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央媒刊文评一职工盖到20余公章诈骗亿元:是一个人在战斗吗

王健/央视新闻客户端
2016-04-30 07:32
来源:澎湃新闻
舆论场 >
字号

诈骗案发生后,南昌车务段被推上风口浪尖。 澎湃新闻记者 胥辉 图

这两天,媒体报道的一起诈骗案,在舆论上引起了不小的风波。2015年1月至10月间,南昌10多名企业主先后拿到南昌车务段工程项目或物资采购“中标通知”,随即紧锣密鼓地筹备项目开工事宜。但最终等来的答案,却是这些工程项目纯属编造!在警方介入之后,自称为南昌车务段“招标办公室负责人”的祝某云涉诈骗1.3亿元投标保证金被捕。

目前该案被定性为普通诈骗,祝某云已被移交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根据警方掌握的现有证据,还无法认定有其他人涉案。

这起案件备受关注,不仅仅是因为涉及的金额巨大,更因为警方披露:受骗者提供的中标通知、工程合同等资料上一共盖的39枚印章,经过鉴定,其中24枚为真,15枚为假,授权委托书以及财务收据为真。

20多枚真公章怎么会盖到假合同上?被骗取的上亿元资金流向了何方?谁该为此承担责任?

单位公章为何在诈骗案中成了“帮凶”?

现如今,骗子凶猛,见得多了。有的骗子拿出假公函,赫然写着“联合国某某地区某某专员”,让人贻笑大方。然而在江西南昌的这起案件当中,嫌疑人出示的39枚印章中竟然有24枚是真印章,让人讶异。真公章是否该真担责?公章管理漏洞究竟该怎样堵上呢?

诈骗者是不是一个人“战斗”?

近年来,工程招投标的诈骗案不少,但一名普通员工一手遮天,弄出这么大阵仗的并不多见。嫌疑人祝某云并不是单位领导,无法以职务做掩护,也并非公章的管理者,实现“县官不如现管”。祝某云所做的,就是利用单位管理疏松的空间牟取利益。

案件被查处的同时,还有更多的问号待解。祝某云被抓获时,个人账户上只有20余万元。1.3亿元人民币的巨资被分别打到了30多人的账户上。尽管其中28笔资金都是经由一个叫万大彬的人的二级账户分发到其他账户的,但由于万大彬与其他账户之间都是正常业务往来,并不违法,因此无法查封并收缴。

有网友据此质疑,祝某云无法仅凭一己之力做出这么大一桩诈骗案。祝某云是一个人在“战斗”吗?这是一起个人诈骗案还是团伙犯罪?到目前,任何怀疑都无从考证,也只有通过公安机关的进一步调查,真相才能大白于天下。

管理形同虚设 公章成了骗子“帮凶”

都说“背靠大树好乘凉”,犯罪嫌疑人依靠南昌车务段工作人员的身份,在外面骗取钱财,时间长、情形恶劣,却一直未被发现。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往往口说无凭,公章正是代表组织机构的意志,行使组织机构的效力。正因于此,公章的使用在很多单位都有一整套严密的程序。个人使用公章既需要给单位打报告,又需要领导的签字。同时,公章一般都由专人保管,盖章需要登记,还需申请使用公章者签字。然而在这起案件中,只因祝某云“经常来办事”,混了个眼熟,就可以如入无人之境,确实颇为意外。

事实上,在这起案件中,部分受害企业正因见到了文件中的公章并知悉诈骗者供职单位,对诈骗者提供的信息深信不疑。甚至有的企业因此接连并购两家企业,为投标做准备。可以这么说,公章在这起诈骗案中成了不折不扣的“帮凶”。

案件还在调查中,众多疑问待解。但这起诈骗案所折射出的管理疏松现象,在不少单位都存在。还是那句话: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希望这起案件能够引起更多机构的注意,扎紧制度的篱笆,否则就有可能成为骗子背靠的大树,到头来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