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江南“尝鲜”风俗:今日立夏,宜吃小龙虾

谭昔
2016-05-05 11:03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今日立夏。最后一缕春光也随着杜鹃花的残败而流逝了,如今正是“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的时候。

高濂的《遵生八笺》说:“孟夏之月,天地始交,万物并秀。”初夏时分的绿色意味着蓬勃生机。古人认为此时蝼蝈鸣,蚯蚓出,而小孩儿也应该茁壮成长。是以立夏日“称人”,给小孩儿过过秤成了江南地区的民俗。记下立夏日的体重,至立秋日再称一次,若是壮了就是“发福”,瘦了便叫“消肉”。

做长辈的无不希望小孩子结实活泼,这一天便给孩子们煮好鸡蛋,或吃或玩。还有的兜在彩线丝网里,小孩可以取来挂在脖子上,出门比比谁家的鸡蛋个头大。农村里面,则家家户户把鸡蛋、鸭蛋、鹅蛋们请出来比较比较,小孩子们都能玩到兴起。

约从明代开始,江南老百姓们在立夏日还要邀请亲朋好友吃“七家茶”。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中记载:“立夏之日,人家各烹新茶,配以诸色细果,馈送亲戚比邻,谓之‘七家茶’。富室竞侈,果皆雕刻,饰以金箔,而香汤名目,若茉莉、林禽、蔷薇、桂蕊、丁檀、苏杏,盛以哥、汝瓷瓯,仅供一啜而已。”吃“七家茶”一方面是为了邻里和睦,另一方面也是提醒人们及时尝鲜。

《论语·乡党》提出“不时,不食”的观念,意谓不合时令的食物不吃。中国人注重按时节选取食材的观念,源自祖先祭祀的需要。《礼记·中庸》记载:“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教育人们要按时修理祖先宗庙,陈设好祭祀器皿,准备好礼服和符合时令的祭品。江南的立夏时分,人们通常以樱桃、梅子、秀麦为祭品,《清嘉录》记载:“立夏日,家设樱桃、青梅、穗麦,供神享先。”

祖先祭祀的祭品在典礼结束后通常被人们分食,自然而然,祖先祭祀中的“荐新”也就发展成了老百姓按时节更替的“尝鲜”。由此,立夏亦有“尝三鲜”的说法,所谓“三鲜”,版本众多,但“荐新”所用的樱桃、梅子想必在正宗“三鲜”之内。

《礼记·月令》记载:“仲夏之月,以含桃先荐寝庙。”所谓含桃,就是樱桃,文震亨在《长物志》中解释说因为樱桃大小正好可被黄莺含在口里,故名。这种风雅,是西方那种皮黑肉厚的车厘子所无可比拟的。晚明南京人不仅尝新樱桃,还有店铺在樱桃干中加入玫瑰花瓣,异香袭人,供在白玉盘中,色味俱佳。

青梅竹马和青梅煮酒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而望梅止渴故事主角亦是青梅。《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写到,一日曹操趁关、张二人不在,命人将刘备宣至园中,向他吹嘘:“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可见炎炎夏日青梅消暑解渴的功效。《居家必备》记载:“青梅篮盛突,上熏黑,即成乌梅,洗净捣烂,水煮滚,入红糖使酸甘得宜,水内泡冷,暑月饮甚妙。”这便是酸梅汤的传统制作方法了。

一些版本则将“樱桃、枇杷、杏子”列为“树三鲜”。枇杷的确于初夏时分成熟。《广志》记载:“枇杷易种,叶微似栗,冬花冬实,子簇结有毛。四月熟,大者如鸡子,小者如龙眼,白者为上,黄者次之。”如今太湖东山独产一种白玉枇杷,果皮呈肤色,光泽温润,揭开可见洁白的果肉,啖之清甜怡人,可谓果中清雅之品。至于杏子,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有四种:“甘而有沙者为沙杏,黄而带酢者为梅杏,青而带黄者为柰杏,其金杏大如梨,黄如橘。”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诗说:“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描绘夏初之景,见得悠然自在。

此外,《清嘉录》还记载蚕豆亦于立夏日尝鲜。蚕豆是外来品种,《癸巳存稿》记载:“张骞使西域所得,与麦同种同收。亦名蚕豆,以蚕时熟也。”说蚕豆得名是因为与蚕同时长成。清代文豪袁枚曾在《随园食单》中说:“新蚕豆之嫩者,以醃芥菜炒之甚妙。随采随食方佳。”意思是说,初夏时节的新鲜蚕豆,如果加腌制过的芥菜炒熟,滋味甚美。又适合边采边吃,只为那刚刚脱离茎叶的鲜嫩滋味。

立夏日尝鲜的风俗发展至今,被另一种时令美食所席卷,这便是小龙虾。小龙虾原产中北美洲,上世纪初引入中国,如今以江苏盱眙所产最为有名。立夏时节的小龙虾,刚刚好长大脱壳,背部外壳上还略呈青灰色,腹部壳软而透明,好像凝脂色的玛瑙,拿到光线下仔细端详甚至可以辨明腹中虾线,实为上品。因此,于立夏时节吃小龙虾,与“荐新尝鲜”的风俗亦一脉相承。

这些供人们尝鲜的食物往往很快就过季了,抓住一年中转瞬即逝的机会品尝美食的背后,也透露着古人“知福惜物、及时行乐”的教益。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