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城市细节|需要建立对大客车和大货车友好的路网
2013年,中国深圳。 周平浪 澎湃资料
中国城市流行一种“半快速化”的主干道,其特征包括惊人的断面宽度(通常在100米甚至更宽)、庞大的车道数(双向8车道以上)、稀疏的信号交叉口间距(一两公里才有一个红绿灯)、能与森林公园相媲美的绿化,以及标志性的、欲与主道试比宽的两侧辅道。例子如深圳的宝安大道、珠海的珠海大道(限速100千米/时!)和北京的几条环路。
这种“半快速化”的主干道,高不成低不就。超宽的断面导致交叉口效率很低,辅道出入车流在交叉口乱作一团,于是催生了一种控制措施的更密集使用——右进右出(RIRO)。相比禁左配合远引掉头的密歇根式交叉口,这种措施对限制更为严格,相交次要道路的直行车辆不能穿过主干道的中央分隔带。由此,消灭了交叉口对主干道直行车流的阻碍,大幅提升了主干道直行的通行能力。
最典型的,如这样禁止左转的信号控制交叉口;有一个更近的中央分隔带掉头开口,但禁止大型车使用
但这一措施牺牲了其他流向,切割了主干道两侧的路网。除了相交次要道路的直行受限,它们和主干道的左转车辆,都要借由掉头搭配右转来迂回行驶。如果是平面交叉口间距较大的主干道还好,交叉口或附近的中央分隔带开口可以掉头;但相交道路以立交为主的,例如广州东风路,主干道车速较快,分隔带不可掉头,只能到相交道路的分离式立交桥两端掉头,或者以“P”字路线绕行街区。
深圳滨海大道不能掉头,想左转的车辆只能在分离式立交两端掉头,为应对腾讯滨海大厦班车等产生的巨量掉头车流,北端交叉口采取了专用信号相位配合右置掉头导向车道,还大幅拓宽交叉口,并取消了南进口的人行横道,然而早高峰依然拥堵不堪。
相比小汽车,大型车受右进右出控制的影响更大。要么是中央分隔带开口只允许小型车使用,要么是道路宽度根本不允许大型车顺利掉头。也就是说,倒霉的是公共交通和物流。主干道的右进右出切断两侧路网,会造成相交线路两个方向走线大幅偏移,简单说就是,下车的地方对面不能上车回去。
小汽车(虚线)可在交叉口掉头,但大型车,尤其公共汽车,就只能绕路。不论跨过主干道的线路(橙色),还是从主干道联系片区内部的线路(紫色),都会出现来回停站区别很大的情况。
而右进右出切断路网的现象,甚至蔓延到其他等级道路。有巴士运营商的员工抱怨,支路也实施这一措施,说:“好像放隔离护栏路就不堵了一样。”
因滨海大道不允许掉头,服务就业岗位集中地——深圳软件产业基地的两条线路,要么需要大幅绕行才能左转,要么绕一大圈才能抵达接驳的地铁站,代价是时间和吸引力。
而辅道的存在实际也是帮倒忙,好处仅限于“拦截”了两侧次要道路和出入口,直接接入主道。除了增大道路断面,在交叉口带来混乱,它的问题还包括给公交车带来障碍。公共交通车辆为了设站,被迫长期在辅道行驶,不仅在交叉口和立交桥附近的设站位置受到严重限制,且行驶速度非常吃亏。最典型的如菱形立交,小汽车可以走和相交道路立交的主道,但公共汽车只能走平交的辅道,那就要吃红灯了。
辅道又是单向的,如果目的地在上游几百米,两侧支路网又不发达,那么就只能上主干道去找地方掉头,往回开再掉头。
五六百米距离要绕五六公里,很考验人心态,尤其终点是医院。注意图中路线方案1对大型车不可用。
车辆绕行并未使得主路取消信号灯。巴士集团估算旗下线路因其每天增加总共760公里的里程;而深圳的电动公共汽车油井到车轮碳排放为每千米790克[1],亦即每年此处增加21.9吨二氧化碳排放。而一棵栽在辅道和主道中间的大树,每年只能从大气中吸收22千克二氧化碳[2],意味着种近万棵树才能抵消。这还不包括把乘客赶上小汽车带来的影响。
解决方法是,更准确地看待和使用道路等级(road hierarchy),抛弃“一路分饰多角”的想法。主干道在城区就老老实实和相交的至少次干道级别道路平交,少用禁左等控制措施,认真调校信号系统,做好绿波带,主干道延误不会增加太多,同时因为两侧联系改善,不会有那么多的车被迫上主干道掉头。取消辅道缩窄断面可以缩小交叉口:减少相交道路车流穿越主干道的耗时,可缩短信号周期里的全红清空时间;减少行人横过主干道所需距离,就缩短了最短行人绿灯时间,也令主干道车辆等待的时间缩短。
在改善的路网下面,公共汽车线路的走线也顺畅了,来回不同路的情况大幅减少。
主干道若确要升级为快速路,更应重视两侧接入控制(access management),和投入足够资源改善两侧横穿快速路的条件。快速路最好绕过密集城区,这样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除了减少对居民和商业的影响,也减少了两侧接入的需求,即使是快线公共汽车,也没有设站压力,可以撒开了跑。这也要求,在城市规划层面,避免城区连续蔓延摊大饼,留有足够的隔离,可作为快速路和铁路等设施的廊道。实在无法避免穿过的地段,应采用双向的服务道路(service road)代替单向的辅道连接两侧出入口,最后接入与快速路互通的主次干道,避免越级相连。
香港B5线的走法,显示了这种逐级相连的路网模式;线路一端总站位于欣澳的一条支路,从港珠澳大桥口岸经北大屿山公路,先经互通下到前往迪士尼乐园的竹篙湾连接路,再在其终点转入欣澳道,因为环岛代替了信号控制交叉口,行驶路线非常顺畅。
如果实在无法避免掉头,那应提供相应设施使得行车顺畅,而不是让车辆来回倒车。
规划的速度跟不上过去40年高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速度,树枝状路网随处可见——一条主干路接着十几条死胡同。这种被称为cul-de-sac的路网,在国外不鲜见,但因为规划和相关标准的存在,和对大型车辆尤其消防车通行的考虑,这类死胡同道路尽头,往往标配可供掉头回转的圆形场坪或环岛。
窄路尽头实在没地方放环岛时,一个供倒车的T字空间,很有必要;但这一空间尺寸有限,故在此路段的入口有标牌指出超长车辆不应入内(作者摄于香港荃湾)
但有时出于地形或其他限制,路网中这种死胡同又是不得不出现的。在路网末梢的道路尽头等有需求的位置布置环岛,给大型车辆顺畅的掉头路径,可方便公交巴士和配送货车进入这些路段。提升公共交通的便利程度,这个好处自不必说;另一个好处是可提高货运效率,例如邻近多个分店的货物,可由一辆大货车从仓库一次配送完毕,而不需分装到多辆小型货车上,亦有利于采用叉车和货盘,实现机械化快速装卸,减少车辆怠速排放。
香港的985路,利用道路中途的环岛掉头绕行片区内多个住宅区,在乘客家楼下,载其直达中环。
而在大型车占比高但总体交通量不大的区域,如工业区或汽车客运站,环岛代替一般的信号控制交叉口,还可减少延误和停车再起步,从而削减燃料消耗和减少相关碳排放。因为环岛是允许车辆“自组织”的一种控制措施,谁先来就先获得通行权,如果环岛内没车,就可以不用等待,没有信号控制空放问题。
荷兰A16公路上的双挂车奔驰卡车 Rab Lawrence 摄
节省能源的集约运输是趋势,车辆也会越来越大。欧洲一些原本没有允许双挂车上路的国家已在测试其对道路的适应性。对路上的大家伙儿们好点,大家伙儿们的未来才能好点。
参考来源
[1] GRÜTTER J. 混合动力和电动公交车实际运行情况评估报告——基于大规模运营的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公交车环境和经济性能评估: 2014.01[R]. 赖那赫: Institution XY, Grütter Consulting AG, 2015.
[2] EUROPEAN ENVIRONMENT AGENCEY. Trees Help Tackle Climate Change[EB/OL](2012–01–06)[2021–01–13].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