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奥巴马力推政治遗产遭抵制,欧洲反对TTIP的水有多深?
奥巴马本月下旬访问德国,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为“美国制造”站台,而是与德法英意四国领导人举行G5峰会,希望在11月美国大选之前结束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谈判。
奥巴马在总统任内一直主张自由贸易,TTIP更是其倾心打造的政治遗产之一。美国新一届总统大选在即,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主要候选人皆反对奥巴马现行的贸易政策。TTIP谈判如果不能在奥巴马任内达成共识,很有可能被无限期拖延。
与G5峰会同步,本周一美欧在纽约举行了第13轮TTIP谈判。与以往会谈的相对低调不同,欧美双方此次在舆论上进行了大量的铺垫。美国商务部部长普利兹克(Penny Pritzker)明确表示,希望能够在年内结束TTIP谈判,为此美方不惜在投资保护仲裁等关键问题上作出让步,考虑用欧盟提出的“国际投资仲裁法庭”,取代备受争议的“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
默克尔和奥巴马也在汉诺威发表声明,表示愿意共同推进TTIP谈判,为21世纪的全球贸易制定标准。
但是,鉴于双方巨大的利益分歧和各自政治决策进程的复杂性,美欧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这一目标。
首先,TTIP在美欧两地缺乏必要的民意支持。奥巴马访问德国前夕,数万名德国民众走上街头,抗议TTIP。
自2013年6月谈判启动以来,人们通常认为只有利益集团关注谈判进程,反对者只是一小部分工会人士和环保主义者,但是这一局面正在发生转变。
欧债危机以来,社会福利制度的调整加剧了欧洲社会的贫富分化,许多地区出现了反对全球化的浪潮。虽然大西洋两岸的政界精英一再强调,在全球实现自由贸易,有利于美国和欧洲,但是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民众来说,贸易国际化往往是弊大于利。
贝塔斯曼基金会近期公布的民调显示,三分之一的德国受访者反对TTIP,支持者仅为17%;在美国,15%的受访者支持TTIP,反对者占18%,还有更多的受访者认为掌握的信息不足以作出判断。
欧洲民众批评谈判缺乏透明性,认为TTIP有可能降低欧洲的社会福利和环境标准;美国民众则认为TTIP没有充分考虑到普通民众的利益,威胁就业岗位。
其次,欧美双方不愿进一步开放市场。TTIP谈判进展困难,主要是因为双方皆寄望于对方取消保护条款,同时尽可能保护自身的利益。
虽然美国政府释放出妥协的信号,准备在投资保护仲裁问题上作出让步,但是在诸如政府采购等关键问题上,美欧的立场依然是南辕北辙。
按照“买美国货”法案,美国许多机构规定禁止购买外国企业的产品。欧盟敦促美国取消这一条款,因为对于欧洲人来说,这一做法从根本上违背了自由贸易的原则。
由于美国联邦政府无法推动各州进行政策调整,因此美方很难在这一问题上作出有效的承诺。如果双方固执己见,TTIP谈判很有可能无果而终。
第三,TTIP谈判即使达成协议,还必须经由美国国会和欧盟28个成员国的议会进行表决。开放市场意味着更多的竞争,谈判结果很有可能在最后阶段遭到否决。
上周末在汉诺威举行的示威游行,民众不仅反对正在进行的TTIP谈判,也反对已经形成文本的欧加全面经济和贸易协定(CETA)。
与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不同,TTIP讨论的内容更为广泛,不仅涉及关税和贸易壁垒,还关系到政府合作、工业标准和消费者保护,甚至牵涉到两地的司法体系。
虽然政治精英不断强调,有关TTIP降低标准的担心并无依据,就业岗位的减少是因为技术进步而非自由贸易,但是要消除大西洋两岸民众的疑虑,美欧双方还需要进行大量的说服工作。
奥巴马在任内最后一次访问德国,以G5峰会的形式推动TTIP谈判,释放出很多新的信息。美国同时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两地进行谈判,一度令欧洲感到焦虑。许多政界人士认为,TPP和TTIP意味着世界经济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地区的竞争,TPP以美国作为经济力量的中心,一旦达成协议,将导致世界经济的权力重心从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
但是事实证明这种担心是多虑了,TPP的签署并未转化为促使欧盟尽快谈成TTIP的压力。与此同时,美国也过高估计了自身的实力。
对欧盟真正构成威胁的,是中美或日美达成自贸协定,太平洋地区的其他国家并不具备相应的经济实力。
从2013年6月开始至今,TTIP已经进行了13轮谈判。现在距离美国大选只有半年,欧美能否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消除分歧,形成共识,令人质疑。
美国新一届总统上台之后,很有可能对奥巴马的自由贸易政策进行重新调整。2017年德法两国也将先后举行议会大选,贸易自由化在欧洲从来不是受欢迎的竞选议题。错过今年的政治窗口期,TTIP谈判很有可能被进一步搁置。
(刘丽荣,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教授、德国波恩大学哲学博士)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