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改革创新发展 人海和谐共生!象山,奏响经略海洋的共富乐章

2021-09-23 21:1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海洋,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交通的命脉。

象山,依海而建,因海而兴。北部象山港地处长三角南翼,为著名深水不冻良港;南部石浦港处于大陆东南沿海水路要冲,是国家中心渔港和开放口岸。

象山人民,亲海爱海,敬海惜海。连续举办二十四届中国(象山)开渔节,传递着善待海洋的理念;聚力建设全国唯一的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区,传承着海洋活态基因。

拥抱蔚蓝,向海图强。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扬山海万象之优势,抓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契机,保护海洋、开发海洋,持续奏响经略海洋的共富乐章。

▲渔港印象 何将常/摄

夯实海洋生态之基

水花四溅,鱼儿畅游。近日,在广阔的象山港海域,国电象山海上风电投放67.3万尾增殖放流珍稀苗种,作为海洋修复性生态补偿。

国电象山海上风电场(一期)工程位于南田岛东侧,计划建设海装风机,配套建设海上升压站、陆上集控中心等。“项目的施工,对周边海域的渔业资源造成影响,根据相关规定,公司投入400余万元,通过增殖放流的方式,对渔业资源损失实施生态补偿。”国电象山海上风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傅晓军介绍,接下来,将分5次投放1800余万尾鱼苗。

▲国电象山海上风电场工程渔业生态补偿修复首次增值放流

象山是海洋大县,海域面积6532平方公里,岸线总长988公里,拥有大小岛屿505个,具有丰富的“岛、涂、渔、景”等海洋资源。随着海洋开发进程的不断加快,用海活动日益增多,对海洋资源保护带来不小的挑战。

善待海洋就是善待人类自己。我县强化海洋源头治理,严把项目入口关,提高环境准入门槛,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强化海洋修复治理,编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全域整治专项规划,推进海岛、岸线、沙滩等修复。先后建成韭山列岛国家级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和渔山列岛国家级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是全国唯一拥有两个国家级保护区的县级地区。象山入列全市首个省大花园示范县建设单位。

▲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暨第二十四届中国(象山)开渔节开渔仪式 蒋曼儒/摄

被大海滋养着象山人用自己的方式回馈着大海。每年开渔节,象山渔民都会举行盛大的开船、祭海仪式,感恩大海,祈福开渔。“我们世世代代以渔为生,衣食于大海,更要懂得敬海护海。”出生于渔民家庭的石浦东门渔村村民任建奇是开渔节祭海仪式的陪祭团成员,他觉得祭海非常神圣,非常有意义。

▲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暨第二十四届中国(象山)开渔节祭海仪式放海生 夏雨/摄

增殖放流反哺大海。“十三五”期间,我县累计投入上千万元,增殖放流各类苗种15.52亿单位,包括大黄鱼、日本对虾、黑鲷、曼氏无针乌贼、贝类等10多个品种。通过加强宣传,传递保护渔业正能量,不断加大增殖放流规模,鼓励企业、个人捐助参与,形成官方、企业、民间放流等多种形式的增殖放流体系,加大对苗种企业资金、技术的扶持力度,积极探索规模化育苗科技手段。今年以来,我县在南韭山、渔山、西沪港、象山港等海域,人工增殖放流大黄鱼、褐鲳鲉、曼氏无针乌贼、日本对虾、中国对虾等品种共计3635万尾(粒),全力推动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增添海洋科技之力

“我的船已改造一新,启航开渔,我迫不及待了!”第二十四届中国(象山)开渔节当天,象山渔民刘斌喜气洋洋。原来,他的渔船已率先完成“海上千万工程”的改造,并接入了“浙渔安”渔船安全精密智控平台。有了数字护航,从此,出海捕鱼的安全感、舒适度倍增。

▲第二十四届中国(象山)开渔节开渔仪式 周科/摄

象山是全国渔业五强县,2020年水产品总产量59.07万吨,总产值达106.3亿元,拥有各类渔业船舶3400多艘,其中捕捞渔船2800艘,渔船数量列全省前三。外海捕捞,历来是高风险行业。“开捕后迎来生产旺季,每天有上千艘渔船在海上作业。相比陆地,海况环境复杂多变,渔船出海运动轨迹并无规律可循,提高渔业生产安全系数,以技术革命提升渔船监管水平势在必行。”县水利和渔业局有关负责人说。

▲渔港夜色 周永雷/摄

我县利用互联网和信息科技手段,大胆探索创新,累计投入7000余万元,先后建成以渔船进出港雷达识别、渔船动态管理、渔船进出港报告、港岸船一体化视频监控等四大系统为主要内容的港、船、岸、人“四位一体”渔业安全管理体系,“智慧渔港”建设走在全省前列。以科技引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创建“渔业产销大数据”和“渔业产供销网络平台”,实现渔业安全可控制、市场行情可分析、产品质量可追溯、信息数据可共享。今年,借助第中国(象山)开渔节网络人气,开展“天猫抓鱼”联合舰队共同出海、“面朝大海、远洋呈鲜”大型媒体溯源直播、“八鲜过海”电商及新零售平台网络销售活动,带动特色海鲜“云上”热卖。

数字加持,发挥科技力量,助推育繁推一体化建设。我县在水产种业“调、搭、创”上下足功夫,鼓励和支持水产种业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充分发挥“县级水产技术推广站+乡土专家”的技术指导作用,建立产学研基地,加大品种研发力度。“十三五”期间,累计引进新品种30余个,小黄鱼人工规模化繁育突破200万尾,大黄鱼“甬岱1号”获国家新品种审定,“帆布小池对虾两茬养殖”和“稻渔综合种养”新模式试验成功,为全县水产养殖注入新的活力。

拓展海洋产业之路

海洋强县,美丽富民。耕耘在迷人的蓝色半岛上,我县坚持“内育外引”,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大力培育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不断壮大发展新动能,共筑蓝色梦想。

2018年底,国家级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成功获批,象山作为主体区承接海洋工程装备、海洋智慧科技、海洋旅游(影视休闲)、渔港经济等4大功能区块。立足海洋地理优势,我县重点搭建象山经济开发区、浙台经贸合作区、航天科技智慧城等功能平台,整合提升园区平台,进一步优化平台空间布局。

▲渔港晨色 谢定会/摄

深化北部经济开发区强区扩权改革,争创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优化南部浙台经贸合作区管理体制,加快建设渔港经济区。协同推动宁波航天智慧科技城开发,努力打造央地合作、军民融合的示范样板。积极融入宁波舟山港统筹发展,推动象山港、石浦港口岸正式对外开放,开展综合保税区可行性研究。

▲“智造蓝海” 精品线 周科/摄

海洋经济重大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大力发展临港装备、船舶制造等临港产业,投资42亿元全市首个海上风电项目国电象山1号海上风电场(一期)工程、投资102亿元中船海上风电智能化装备产业园项目等一批重大临港产业项目相继落户,涌现出日星铸业、新乐造船等一批龙头企业;聚焦发展光学薄膜、海洋防污防腐材料,引进落户总投资逾百亿元中化国际膜产业基地项目,形成了激智新材料、钰烯新材料等一批海洋新材料龙头企业;成功创建全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县,入选省首批文旅产业融合试验区,荣列2021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第四名,滨海旅游产业生机勃发……今年1-8月,全县54个海洋经济重大项目完成投资56亿元,实现临港装备产值123.7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海洋新材料产值17.5亿元,同比增长10.6%;实现绿色能源产值42.7亿元,同比增长11%。

▲国电象山1#海上风电场(一期)工程22万伏海上升压站顺利完成吊装施工

聚焦制约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先行先试推进改革突破,在海洋管理、要素交易等方面打造示范亮点。深化海洋管理改革,开展海域使用权抵押登记、无居民海岛使用权收储出让等改革;推广养殖用海“三权分置”,建立海域所有权国有、海域使用权到县级国企、海域经营权到村集体或企业和个人“三权分置”并行模式,114宗海15216.22公顷已成功出让;试行海域分层设权,出台全省首个《象山县海域分层确权管理办法》,选取高塘长大涂滩涂光伏发电项目为试点,增加海洋“亩均效益”。

▲第二十四届中国(象山)开渔节开渔仪式 周科/摄

改革创新发展,人海和谐共生。实施海洋强县战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样板县,实现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物丰、人和……让耕海牧渔新歌响彻半岛大地。

原标题:《改革创新发展 人海和谐共生!象山,奏响经略海洋的共富乐章》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