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个节与一座城 ——中国(象山)开渔节回眸

2021-09-22 19:2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每一个节庆都有其固定的主题,就像每一个城市都有其深藏的文化底蕴一样。

9月的象山,鱼跃人欢。第二十四届中国(象山)开渔节闪亮登场,精彩连连。对这座城市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创新活力的涌动,一个全民参与的节日。

从1998年创办至今,一年一届,共24届,中国(象山)开渔节已经发展成为国内举办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品牌溢价最高的民间节庆类活动之一,为全国独一无二的海洋庆典节日。其成长之快,势头之健,令世人惊叹。

象山的开放大气、兼容并蓄、敢闯敢冒、奋勇争先,成就了中国(象山)开渔节。开渔节也已融入象山文化,成为象山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推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支点。

开放与坚守:

城市精神的诠释

象山人缘海而居,与鱼相伴。在与海洋共生共存的大舞台上,渔民义不容辞地成为了海洋的代言人。23年来,每一届开渔节内容有变,侧重不同,新事物新面孔不断出现,唯一不变的是“善待海洋就是善待人类自己”的宣言从未更改。

早在1998年举办第一届中国开渔节时,面对渔业资源衰竭、捕捞强度增大、海洋环境恶化的新情况,象山渔民就发出了“保护海洋”的强烈呼吁,率先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延长东海渔区休渔期的建议,并被采纳。

2000年第三届中国开渔节之前,石浦镇的21位渔老大又发出了保护海洋倡议,并自发成立了我国第一个以保护海洋为宗旨的“中国渔民蓝色保护志愿者行动”小组,喊出了“善待海洋就是善待人类自己”的口号,并让善待海洋的倡议书随着漂流瓶漂向世界的各个角落。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总干事夏珑女士曾为之题词,新西兰、加拿大总理曾专门来函。

2002年9月15日上午,在第五届中国开渔节上,中国渔民“蓝保”行动指导委员会宣告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以保护海洋为宗旨的非政府组织常设机构。第九届开渔节期间,共青团中央和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批准在象山设立“中国青年志愿者蓝色护海行动基地”。

渔民保护海洋生物的意识不断增强——每艘渔船的出海行头中,都有一摞崭新的“环保袋”;每当误捕中华鲟、达氏鲟、海龟等国家保护动物时,渔民们都会及时放生……

曾在韭山列岛出现又消失的中华凤头燕鸥,因极为罕见、踪迹神秘而被誉为“神话之鸟”。据鸟类学家2011年调查,这种鸟类全球数量不足50只,从而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物种。在政府和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韭山列岛已连续9年成功实施燕鸥招引和监测项目,孵化出115只中华凤头燕鸥,占世界各繁殖地总量的80%以上。

传承与发扬:

城市文化的风景

文化是节庆的生命,开渔节正是由于根植于象山富有海洋特色的传统文化,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深远的影响力。

海风猎猎,旌旗飘飘,激扬的号角响彻云霄。9月16日上午,第二十四届中国(象山)开渔节祭海仪式在中国渔村举行,向世人展现渔家民俗盛典。

祭海仪式是中国(象山)开渔节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也是象山人知恩图报的精神写照。今年的祭海仪式对礼仪服装、饰品等,进行了重新设计。本次开渔节服饰总指导姚玉莲是新红帮裁缝的典型代表之一,她的团队承担了开渔节100余套服装的设计制作工作,让富有象山非遗特色的服饰,充分展现在东海渔民感恩海洋、保护海洋的祭祀礼仪中。

开渔节主体活动项目有祭海典礼、开船仪式、妈祖巡安等,着力展现的是象山丰富的渔文化内涵。其中,渔民群众参与的祭海活动,凸显祈求平安丰收、人海共荣的宏大主题;开船仪式港面千帆竞发、气势恢宏,充分表达了出海渔民的喜悦之情;妈祖巡安则在创新中不断扬弃,充分展示人神海和谐的渔区文化气息。

通过开渔节这一载体,象山整理重现了象山渔鼓、鱼灯、竹根雕、渔歌号子等民间艺术,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渔文化研究会。先后建成以“渔海之乡”为主题的县博物馆、非遗馆及根艺美术馆、剪纸馆、非遗百工坊等展示场馆,年参观人数超过35万人次,非遗传承展示平台覆盖所有乡镇。原来的石浦一冷旧厂区,经过改造提升,蝶变为全国首个海洋渔文化馆,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

象山人精心呵护渔文化有了丰厚的回报。如今,象山成为全国唯一的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区,拥有石浦妈祖信仰及迎亲习俗、象山开洋与谢洋节、象山晒盐技艺、徐福东渡传说、渔家号子、象山唱新闻、象山竹根雕等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遗数量居全市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以文化人、以文化城。”23载,开渔节浸染丰富了象山的海洋文化,成就了这座城市的丰满色调。

创新与融合:

城市风尚的引领

办好一个节,提升一座城。

23年来,中国(象山)开渔节荣膺中国十大品牌节庆、中国十大最具魅力节庆等多项荣誉,在人民网2008年举办的“最受关注地方节庆”评选活动中名列首位。2011年起,浙江省人民政府成为中国(象山)开渔节主办单位。2012年9月,中国(象山)开渔节被写入了国家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2018年至2021年,中国(象山)开渔节连续四届被纳入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真正成为一项全国性地方特色节庆活动。

“作为象山的一张精美名片,开渔节是一个极具个性的节日。”《长安十二时辰》导演、本届开渔节艺术总指导曹盾认为,要让自己的独特性更独特,以艺术的力量向世界彰显象山开渔节的雄浑气魄。

在节庆领域有“七年之痒”的说法,节庆专家曾戏言在中国能走过8届的节庆,便是比较成熟的节庆。开渔节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不断的探索和创新,而这种探索和创新又建立在对节庆文化、海洋文化以及现代市场经济的理解基础之上。

中国(象山)开渔节最初模式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但精明务实的象山人很快发现,如果这个节庆完全由政府包办,不仅违背市场经济规律,而且很难持续下去。因此,从第三届开渔节后,政府部门就把办节的主要精力花在牵线搭桥搞好服务上,不再去管那些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

“万象山海迎丰收,渔开天下庆小康”。今年的开渔节,围绕目标人群,创新方式方法,以助推产业发展为导向,推“万象山海”、引“人山人海”,努力打造永不落幕的开渔节。

在引流方面,面向全球发出新时代“渔光曲”征集令,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力量再创经典,创作反映中国海洋文明、海洋文化的经典乐曲,打造中国又一张音乐金名片。

在引商方面,联合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等电商平台及盒马鲜生等平台渠道,宣、销结合,多方位宣传象山城市品牌及开渔节节庆品牌,营销象山生鲜及旅游产品;引入京东、顺丰加盟开渔节……

可以预见的是,当开渔节和旅游、商贸、创意、科技等融合发展,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紧密相连,象山的明星气质将愈发鲜明,“海洋强县”的梦想就在前方。

原标题:《一个节与一座城 ——中国(象山)开渔节回眸》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