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峰爆》:现在最该减负的,是它
「峰爆」:现在最该减负的,是它 原创 兔丸 第十放映室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同感,看完《峰爆》之后,我这心里就有点沉甸甸的。
倒不是出于感动,而是察觉到了它所背负的无形包袱。
从整体上看,不光是叙事、主题表达、人物塑造,还有所谓父子和解的剧情,电影都显得既臃肿又笨拙。
再配上高强度的煽情桥段,很显然,这又是一部思路保守、姿态矜持的主旋律献礼片。
01.
“祖国强大、视觉奇观、父子深情、英雄奉献。”
正如制片人傅若清所说,《峰爆》在叙事与主题表达方面有着极大野心:
爱情、亲情、家国情怀以及对英雄的赞美之情,120分钟不到的电影被塞的满满当当。
代价则是叙事的焦点完全混乱,毫无必要的配角和支线宛如挡风玻璃上的鸟屎般让人烦躁,只恨不得抢过剪辑师的电脑,再亲自上场当个真·剪刀手,一口气剪个半小时再说。
就比如,卢小靳(焦俊艳饰)这条线。
起初,她先是带男主去勘测隧道,又带男主父亲进城,结果遇上塌方,这都挺正常。
可一旦脱离主线单独行动,角色的动机就开始让人捉摸不透了。
按理说,大难当前,搞地质勘探出身的她要是不去指挥部出谋划策,那也该撤了,偏不。
她莫名其妙地进山救人,莫名其妙地带领被困的孩子们搞起大合唱,之后镜头一切,正好给忙着爬山的男主整了个隔空伴奏。
怎么说呢,这条线的意义和《披荆斩棘的哥哥》前几期里的李云迪差不多,都是为了凑个BGM,图个热闹。
再比如群众撤离线。
为了及时避险,云江县的居民们在张译演的领导指挥下有序撤离。
然后呢?
没了,谁也不知道这群人到底是撤退成功,还是安全返回,电影后续没有做出任何解释。
他们就像是剧组为了强行撑场面而雇来的临时群演,等戏拍完了,盒饭一发,工钱一结,人就散了。
还有时不时闪现的救灾指挥中心线。
张国立饰演的某领导(角色连名字都没有,就叫领导)全程只负责刷刷存在感,打打官腔,我只能说:不明觉厉。
再多的,咱就不说了。
你想想,哪怕水平高如诺兰,他在《敦刻尔克》中也不过安排了海陆空三条主线,可《峰爆》的导演一出手就是超级加倍。
单单冲着成片效果,说他是导演界的“普信男”,应该没人反对吧?
导演的自信,除了体现在他对于节奏把控能力的误判,还在于他打歪的如意算盘:
他以为来看灾难片的观众就是想看特效,还有看人受苦的。
为此,他贴心地呈上了一份“地质灾害全家桶”:
山体滑坡、地陷、塌方、泥石流、特大暴雨,要素之齐全,时机之精准,让人不禁感叹片中角色怕不是倒了八辈子的霉,不然怎么什么大灾大难都给他们碰上了?
还有男主洪翼舟(朱一龙饰),自从他和父亲洪赟兵汇合,两人就化身《古墓丽影》里的劳拉,走到哪儿,塌到哪儿,愣是以一己之力改变了山体内部的地貌。
一路看下来,电影里动辄山崩地裂、风雨飘摇,整的跟世界末日一样。
然而,任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的内心却毫无波动。
原因很简单,因为影片从未营造过身临其境的危机感,任何震撼都只停留在视网膜层面,就像片中对于灾难现场的人物特写,也仅仅止步于女主那句声嘶力竭的呼喊:“要塌方了!”
更有甚者,还表现出了一种事不关己的抽离感,比如跟着洪翼舟父子俩的那帮乘客。
换做正常人,被困在暗无天日的地下,没有补给,没有求生工具,不知何时才能获救,难道不该感到恐慌和绝望?
就这,女主播还想着直播,保险推销员还惦记着他的单子,小孩子连哭都没哭过。
给人的感觉,就像他们打破了第四面墙,早已知晓自个儿的任务就是默默围观父子俩的表演,所以不必害怕。
特效再炸,说到底还是要为剧情和人物服务。
如果一味地追求视觉奇观,最终只会练成《失控玩家》里的大块头,一身肌肉远看挺唬人,近看却是个连台词都说不全乎的“憨憨”。
更何况,除了追求大场面,灾难片也并非无路可走。
以《隧道》为例,它的故事极简到全程仅仅围绕一起因豆腐渣工程而引发的隧道塌方。
狭小的封闭空间、有限的出场人数、高度集中的叙事节奏,反而能将人的生理与心理都逼至极限,激发出更高的情感浓度。
隧道之外,持续发酵的舆论风暴彰显了对公权力和媒体的讽刺与批判:抢着给受困者打电话的记者、大搞形式主义的领导。
“人性”与“批判”这两处灾难片的精髓,都给它拿捏完了。
同理,如果《峰爆》的剧本专注于父子线,别急于安排男主四处逞英雄,而是放长线钓大鱼,把重点放在他俩是如何带领他人一路绝境求生,再慢慢铺垫二人相遇后从剑拔弩张再到并肩前行,最后相拥和解的心路历程。
顺便,再把几位乘客的性格写实,把该有的戏剧性和人物反差补上,观感会更好。
至少,他们不会再变成跟在男主屁股后头,负责给他叠老弱病残debuff的“纸片人”。
至少,不会再让“灾难”喧宾夺主,“人性”将有机会回到舞台中央。
02.
过于追求大场面和格局,是《峰爆》的第一重负担。
政治正确的“精神包袱”,则是它卸不下的另一重负担。
最明显的,是片中角色大多自带“伟光正”光环。
先以这场指挥部的文戏为例。
此时,距离山体滑坡只剩不到2小时,而安排居民全体撤离又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专家给出的唯一方案是,炸隧道。
听到这,负责修隧道的何工急眼了,隧道花费十年时间才建成,如果就这么炸了,岂不是断了全县人民的财路?
于是,众人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到底是保隧道,还是保命?
值得一提,为了放出这个大招,剧情前期蓄力已久——不光其他领导反复强调接下来的竣工典礼很重要,不容有失。
该项目的管理人丁总(陈数饰)更是对此表现出了极高的重视,特意赶赴现场督工,生怕出什么意外。
前有迫在眉睫的危机,后有两难抉择,这无疑是极好的故事场域,以及将剧情推向高潮的契机。
本来吧,我还想着哪怕看不到对于官僚主义真刀真枪的批判,象征性地来点甜头,展示下体制内部的派系矛盾,哦不,我是说展示下干部之间的小摩擦也成。
没想到,我还是太年轻了。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丁总力排众议,语调坚定地表态,“炸”。
敢情铺垫半天,如此兹事体大的决定,丁总的反应速度倒比我为了凑满减在购物车里挑挑拣拣还快…
抱着失望的心情,我继续看了下去。
丁总冒着大雨走进施工现场,准备安抚工人,做好最后一轮思想工作。
一听说要炸隧道,工友们集体炸锅了。
作为当地人,他们同样指望着以后能靠这条隧道发家致富。
直到对方搬出老铁道兵的情怀,刚才还是一副“谁敢炸隧道谁就是王八蛋”态度的工友们突然大彻大悟,纷纷表示愿意听领导的话,为组织做贡献。
得了,原来就连这点官民冲突也是虚晃一枪,最终目的还是衬托出领导的深明大义和铁路子弟的思想觉悟。
认真说来,“先抑后扬”的套路背后,无非还是“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集体主义精神。
只是,都2021年了,还指望这种不讲道理只喊口号的宣教手段收买人心,多少有点小瞧这届观众。
而且回头想想,一提起隧道所有人都痛心疾首,可从头到尾也没交代清楚到底是个啥情况。
一条隧道,凭什么带领全县人发家致富?就凭它耗费了10年时间?
说到底,还是在盲目渲染情绪,强行制造冲突。
接着再聊最后这场重头戏。
为了埋炸药,在明知可能有去无回的情况下,洪翼舟依然徒手爬上半山腰,并毫发无损地完成了任务。
要知道,徒手攀岩可是一项高难度运动,任何微小的失误都可能令攀爬者失去平衡,更别提他面对的还是走在路上都可能脚底打滑的恶劣天气。
也许是嫌观众瞳孔地震的程度还太轻,导演决定送上更大的惊喜——
瘫倒在地、做好壮烈牺牲准备的洪翼舟在女友的深情呼唤中奇迹般地起身,表演了一个“空中飞人”,然后精准卡点,赶在爆炸前的最后一秒扒上直升机,成功死里逃生。
哦呼,这等硬核动作戏怕不是连成龙大哥和阿汤哥看了也要举起大拇哥,直呼后生可畏,awesome!
不得不说,编剧和导演真的是一个敢写,一个敢拍。
如果《峰爆》是部冒险动作片,哪怕出现更离谱、更违背常理的剧情都无所谓。
最简单的例子,能让牛顿棺材板压不住、弹射起步上太空的《速激9》观众们照样看得津津有味。
反正冲着爆米花来的,要啥自行车。
关键是,这是部现实主义灾难片。
再加上剧情前期一直致力于塑造洪翼舟的脆弱面:
为了救人,他可以不惧生死,却也会因为得不到父亲承认而心怀怨念,会因为回想起眼睁睁看着母亲溺水的痛苦往事而濒临崩溃;
他有着难以摆脱的心理阴影,害怕下水。
种种迹象表明,洪翼舟并非完美的英雄,而是会哭会笑、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但在这一刻,人物光谱出现了不可避免的偏移,原本停留在“平民英雄”那一格的指针迅速倒向“超级英雄”。
于是,不仅构建在现实层面上的人物逻辑整个垮掉了,那个‘’英雄走下神坛”的进步假象也瞬间崩塌。
而一旦从现实逻辑中抽离,观众便很难再对洪翼舟产生代入感,与之共情。
类似的还有洪父坠崖时敬礼的那一幕。
这个人物从登场之初,身为父亲的那一面便被无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老铁道兵的身份标签。
他不顾自身安危闯入事故现场救人,是出于铁道兵的责任感;
在地下,和儿子多次起争执,是因为他有丰富的探路经验;
他的牺牲,除了预示着老一代基建人的光荣谢幕,更有种“任务完成,主动退场”的既视感。
换句话说,之所以安排他出场,就是为了用牺牲换取观众的眼泪,为了煽情。
以上种种,几乎构成了强烈的暗示:
人是手段,而非目的。
一旦想通了这一层,就愈发觉得《峰爆》是一场盛大且无趣的自我感动。
03.
不妨说句实话。
打从开始,我就没妄想过《峰爆》能刷新类型片的天花板,或是整点新的花活。
只是没想到,它居然能刷新下限,沦落到“视觉奇观高歌猛进,表达尺度节节倒退”的地步。
《烈火英雄》里好歹还安排了俩老外和厂区经理背锅,再到《峰爆》,那简直全员善人,彻底杜绝出现人祸的可能性。
再往下探究。
何止是《峰爆》,国产灾难片的导演们如今都步入了新的舒适区,秉持着相似的价值取向。
他们在以小人物为主视角的同时,表露出了对于宏大叙事的无限痴迷——
场面必须够大、特效必须够炸、事件波及的范围必须够广,价值观更是必须够崇高,人物塑造必须无缝贴合主旋律。
为了满足以上需求,故事必须不断拉高情绪,要么猛烈煽情,要么壮烈牺牲,否则就达不到预期值。
不信的话,大可以看看《紧急救援》《中国机长》。
前者的导演认定将荣耀赋予某个特定个体是不够有说服力的,因此必须在这首英雄颂歌的尾声中遵照公益广告的范式狠狠上价值,让大家相信主角只是万千特勤员的缩影,劝导观众将鲜花与掌声赠予全体特勤员。
仿佛唯有如此,才对得起他们的无私付出,才承载的起赞美的分量。
至于后者,它看似名为“中国机长”,意图突出的却非机长,而是他所做的壮举本身——
这一壮举就如我国历史上取得的无数成就,证明了人民的伟大,无异于对“天佑中华”的重申与回响。
至于英雄本人,则在不断打岔的剧情分支和崇高情绪中被慢慢淹没了。
最后,还是简单做个对比,就说《萨利机长》。
不同于国产灾难片中微观叙事与宏观叙事的割裂,它选择了更具人文关怀、更妥帖的处理方式。
迫降事故发生后,公司的某高层专门跑来酒店,给萨利和副机长送了身换洗衣服。
临走前,他意味深长地留下一句:“纽约很久没有这么好的消息了,特别是跟飞机有关的。”
这句台词一下就点出了本片“后9.11电影”的标签,也解释了纽约市的陌生人对待萨利非同寻常的尊敬与拥戴从何而来。
哪怕只有一瞬间,观众也能体会到个体被小心翼翼包裹进历史叙事的安全感。
永远无法做到姿态舒展,必须优先考虑平稳落地,这是主旋律片的宿命。
而创作者向更庞大的意识妥协,乃至被同化,也是无可奈何的现状。
但与之相比,我更担心观众们有朝一日也会沉迷于宏大叙事,失去被真实的人和痛感唤醒的能力,放弃追求个体应有的存在感。
原标题:《「峰爆」:现在最该减负的,是它》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