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国音乐剧发展:不是红海不是蓝海,还只是湖泊
【编者按】“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发展到第33届,作为其中一个板块,“音乐剧发展论坛”今年也举办至第五年。4月23日,由文化广场承办的“上海之春”音乐剧发展论坛举行,中、奥、美、韩、德等国160余名音乐剧从业人员和专家学者与会,以“音乐剧原创力量的挖掘与汇聚”为主题,为音乐剧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和市场化运作建言。
文化广场副总经理费元洪亦以“赢在专业,输在视野——音乐剧在中国当下的抉择”为题,就中国音乐剧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发言,引人共鸣和深省。
西方的夕阳,无法照亮东方的早晨
2014年底,德语音乐剧《伊丽莎白》在文化广场演出。今天我的题目说到了音乐剧的抉择,似乎中国音乐剧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其实没那么危急。但我的确感到,剧场与表演这个古老行业,正在面临深刻而重大的变革。变革速度之快,影响之深,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力。
中国有独一无二的生活形态和消费习惯,中国音乐剧行业的发展环境,任何国家都无法类比。我们听了很多嘉宾的想法,但都要落实到中国现状,在当下的环境中独立思考。
比如:西方音乐剧(百老汇和伦敦西区)都是通过商业化来运营的,中国音乐剧是否应该同样走商业化道路?我们有和西方类似的产业基础吗?我们没有音乐剧传统,可能还不如交响、芭蕾和歌剧,那么多人前仆后继做音乐剧,95%以上做不到以商业化的方式来运作。
2015年5月,音乐剧《人鬼情未了》在文化广场演出。再比如:我们一直试图跟随欧洲各国、日本、韩国的步伐,走音乐剧本土化的发展道路。因为他们都走成功了。欧洲三十年前就开始做《猫》和《剧院魅影》,但我们现在面临的世界格局环境完全不同,互联网被全球化普及,虚拟科技日新月异,这些局面,韩国、日本、欧洲都没碰到,中国直接面临了。这种大环境下我们按原来的路走,有没有可能成功?
另外,中国各大城市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建造大型剧场,演艺内容上,也在大力学习、操练、借鉴或引进西方经典音乐剧,以更好地填充硬件。但很多音乐剧作品的社会背景已经变化,国外一些经典已经不适应中国现状。西方的“夕阳”未见得能照亮东方的“早晨”。
我们的演艺内容是否还能跟上新时代的发展?是否有可能在中国人进剧场的习惯还没建立之前,剧场业态即被跨越掉?很多经典作品,是否会被未来的年轻观众“用脚投票”淘汰掉?
看看当今90后、00后,科技让他们的生活方式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在前两天,马云正式发布了虚拟现实购物,你只要戴上VR眼镜,不出家门,就能体验在商店购物的感觉,而且更便捷更海量。当新的技术革命让虚拟变得越来越真实和富有想象力后,现场演绎的整个业态,是否会发生颠覆性变革?
2016年底,德语音乐剧《莫扎特》将在文化广场开演。三十年前我们看《悲惨世界》、《剧院魅影》,那种现场的震撼,是电影和电视无法比拟的。但多年前我戴着3D眼镜看《阿凡达》时,虚拟的娱乐已逼近真实,而且在技术层面比舞台更有想象力。在如今的百老汇和伦敦西区,虚拟影像的介入已不只是舞台艺术的补充,而是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部分。当虚拟变得越来越真实,戏剧这个词将被重新定义。
现在,欧洲各国的歌剧院、音乐厅基本被中老年人占据,虽然版本不断变化,但依然在演上百年前的作品。百老汇的创新空间越来越小,成本却越来越高,一部大戏的回收周期,不再是十年前的十几个星期,而是好几年。百老汇也将迎来不可避免的变革。
中国的剧场业态还很初级,音乐剧领域更比国外慢了好几拍,就直接面对着价值观和科技的变革。这些都是世界各国没有遇到的。变革给我们带来了挑战,当然也可能带来新机遇,促成跨越式的发展。
哪些地方做得还不够专业?
《人鬼情未了》剧照下面我想谈一谈,什么是专业?这是中国音乐剧当前最薄弱,也最基础的部分。
这些年,我在上海观赏了很多国外音乐剧,音响总是音质清晰,补声到位,每个小角落你都能获得较好的听觉感受。《剧院魅影》和《伊丽莎白》在文化广场演出时,他们连每一个包厢都会单独设置音响,《剧院魅影》每一个扬声器都是成对搭配,按理一个就够了。我们的音响主管分析,当两个角色相互靠近演唱时,两个音响可以保证两个话筒不会产生信号相位上的干扰,让音质呈现更好。
这种细节上我在中国音乐剧上没有看到。我们做了五年原创音乐剧展演,绝大多数音质比较混,缺乏层次感。本来中文放在旋律里就不容易听清,音响再不好,就更听不懂了。
中国音乐剧的灯光设计也是,质感相对较差,画面缺乏层次,戏剧的关联性普遍较弱。大多数灯光设计在创作初始的参与度就很低,后期给予的时间又很有限。而且,音乐剧的灯光设计要懂音乐,设计往往是跟着音乐节奏走的。我们很多原创音乐剧的灯光设计,看不出与音乐的关联。
再者,很多音乐剧不习惯以作曲家为核心展开创作。作曲很多时候像打工的,不是第一主创。本质上,音乐剧的核心是音乐,而不是故事,所以我们才会反复去看一部音乐剧。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它更抽象,更经得起咀嚼。作曲家必须是最早介入音乐剧创作的人,始终要居于核心地位,而不是打工的插件。
如何用音乐去讲故事,我们也不擅长。长期以来,我们用音乐抒情功能较多,用音乐来讲故事会有些不习惯,而这是音乐剧必过的一关。音乐剧的音乐应该好听,但不应该只追求好听,失去了有机统一性,甚至变成流行单曲的串烧。
还有作词,词作者是否通音律非常重要。中文的四声音调,让音乐剧的歌词创作成了带着镣铐的舞蹈,弄不好,就会把“出生”听成“畜生”,把“公主”听成“拱猪”。在中国,似乎文字比音乐先行的居多。我个人以为,先作曲再填词会更好,应该给音乐更高的自由度。
《伊丽莎白》剧照再看音乐剧教育,我们的学生包括老师,非常缺乏表演的经验和机会,学习多,实践少,很难快速成长。我们很多音乐剧老师,没有做到因材施教。歌剧的演唱和表演是有标准和规范的,音乐剧更强调个性。每个孩子的外在形态、内在状态、嗓音特点都不同,更需因材施教,而不是掰成一个模子。
我们做过三届《极致百老汇》,每年会甄选10位英国演员、20位中国音乐剧学生。不说演唱和表演的差距,我们在“精气神”上就差很多。中国演员演了几场他就会松下来,你会感觉他很累,英国演员也会累,但一上台,马上进入职业状态,腰是挺的,注意力是集中的。
音乐剧是实践的学科。在国外,音乐剧演员的成才之路,并不一定进行学院式的训练,更重要的是不断在登台、不断练习中成长。文化广场今年会和上海音乐学院联合出品音乐剧《春之觉醒》,我们希望给学生和老师们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
从台前说到后台。我留意到国外演员演出结束,会把化妆室整理干净,服装、化妆、道具都摆放到位,会考虑明天谁来接班,很有职业状态。中国很多演员只演戏,不会管这些零碎的事,这不太适合系统性的常演,形不成有机的整体,缺乏团队意识。如果个人的工作每天都欠缺一些,剧团日积月累就会出问题,很难保证商业化常演的品质。
再比如剧本翻译,除了准确,中文剧本也要考虑音乐的节奏,考虑押韵,让中文字幕和外文歌词的节奏感吻合,现场观众才会感到步调一致。
打字幕也有窍门。演唱速度快、信息量大时,字幕内容要精简。速度慢,信息量小,抒情多时,字幕就要丰富,让人感觉到文字的魅力。好的剧本翻译和字幕操作,应让观众忘记它的存在,而不是感觉被干扰。
再比如说评论,国外评论可以影响一部剧目的成败,中国的评论,几乎可以被忽视。评论人保持独立性,是评论权威的关键,但中国很少有乐评人、剧评人自己买票看戏,很难发出真实的声音。正常的音乐剧业态,应该是1%的专业评论,带着99%的非专业人士参与。我们的评论很多时候是与观众是脱节的,甚至成为行业内的自HIGH现象。
对从业人员来说,长期免费看戏,伤害也非常大。你选戏、看戏的判断力会出现问题,包括票价、营销、推广,这都需要良好的判断力。判断力从哪里来?从自己掏钱买票来。
我们缺乏工匠精神,各行各业都有这个状况。按历史学家黄仁宇的说法,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数字”管理的弊病,很多事“差不多”和“想当然”,缺乏严谨的工匠精神。赢在专业,这一关我们必须补上。
可以放演艺的卫星,但无法持续发展
《莫扎特》剧照除了专业,视野也非常重要。马云说“输在格局,赢在细节”,视野教会我们做对的事情,但我们常常还没到细节就输了,因为走错了道路,走错了方向。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音乐剧发展,还是非常早期和小众的行业,要想在全国范围普及音乐剧,不只是一代人的任务。像文化广场,连续几年引进世界经典音乐剧,观众和票房全国领先,但依然不能说已形成非常稳定的观众群,原创音乐剧在销售上依然困难。这说明原创音乐剧还缺乏公信力和卖点,也说明进剧场还不是国人的生活习惯,没有英美国家的积累。
很多问题不是出在我们内部,是外部。
《莫扎特》剧照第一,产业结构不合理,挤压了文化行业的空间。简单说就是文化行业的产值,离成为支柱性部门有相当距离。文化行业中的音乐剧,更是小众的行业。池子小,自然鱼也就少了,行业的运行成本无法薄利多销。
第二,多数人可支配收入低。我们的收入大量给了教育、医疗,特别是房产,音乐剧又属于奢侈品,你看一个戏,比较好的座位就是五六百元以上。我们要放弃看十几部电影的机会看一部音乐剧,确实要付出很大勇气。
第三,剧场消费习惯尚未形成。中国人习惯饭局、捏脚、卡拉ok,分到剧场的时间就少了。西方音乐剧火热,是因为他们有进剧场的习惯,票价也不贵。这是一种生活习惯。一旦养成,就是巨大的产业。
第四,演艺行业的负担过重。我们的税费、票代费、场租费,对比世界都是非常高的,这“三座大山”对行业造成了巨大压力。我们不得不走上一条高风险,完全靠商业来支持的道路。
最后,我们身处娱乐化的时代,现场娱乐被稀释。我们现在有太多选择,电影、电视、游戏、VR日新月异,你还会去选音乐剧吗?
这些外因合在一起,让整个产业的基础环境并不乐观。我们可以突然放一颗演艺的卫星,但无法持续地循环发展。所以说,现在的音乐剧市场“既非红海,也非蓝海,还只是湖泊”,是小众和早期的状态。
音乐剧行业如今面对的状况,如何解决是一大课题。路径有很多,恐怕最重要的,是政府要逐渐改变以往对文化行业的支持模式和支持态度,如同韩国这三十年,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和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来看待演艺行业——降低产业的中游(剧场)与下游(市场)的压力,释放上游(创作与制作)的空间,在“三座大山”上为行业减负,使其回归到合理的相互支持的良性体系之中。
(本文整理自费元洪在2016“上海之春”音乐剧发展论坛上的发言,内容有删减。)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