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后流量时代,我第一个看好这“恶人”演员

2021-09-26 17:0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后流量时代,我第一个看好这「恶人」 原创 毒Sir Sir电影

这两月来最红国剧,大概是《扫黑风暴》。

也着实让剧中这帮“叔圈”演员大火了一把。

孙红雷,算是摆脱了“极限三傻”的“阴影”,回归曾经的质感。

王志飞,把高明远这个阴险狠辣的大反派演得观众汗毛竖立。

但Sir今天更想说的是剧中一个曾经的“反派专业户”。

演反派,却从来不演“坏”,而是演到你理解,还要让你为一个反派沦陷。

谁有这本事?

自信点,说出你心里的名字——

刘奕君。

01

调查重大专案的扫黑警察,何勇。

面对刚被缉拿的犯人,他狠狠捏起对方的脸,目露凶光,叫人不寒而栗。

面对同僚。

他话里有话,表情玩味,眼神意味深长。

又像警告,又像试探。

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警察?

在《扫黑风暴》错综复杂的局势里,他到底值不值得相信?

观众迷惑了。

剧情进行到一大半时,很多人都在怀疑:何勇是不是卧底,他会不会反水?

这个警察,好像和我们对于通常荧幕警察的想象有些不一样。

没错,这就是刘奕君想演出来的效果——

正邪难辨,扑朔迷离。

总让你觉得他的斯文中,透着一点邪性。

谁让许多人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从两个“老邪”开始。

2015年。

《伪装者》和《琅琊榜》相继大爆,观众也开始记住在这两部剧里都有惊人表现的刘奕君。

演反派,很多演员容易走进两个误区。

一是刻意耍狠,把一肚子心机坏水写在脸上。

就像郝蕾说某些宫斗剧里的妃子跪在皇上太后面前,还要眼珠子咕溜溜地转,生怕人不知道她在耍心眼。

二是想演出传说中的“又可怜又可恨”,结果成了一味的哭惨“洗白”,人物割裂。

刘奕君的表演。

就是招招让你想不到,但是又那么有说服力。

《伪装者》里,刘奕君扮演军统长官王天风。

他手段偏执狠辣,是外人眼里的疯子。

那场著名的“吃棒棒糖”戏一直是不少观众的心理阴影。

王天风在上海见到了自己曾经的女学生于曼丽,吃着棒棒糖,一副天真少女的模样。

原本,剧本上只有“生活得不错啊”这一句台词。

刘奕君临时起意,要吃王曼丽的棒棒糖。

这场戏,10个人演,7个人油腻,2个人做作,还有一个可能纯粹是贪吃了。

刘奕君是第十一个。

他拿过来,看一看,舔了一口,再说出台词。

如果棒棒糖代表还不错的生活。

那么一口咬碎,就是他的表态。

王天风的阴狠,和对女学生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情感,全出来了。

越是要演“疯子”。

就越不该着重疯的表现。

而是要演出这个人的逻辑,因为这才是他最疯的地方。

王天风为了自己的抗日计划,用别人和自己的命做垫脚石。

甚至不惜背上卖国贼的一世骂名,死在自己最心爱学生的手上。

当学生误会他,质问他:

“我的老师不会出卖自己的灵魂,他更不会是卖国贼!”

王天风还要继续扮演卖国者的身份,但他的眼里,是压抑的,痛苦的泪光。

王天风这一角色的复杂,正在于他的疯狂和恶,建立在一个超越一切的理想上。

而《琅琊榜》狼子野心的谢玉。

他演出的是高居庙堂之上,罕见的人情与烟火。

谈及成王败寇,他目光里都是桀骜不驯和杀气腾腾。

唯独在面对妻子时,眼睛里深情似海。

在塑造这个人物时,刘奕君有意让他的善与恶变得界限模糊。

一场戏,是谢玉斗争中落败后,妻子来劝他认输赴死。

他抱着妻子,从她背后拿起匕首,那一瞬间让观众觉得,他想和深爱的妻子同归于尽。

观众相信谢玉做得出来。

但最后,他又把匕首甩开了。

刘奕君说,这是自己一个临时起意。

他故意对着摄影机露出匕首,给观众造成错觉。

谢玉的狠绝,柔情与捉摸不定,都在那一系列节奏感极强的动作中,融汇出一个具体的人。

但你会说,他为什么出圈的总是矛盾的,有阴暗面的角色。

以至于大家对他的印象,好像就是“反派专业户”。

其实,刘奕君并不是有意要走上崎岖的小路。

只是他守到了峰回路转。

02

如果看过刘奕君年轻时候的样子,大概怎么都想不到他后来会靠演反派成名。

清秀柔和的脸,水汪汪的大眼睛,像一只温顺的猫。

现在的眼光看来,走鲜肉小生路线没一点问题吧。

但也是某种“生不逢时”。

1991年,从北电毕业的刘奕君,被分回西安电影制片厂。

工作:后勤打杂。

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中国电影因为第五代导演的探索而扬名国际的时候。

受第五代审美辐射,电影创作偏爱大气的,具有粗粝质感的演员。

比如姜文、巩俐。

刘奕君这样精致的长相,反而是边缘的。

同学王全安还曾带他去见过一个导演,结果人家张口就表示,你不像咱西北的。

没戏。

在整个九十年代前中期,在刘奕君最青春的那段岁月,他是没有角色演的人。

一年时间不到,他就毅然决然离开了西影。

先是去了南方当编导,1997年又回到北京寻找机会。

在他辗转苦闷的九十年代,中国的文艺创作环境也在悄悄发生转变。

1994年的电视剧《过把瘾》,让王志文和江姗一跃成了初代荧幕青春偶像。

90年代末电视剧市场开始发展,港台流行文化的南风吹来。

面目好看的男演员开始受到年轻人的喜爱,甚至有了《将爱情进行到底》这样的偶像剧。

2000年的时候,30岁的刘奕君终于等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机会。

大概因为眉眼有那么几分像张国荣,他被孔笙导演选中,出演《聊斋》改编的电视剧《人鬼情缘》,演男主宁采臣。

刘奕君的脸往那一放,角色就成立了大半。

但有意思的是,他竟把宁采臣这个大家印象里的柔弱书生,演出了一种耿直又毒舌的样子。

女鬼来引诱他,他指着鼻子损人家。

妓女是被逼迫的

而你是自己犯贱

《人鬼情缘》如今的豆瓣评分是8.6,但当年没火。

不过这部戏,让制作团队记住了他。

没错,这个团队来自山影,刘奕君能够等来《伪装者》《琅琊榜》,伏笔在这里已经埋下。

2002年中韩合拍的《摩登家庭》,他出演留洋青年才俊肖云天。

挺拔高个大长腿,风流倜傥,颜值气质一点也不输那些韩剧里的欧巴。

审美的变化,电视剧制作的市场化多样化,让刘奕君终于做上了梦寐以求的职业演员。

那时找到他的角色主要是一些小生,这个儿子,那个少爷。

好像,这是最符合他的戏路。

但刘奕君开始“不安分”了。

因为扮小鲜肉,演一个重复使用的人设,太没有挑战性。

感觉你无论憋了多少演技,都只能对空挥拳。

于是刘奕君主动开始“毁形象”。

身后大批的,更好看的鲜肉们正前仆后继。

在2004年的电视剧《大清官》里,大家发现了刘奕君的另一面。

一个奸臣的疯狂和变态,释放出了壳子里的刘奕君。

此时也看得出,初演反派的刘奕君,对角色的诠释还相对表面。

“恶”演到位了,但还少了一些意味深长的,引人思考的东西。

2007年,孔笙拍犯罪片《绝密押运》,又找到他。

让他演外表儒雅,实则恶事做尽的商人,幕后大boss项洛阳。

手上做着优雅的事,脸上挂着和善的笑,但眼里都是算计和凶意。

这一次,刘奕君暗中加戏。

剧本写项洛阳是反派,是人民公敌。

但有没有可能演出他表层的恶之外的东西呢?

项洛阳出身底层,受过良好的教育。

因为怕穷,他费尽心思要成功,苦苦挣扎后舍弃了人性中良善的那一部分。

一谈到、想到曾经的穷日子,他就恐惧,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

人可以过穷日子

但有了钱之后就不能再受穷了

项洛阳的结局,是在逃亡中被警察击毙。

刘奕君精心设计他了的死——

被击毙的那一瞬间,他是跪下去的。

那一跪,就跪出了更深远复杂的意味。

跪。

是一向要强、想要出人头地的自己,突然被折断了绷直的那股劲。

但是他又不甘于失败,仍然用最后一点力气,企图抵挡住跌落地面的时间。

刘奕君发现。

一个不受太多框架规训的反派,或许能够充分调动演员的想象力,打破既定的表演方式。

也能给予演员更大空间,去思考角色与人的复杂。

刘奕君紧紧抓住了这些磨练的机会。

2008年,北电87级表演班一起上节目《流金岁月》。

老师马精武在节目上对刘奕君说:这个人必将大器晚成。

03

刘奕君大器晚成的资本来自哪?

一部分是经历。

对于一个演员来说,生活的酸甜苦辣,命运的一波三折,大概是最好的养分。

勇敢的演员,甚至不会规避自己的痛苦,反而让痛苦成为表演最深沉的部分。

2011年的时候,孔笙找刘奕君演《父母爱情》里的欧阳懿。

一个曾经留过洋的,不可一世的知识分子。

风光时,他请人吃西餐,妹夫拿着筷子不知所措,他挺拔优雅地用着刀叉。

一个不经意的眼神瞟过来,满满都是虚荣与高傲。

后来在特殊年代,这样一个天之骄子被下放成渔民,被磨平尊严。

没人再叫他那个具有书卷气的本名,欧阳懿,都叫他“老欧”。

待到他终于被平反后,朴素的饭桌上,欧阳懿借着酒劲,将十多年来的委屈发泄殆尽:

“我是,我是欧阳懿啊,我不是老欧,我是欧阳懿,我叫欧阳懿......”

可能在那一刻,他真的完全能理解欧阳懿。

本以为自己该到了一展宏图的年纪,却发现没有施展之地。

17岁那年考上北电,一个班十几个学生,他曾经觉得自己就是天之骄子。

他说他最喜欢上形体课,这样就可以把头昂到最高。

后来呢。

他发现自己设想的方向,铁门紧锁。

只有一再绕道,走上崎岖蜿蜒的小路。

从想演主角,到被磨平骄傲,只要有戏演,他就紧紧抓住机会。

他曾经无戏可演的日子里,只能一遍又一遍看着电影录像带。

大概如同沦落时的欧阳懿,看着妹夫那身干净体面的服装,那种渴望和落寞。

刘奕君后来回忆,欧阳懿这个角色的难度真的很大。

因为作为这部剧里的副线,没有那么多完整的戏份来展现这个人物的经历。

也许一场戏和另一场戏之间,就是十年的跨度。

这就非常考验一个演员对角色的钻研理解程度。

没戏的这些年,他会是什么样一个状态?得靠刘奕君自己想象。

剧本没写全的地方,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得靠刘奕君自己来填补。

纵观他的演绎生涯,基本都是配角。

他却把一个个不完整的配角,用心血塑造地完整起来。

我敢说我接拍的每一个

那些不起眼的角色

都会比原来剧本要好

这条人物线上的所有东西

我都让他合理化

特别让他尽量生动起来

一个演员对人物的理解能力,就是如此被培养出来的。

如刘奕君自己所说,他骨子里是个不安分的人。

这么多年的演绎生涯,他永远不甘心就此碌碌,不甘心就此投降,不甘心就这么随便演演。

在刘奕君小学四年级时,老师问他们长大想做什么。

那还是演员大都被称为“戏子”的年代,刘奕君勇敢地在本子上写上了“演员”。

当时的班主任不齿的眼光,他到现在都深深记得。

△ 图源:《理娱客》

但这丝毫没改变,他就是想做一名演员。

九十年代,他放弃安稳的制片厂岁月,背井离乡,辗转寻找机会。

十几年前,他勇敢打碎自己外形的桎梏,走上了一条演反派的“狭路”。

在他最艰难困苦的时候,在身边有人不得志,面对烂角色,开始向得过且过的表演低头的时候。

他偏要把小配角、烂角色也演出头。

拿到一个角色,大家期待他做出什么样的行为,他就是出其不意,反套路而行之。

如刘奕君曾经所说,拿到角色,先忘记。

所以说我现在拿到一个角色

首先做的功课是忘记

忘记以前关于这个角色

关于类似这样的角色

所有约定俗成的东西

在如今,大家都爱上他演反派恶人后,他又跳了出来。

《扫黑风暴》何勇这个角色,是刘奕君自己主动争取来的。

本来,剧方找到他,是想让他继续演大反派。

但这样的人物演多了,他想演点不一样的。

约定俗成的东西,他偏不要。

别人想让他演什么,演成什么样,他就偏要打破这种期望。

时代境遇在变,人生阶段也在变。

但在任何时候,他那颗不安分的心脏都没有停止上下窜动。

在没人的时候。

它是与沉沦抗衡的力量。

到了聚光灯下。

它是艺术创造的引擎,从模式化中挣脱出来。

为什么刘奕君会在现在脱颖而出?

是颜值?是演技?还是正好傍上了热播剧?

好像任何一个常规的回答,都不足以解释。

但是这可能恰恰解释了原因——

他不依靠任何当下流行的特质。

而是不断填补着当下的稀缺。

没有人设,也没有三观绝对的黑白,他相信角色的魅力是持续扩充人性中暧昧的地带。

永远在抛弃成功的套路,习惯性走上人迹罕至的小路,最后成为在一片同质化中,不可归类的唯一。

真好,我们有刘奕君。

有这样的演员,为表演挽留住了尊严。

二三十年了

我们依然还干着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们依然还站着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M就是凶手

原标题:《后流量时代,我第一个看好这「恶人」》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