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河豚被禁流入市场26年后有望“有条件放开”,已可达无毒级
被禁止流入市场26年的河豚有望“有条件放开”。
近日,受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的委托,中国渔业协会与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在北京就有条件放开养殖河豚生产经营召开听证会。
澎湃新闻记者发现,河豚人工养殖及经营的政策一直在变。总体而言,生产部门力推开放,食品监管部门则谨慎得多。另一方面,民间河豚养殖与食用一直没有间断过。相对成熟的河豚品种不仅出口,还以“巴鱼”的名义端上饭店或者婚宴的餐桌。
业内透露,此次听证会的缘由是农业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食药监管总局等三部委拟联合发文《关于有条件放开养殖河鲀生产经营的通知》。这一次,以往各执一词的主管部门,有望联合推动河豚养殖产业正规化,并为其划定界限。
比如,这一次,拟界定可人工养殖的河豚,只有红鳍东方鲀和暗纹东方鲀两个成熟品种,上市河豚可以有肉、皮、骨,但不得带内脏。所有加工的河豚必须带包装,可追溯。禁止销售野生河鲀,禁止销售养殖河鲀活鱼,禁止销售未经加工的养殖河鲀整鱼。
此次听证会的缘由是农业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食药监管总局等三部委拟联合发文《关于有条件放开养殖河鲀生产经营的通知》。先行有条件放开两个河豚品种
河鲀俗称河豚。1990年11月20日,由原卫生部发布施行的《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第三条明确规定:“河豚鱼有剧毒,不得流入市场,应剔出集中妥善处理,因特殊情况需进行加工食用的应在有条件的地方集中加工,在加工处理前必须先去除内脏、皮、头等含毒部位,洗净血污,经盐腌晒干后安全无毒方可出售,其加工废弃物应妥善消毁。”这一规定影响了整个河鲀鱼产业二十余年。
在近日召开的听证会上,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常务副会长崔和表示,此次并非全面市场开放,而是有诸多限制条件:
首先,按照先行先试、逐步放开的原则,先行有条件地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暗纹东方鲀两个品种的生产经营。因为已知河豚养殖有40余品种,这两个品种经过20多年经验积累,已完全成熟。
其次,养殖河鲀鱼源基地必须在农业部备案。
再次,养殖河鲀经加工企业加工后方可利用。也就是说将来在流通的应该是加工的河鲀。禁止经营河鲀活鱼和未加工的河鲀整鱼。禁止生产经营所有品种的野生河豚。
此外,不是任何一家企业都可以养殖河鲀、加工河鲀的,必须通过由中国渔业协会和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组织的专家考核后,并在农业部进行备案公示,才能获得生产经营许可。养殖河鲀只有经过加工企业按照一定步骤进行加工处理、包装后,明确标识和可追溯才能进入国内市场上流通。
“等试点工作做得成熟了,再考虑逐步放开其他可行的养殖河鲀品种,或者放宽产品上市条件。”崔和透露。
人工养殖河豚已可达无毒级
“事实上,河豚的毒素更多取决于水中的某些藻类,以及它吃的食物,人工养殖的河豚并不会毒死人。事实上,发生吃河豚中毒的,也不是吃的养殖河豚。”中国渔业协会河豚分会郭女士说。
根据国际通用的鉴别标准,河豚毒素含量可分为无毒、弱毒、有毒、强毒等四个级别,检测含量小于2.2mg/kg为无毒级。
目前,各地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的产品,由国家疾控中心、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中心、地方质量检验所等具有资质的权威检测机构出具的河豚毒素检测结果显示,几乎全部未检出毒素或小于毒素0.05mg/kg,至今最高检测结果为0.21mg/kg,远小于限量值的十分之一。该结论表明,养殖河鲀的毒性含量明显降低,已可达到无毒级,并且经过无毒加工处理,可以安全食用。
“不同品种的河豚,其毒素差异非常明显。”研究河豚多年的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尹绍武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河豚种类繁多,像暗纹东方鲀从海中洄游到淡水中产卵,本身毒性就较小,经过多年的人工繁殖,可以确定没有食用风险。
“严格按照限制条件养殖上市的河豚,是安全的。目前需要的是法律法规更规范。”上海海洋大学生命食品学院院长王锡昌教授说道。
中国民间食河豚从未间断
红鳍东方鲀、暗纹东方鲀在中国养殖和食用范围最广。其中,红鳍东方鲀主要是海水养殖,产品大多外销到日韩等国,养殖基地多在辽宁大连一带;长江流域养殖种类则以暗纹东方鲀为主,产品以内销为主,江苏为主要养殖基地。
根据中国渔业协会河鲀分会的不完全统计,在黄渤海地区和长江流域直接从事河鲀养殖的业户就有4000余家,辽宁、江苏、山东、广东、福建是河鲀主产区,而整个河鲀鱼产业链的从业人员则超过50万,包括种苗、养成、技术服务、饵料供应、活鱼与冰鲜鱼运输、配合饲料加工、渔业设施和出口贸易等。其中,大连是国内养殖河鲀鱼的一个主要产区,产业规模约5亿元。
“红鳍东方鲀因为肉质较硬,一般出口日本,常见做法是做刺身。我们从1993年开始养河鲀,所养殖的河鲀80%出口韩国和日本。因为国内不允许上市流通,日韩清楚我们除了出口没别处卖,所以价格常常由他们压着。”大连天正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孟雪松说。
孟雪松表示,近两年国内红鳍东方鲀的消费量每年仅在二三百吨,但养殖河鲀成本高,国内外五六千吨的量难以维持企业运转。
在中国南方,每年三四月份,江苏省江阴是老饕聚集地。在这里,并称“长江三鲜”的鮰鱼、河豚、刀鱼成为吃客的心头好。
2016年,为保证吃河豚安全,扬中下辖各镇(街、区)联合扬中市场监管局各分局,按照属地管辖的原则,分地分批开展餐饮单位、集体食堂、民间厨师以及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民间吃河豚其实一直没有间断过,而且吃的都是养殖的,野生的基本碰不到。要说价钱,养殖的每斤七八十元,野生的起码要每斤两三千元。因为市场不能卖河豚,很多都是饭店直接找我们进货。有些还是婚宴的特色菜。”郑金良说。他是江阴一带有名的河豚养殖户。
郑金良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现在的河豚养殖和其他鱼类差不多,就算在北京、上海这些管得严的大城市,河豚则以“巴鱼”的名义端上餐桌。河豚一般只在饭店加工烹饪,河豚的眼睛、内脏、血液等都被掏空,在讲究些的饭店,河豚上桌前,厨师需当着客人的面品尝一口。而这些,反而加重了河豚的传奇色彩。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