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又有公立名医自由执业组医生集团,加盟医生须承诺做慈善
上海又有公立医院的名医选择自由执业,成立医生集团。
4月19日,国内首个跨国、跨区域专科医生集团——上海壹博医生集团宣布成立,两位国内知名的手外科以及功能神经外科专家作为联合创始人,向同行发出公开“英雄帖”。
最近两年,北上广深等地陆续成立多个专科“医生集团”,名医跳出体制自由执业已然成为一种趋势。
名医合伙成立医生集团,目标人群是肢残人士
孙成彦曾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脑瘫亚专业临床技术负责人,支援过四川大地震灾后重建,并被评选为优秀援建干部。后来,他又转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同仁医院担任功能神经外科主任,2015年4月18日,孙成彦告别了公立医院的“铁饭碗”开始自由执业。
“其实,像我这样的医生,大多已经实现了个人财务自由,成立医生集团更多的是希望能在一个更容易发挥作用的平台上,实现医者情怀吧。”孙成彦说,他找到了骨与周围神经外科专家张少成教授和手外科专家胡韶楠教授分别担任医生集团的高级顾问和联合创始人,张少成来自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是骨科博士生导师,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胡韶楠则和孙成彦曾是华山医院的同事,在中国手外科治疗领域享有盛誉。
目前,北上广等医疗发达城市已先后成立多家医生集团,在上海此前血管外科专家张强和脑外科专家宋冬雷,已经相继成立了自己的医生集团,并且都以创始人的专业特长作为主要业务范围。在孙成彦看来,自己与张少成、胡韵楠的专业虽然不同,但技术相关性很强,因此他们组成了合伙人制医生集团,希望未来打造一个肢体功能障碍的治疗体系,目前集团已确定的技术服务病种包括:脑瘫、偏瘫、截瘫、产瘫以及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肢体畸形、肢体伤残引起的功能障碍性疾病、四肢关节与足踝疾病、中枢和周围神经疾病、脊柱脊髓疾病、顽固性疼痛、功能神经外科疾病等。
截至2015年底,全国肢残人士数量已经超过8000万人,占到全国人口的6%。由于各个地区医疗水平的差异,导致很多功能性疾病患者被长期漏诊或误诊而导致残疾,甚至死亡。孙成彦表示,自己成立医生集团,是希望打造一个从外科手术到机构康复到居家康复指导的全程医疗服务闭环。“根据现有的医疗技术,很多残障患者本应该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但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他们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机。”多年在全国各地行医的经历让孙成彦深有感触,由于缺少一个完整的医疗链,碎片化的治疗使许多患者的生存质量大受影响。
核心专家要捐出个人收入的5%用于慈善
自2015年开始自由执业,孙成彦已经完成近1000例患者治疗,在他看来,“医生集团”是换一种方式做医疗服务,“体制内不能有这么多自由时间去做医疗服务,医生只有自由执业,才能够将更多时间花费在疾病治疗上。”
此前,上海市医改办副主任许速曾表示,上海90%的医疗服务都是公立医院提供,这不适应改革需求。医生集团作为一种尝试,能让医生更好地体现价值,“这不是简单的金钱回报的概念,改革是要创造各种条件、模式、机制,让医生能够积极改进技术,关爱病人,关注市场。”
孙成彦介绍,医生集团的运作将通过在全国各地组建技术合作平台的模式来开展工作,目前已经签约5家平台,主要位于上海、武汉、成都、西安和长春,可覆盖到华东、华中、西南、西北和东北内蒙古地区。在上海地区,首个技术平台设置在浦南医院。
同时,孙成彦的医生集团还首次尝试了引入海外优质医疗资源,其中包括美国凯撒医疗集团的五名麻醉师、华人医师公丕宪牵头的爱心团队以及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洛杉矶分校的多名教授和博士。
在成立当日,孙成彦宣布,面向海内外公开招募合伙人医生团队,包括神经康复、运动医学、脊柱脊髓外科、放射影像等十个专科。据孙成彦介绍,整个壹博医生集团是采取行政管理、医疗质量管理、品牌建设三位一体的市场化运营模式,各个模块都有相应的专业人才负责。在他看来,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解放”医生团队。
孙成彦还提出,加盟医生必须有“突破传统技术保护的封闭观念,愿意将技术下沉到我国二三线医疗落后地区”。加盟医生须承诺,愿意为政府或慈善基金会发起的慈善公益活动提供技术服务。此外,团队将把核心专家或主刀医生个人收入的5%捐献给慈善基金会,作为残疾人救助的医疗专项基金。
据美国医疗协会2012年报告统计,仅有5.6%的美国医生直接受雇于医院,多达83%的医生加入了“医生集团”。而在国内,由于体制、社会保险、商业保险、患者就医习惯等与欧美不同的背景,医生集团的运营还处于摸索阶段。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三四十个医生集团类的组织和机构。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