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专家谈上海崇明林麝困境:系养殖遇经济问题,官方不宜介入
上海崇明岛50头人工养殖林麝的出路在哪?恐怕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
4月25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发布了一则关于崇明岛50只林麝面临困境的报道,引发网友的关注。有人直言,林麝既为保护动物,为什么允许企业养殖?再者,养殖成本过高,政府部门有责任出手介入,确保其生存。也有网友持相反意见,养麝人当初是出于营利目的而养殖,如今遇到困境属于投资失败,政府部门无需参与企业行为。
对于网友提出的疑问,澎湃新闻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答疑解惑。专家认为,麝场本身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行为,相关部门不应直接介入,政府的主要职责在于保护这些动物不受伤害。
林麝为什么可以人工养殖
当日报道一出,即引发不少网友感到好奇,既然林麝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什么会存在企业养殖的现象,同样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大熊猫,却从没看到有私人养殖。
对此,WWF(世界自然基金会)高级咨询专家范志勇解释,和大熊猫等动物不同的是,林麝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而且在《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前,人工养麝就已经存在。
据介绍,中国曾经是世界上麝香产量最高的国家,但是由于盲目捕猎,野生麝资源遭到严重破坏,麝香产量逐年减少。
范志勇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库存里的麝香总有用尽的时候,野生林麝产生的麝香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为了解决供需矛盾,国内自1958年起,开始着手进行人工养麝试验,并先后在四川和陕西建立了几个养麝场。
在中国,人工养麝已有近60年的历史,但其养麝的存栏数量和市场规模几乎没有扩大。范志勇在采访中表示,养了这么多年,却很难发展起来,可见饲养它真的有难度,养麝真的有前景吗?他认为,可能会带来很大的负担。
期待价格政策调节
谈到崇明养麝场的困境,范志勇直言不讳,“目前没有很好的办法。”他说,麝场本身是以商业化生产为目的的,遇到经营困境,让相关部门介入并不适合。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徐宏发也持有相同看法。他表示,政府的责任是以保护野生动物不受伤害为主,更偏于是管理职责,而不是参与到麝场的企业行为中去,这不符合市场经济的需求。“特别在资源量少,人工繁殖率低,死亡率高的现实情况下,国家投入很大的精力是不太应该提倡的,这样也会加剧野外林麝被大量捕猎的几率,不利于对它的保护。”
同时,范志勇建议,如果麝场不能维持下去,根据市场机制是要被淘汰的,在实在无法维系林麝生存的情况下,企业可以申请破产,让国家接手处理,或将其转移到实力雄厚的企业。
有网友建议,林麝能够在崇明这样的低海拔地区驯养成功,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是否可以发展生态旅游观光,成为崇明生态岛的一张名片?
不过,范志勇认为这个提议违背了林麝的天性,“林麝是一种天生胆小的动物,只要有人靠近就会四处逃窜,如果让多人同时参观,林麝必定因恐慌而蹦蹦跳跳,甚至撞墙而死,所以动物园里根本看不到林麝。”
从长远的角度看,人工养麝的出路何在?
范志勇认为,只能期待未来的政策上会有所调节,鉴于过去一直处于管控状态下的麝香价格,国家应该做一些适当地改变。“国家应该根据养麝的真正成本来定价,利用价格杠杆进行调节,国家完全可以用这种方式来救活这些企业,否则养麝人连麝都难以养活,还谈何今后的发展?”
另外,范志勇表示,从商业角度来讲,养殖企业应该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和一些知名药用企业紧密结合起来,才有一个好的出路。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