略有孟莎屋顶的特征。建筑以山墙面为主,从格局上看底层为四开间方柱敞廊,二层也是相似的敞廊,三层位于坡屋顶下,弧形窗洞,似和另一立面的底层入口略有呼应。门窗、门廊的简洁宽大已经让人感到当时现代建筑风格的影响,但在室内仍具有传统洋房的要素,壁炉、天花线脚、朝向敞廊的宽大百叶门等。外立面为细卵石墙面,南立面底层为敞廊,上为跌檐式山墙,北立面设带券心石的半圆形拱券。

巴金住宅现状 图片来自网络

文字线索一

优秀历史建筑挂牌文字

花园住宅,曾为苏联商务代表处。1923 年建造。假三层,细卵石墙面,装饰简洁。南立面底层为敞廊,上为跌檐式山墙;北立面入口设带券心石的半圆形拱券。

文字线索二

文学大师的创作天地

摘自上海徐汇区湖南社区(街道)党工委、湖南路街道办事处2008 年5 月编印的《庭院深深——武康路一带老房子里的故事》(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内部资料准印证2008 第094 号)第33-34 页(非正式出版物)

巴金先生在书房

武康路113 号是一幢建于1923 年的欧洲独立式花园别墅,建筑正面朝南,立面为鹅卵石贴面,装饰简洁,屋面为歇山顶平瓦屋顶。建筑南立面底层设敞廊,三楼弧形窗檐下开有十个长方形小孔,使室内空气对流,北立面入口处为半圆形拱券门廊。这里是文学大师巴金的旧居。

中国作协主席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原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出生于四川成都。

1922年5月,巴金与三哥李尧林一起来到上海,从此与上海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上海生活、写作前后共有80多年,上海成了巴金的“第二故乡”。在这80多年中,巴金在上海住过很多地方,但武康路寓所是巴金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

20世纪50年代,中共中央考虑要提高专家学者的生活与工作条件,请上海市委拨出一部分房屋给有关单位,武康路113号房子由上海作协分给巴金居住。1955年9月,巴金一家由淮海中路淮海坊59 号搬来入住,至今已有五十多年历史。

当年搬家之初,巴老全家都很高兴。夫人萧珊新买了很多家具,使家中很多书籍上了书架,房屋前草坪和院子里的广玉兰和葡萄架都是巴金所喜欢的。在这里,巴金写下了《大欢乐的日子》、《赞歌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等散文。巴金原来还想写《激流三部曲》的续集《群》,描写觉慧离家后的生活。晚年巴金不顾年老多病,谢绝各种应酬,历时八年,在武康路寓所写出了有四十余万字的《随想录》(五卷本)。

在武康路寓所里,巴金接待过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作家韩素音等很多外籍友人,至于在这里会见的国内文化界、文艺界人士就更多了。

如今,巴老已离开了人世,但50年来他在这里留下的著作和生活痕迹已成为这幢小楼的重要历史。对于广大读者来说,这里是一个神圣的地方。

文字线索三

武康路113 号——巴金的家

摘自沙永杰 纪雁 钱宗灏著、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上海武康路:风貌保护道路的历史研究与保护规划探索》2009 年12 月第1 版第112-116 页

文学泰斗巴金(1904-2005)与上海结缘,应该从1923 年他自成都来沪说起。在最初来到上海至解放初期近30 年的时间里,巴金的生活状态不稳定,有多次搬家经历。20世纪20年代,巴金曾住过建国西路康益里的亭子间,自法国回沪后暂住过宝山路鸿兴里“世界语学会”的房屋,后于1929 年搬至宝山路宝光里14号与索非一家住在一起。1936年住在襄阳南路敦和里21号;半年后,又搬到霞飞坊(今淮海中路淮海坊)59号,仍和好友索非住在一起。“住进霞飞坊虽然前后也算有18年时间。但其间从1940年夏我离上海去海防,辗转到了昆明。以后一直住在重庆等地生活,直到1945 年11月才回到上海。这一年12月, 三哥李林去世,我办完丧事又赶回重庆。因为萧珊就要生孩子了。到重庆没有几天,女儿小林就出生了。” 不久后,巴金和萧珊带着小林回到上海,在漂泊多年后,巴金在上海有了妻女相伴的新家。

解放后,从1953 年起,上海加紧改善高级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房管部门将原租界内的多处花园住宅和公寓腾出来提供给知识分子居住。巴金就是在此背景下由当时上海市长陈毅特批,于1955年搬人武康路113号,此前这里曾是前苏联商务代表处。巴金在这座房子里度过了半个世纪。

这是一座独门独院、环境幽雅舒适的花园洋房,院内花园里有两株高大的广玉兰树,还有后来巴金亲手栽植的樟树和枇杷树。当初巴金夫人萧珊认为这座房子虽大,但或许是因为树木遮挡了光线,室内显得较为暗淡,不很实用。然而恰是这两株广玉兰使巴金怀念起成都的老家,于是决定住下。之后,巴金常和来访的客人们一起在葱郁的大树下摄影留念。可以说,正是这两株广玉兰树成就了巴金与武康路113号近50年的不解之缘。入住以后,全家都很高兴,还添置了许多家具,尤其是客厅和书房。底层客厅一般用作会客和记者采访的场所,楼上是卧室和书房,书房内摆着萧珊从银楼里买来的银器柜改制成的书柜。巴金是新中国唯一一位不拿薪金的作家,对于这样一所租金不菲的洋房,巴金不要国家的任何补助和津贴,一直以来都是自己支付房租。

居住条件的改善以及家庭生活的幸福使巴金得以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中进行创作,从而写下了《大欢乐的日子》、《赞歌集》、《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倾吐不尽的感情》等热情洋溢的散文集。同时,他也从未停止过对社会、对人性地思索, 曾写下《活命草》和《明珠与玉姬》等反映战争年代的短篇小说。

1972年8月13日萧珊与世长辞。萧珊的骨灰盒在火葬场寄存三年后,被巴金接回家中,一直安放在他的寝室中。

萧珊病故后,巴金被准许留在上海巨鹿路作协上班,读书学习,写笔记。1974年巴金以70岁的高龄又开始翻译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

“文革”结束后,巴金在武康路的家中开始写作被海内外文学界称为“一部说真话的大书”的《随想录》, 即便在患帕金森症后写字困难,仍坚持不懈。他的自省精神,忏悔意识代表了一代良知未泯的知识分子对自己亲手参与的罪恶绝不姑息的沉痛书写。巴金的著作被翻译成多国文字,1982-1985 年,巴金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等称号, 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武康路家中常常有各国来宾到访,那两株广玉兰树下,巴金也常和来访的客人们一起摄影留念。

2003 年,99岁的巴金老人获选“感动中国”人物。感动中国2003颁奖词为“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 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竞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 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从此巴金就有了“中国的良心”称号。

2005 年10 月17 日,在医院躺了近五个春秋的巴金逝世,巴金离开了他和萧珊亲手筑造的家,虽然这里也曾记录了痛苦折磨的经历,但这里曾经充满着的温馨、宁静和爱给予了巴金难忘的幸福——“我坐在床沿上对五岁的男孩讲故事,躺在被窝里的孩子睁大眼睛安静地听着,他的母亲走过来望着他漆黑发亮的眼睛微笑。孩子的十岁的姐姐练好钢琴上楼来了,一进门就亲热地唤‘妈妈’。母亲转过身去照料女儿, 带着她到浴室去了。楼下花园篱笆外面响起了一对过路的青年男女的快乐的歌声。”

文字线索四

单纯激流之栖息

摘自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黄山书店出版发行的《霓虹背面·上海卷》2013 年1 月第1 版第172-180 页

1923年,还叫作李芾甘的他和三哥一起来到上海。在后来的80多年里,他和几乎所有来上海闯世界的普通人一样,频频搬迁。不过因为他是巴金,今天的我们居然可以很轻松地找到他的多达10余处的“故居资料”。除宝山路上海世界语学会、宝山路宝光里(《家》的诞生地,淞沪战争中被炸)及溧阳路麦加里等处已不存外,现有9处旧居尚存,按居住时一间先后排列为:

南洋中学、永年路149 弄、建国东路39 弄4 号、陕西南路287 弄52 号、南昌路148 弄11 号、南昌路136 弄1 号、襄阳南路306 弄22 号. 淮海中路927 弄59 号,以及武康路113 号——1955 年到2005 年的“巴金家”,也是2012 年正式开放的“巴金故居博物馆”。

2012 年的春天格外地迟,据气象学家发表在早报上的考证,似乎的确是比往年晚了7 天。4 月里的日头,总算有了点徐徐暖起来的势头,从地铁衡山路口走去武康路,一路日妍风和。113 号,远远就看见有位保安在门口候着——遇到探头张望的路人,便递上一张故居简介,态度分外和蔼。

进得院来,迎面是那假三层(两层带阁楼式)英式风格的主楼,灰色细卵石墙面,装饰简洁,只以绿色木栅门窗搭配白色拱券,显得相当素雅简静。加上两栋小辅楼和一个后花园,总共大概上千平米的面积。这幢始建于1923 年的花园洋房,据说最初的房主为英国人毛特宝·林海; 在1948 年经改建后作为前苏联驻沪领事馆商务代表处;1955 年9 月,巴金全家从淮海坊迁入,并在此生活了整整半个世纪。

正是在这个“家”里,巴金写下了《团圆》(后被改编成电影《英雄儿女》)等抗美援朝题材的小说及多本散文集,创办文学月刊《收获》,出版了《往事与随想》等译作。当然,其晚年呕心之作《随想录》, 也完成于此。而作为新中国文学史上的标杆人物,这个“家”曾出入过众多中外作家及各界名人,见证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文学不同时期的记忆”。据说,当年巴金一家刚搬来不到半年,这新居就接待了首批访客: 法国作家萨特和波伏娃。此后巴家客厅里可谓谈笑有鸿儒,往来皆大师。难怪有人说,“巴金的客厅就是中外文学交流的一间门厅”。

这“家”里的生活,在以另一种方式继续。

门厅里依然摆着那张小小的饭桌,靠厨房门的那张小凳子是巴金最爱“霸占”的; 餐厅里,萧珊用第一笔稿费为女儿买的钢琴,旁边墙上照片里是1 周岁生日那天的小棠,样子神气极了; 巴金细细收集的五颜六色的小徽章,留学时买来的外文书,萧珊的小钱夹子和上海公交车月票,林林总总摊在玻璃橱子里,像不小心打开了孩子的百宝箱; 厨房柜橱上还贴着稚气可爱的猫咪贴纸,旁边两只红色塑料壳暖水瓶,偏是前面都拉了隔离绳,让人绝不会自作多情地揣想那瓶里能不能倒出开水来。

一位沪上记者这样记录下她的观感:“当人们步入巴金故居,就不能不为浩瀚的文学收藏、史料和连每一个细节都力图真实复原的生活场景而感到震撼。这座小楼里,随处可见的巴金生活、写作场景和难以计数的文物、图片、资料,处处都在还原着真实的巴金。”

-- END --

编辑:上海市历史建筑保护事务中心

审核:上海市历史建筑保护事务中心

来源:“上海市历史建筑保护事务中心”公众号

原标题:《【建筑导读】武康路的光阴|交织“文学巨匠”悲欢的武康路113号》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