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圆桌|双碳目标下发展绿色金融,警惕潜在金融风险和洗绿风险

澎湃新闻记者 杨漾
2021-09-20 08:45
来源:澎湃新闻
能见度 >
字号

绿色金融对于推动实现碳中和目标而言至关重要,是中国“双碳”目标政策框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标“双碳”目标要求,中国目前的绿色金融体系还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并将在减碳转型过程中面临新的挑战。近日在京举行的清华五道口“碳中和经济”论坛上,多位与会人士表示,“双碳”目标将释放巨大的投资机遇和发展机遇,但潜在的金融风险和“洗绿”风险值得防范和警惕。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张晓慧在致辞中表示,根据联合国测算,要实现《巴黎协定》的气温上升控制目标,全球需要总投资大约为90万亿美元。我国实现“碳中和”同样需要巨量的资金投入,据多个机构初步估算,我国实现“双碳”战略所需投资大约在150万亿-300万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未来我国每年将在“双碳”领域平均投资3.75万亿-7.5万亿元,大约相当于全年投资的10%左右。

如此规模的“绿色”投资,无疑将给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机遇,但也带来一个问题,如此巨量的资金从哪里来?张晓慧分析称,过往的经验数据显示,绿色金融对碳中和的资金支持比例将达到90%,而政府财政支持比例仅为10%。发展绿色金融,能够有效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绿色、环保领域,优化全社会生产要素配置,在提供碳中和资金上发挥不可或缺的支柱性作用。目前,中央碳达峰、碳中和领导小组已组织制定并陆续发布“1+N”政策体系,“1”指的是碳达峰、碳中和指导意见,“N”则包括2030年前碳达峰的行动方案以及重点领域和行业的政策措施和行动,其中之一便是“发展绿色金融以扩大资金支持和投资”。

但她同时提醒说,在发展绿色金融过程中,要警惕非理性投资潜在的社会经济成本,“国际上有关新兴产业非理性繁荣引发经济金融风险的例子不胜枚举。因此,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更需要我们理性决策、审慎而为,认真做好产能预警与风险监测,方能协力保障绿色发展行稳致远。”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原主席肖钢在发言中指出,“十四五”规划后,我国的绿色金融转移到以降碳为重点,这将会对金融业的模式变革产生长期性和系统性的影响,对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也会带来新的挑战。“‘双碳’目标对金融体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会给金融业带来巨大的投资和发展机遇。但‘双碳’目标的推进也可能成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来源。”他说,要警惕绿色转型过程中的各种风险,比如据一些机构测算,贷款不良率可能上升至11%、债券违约率或提高4倍、上市公司股票或大幅减值。

肖钢认为,“双碳”目标给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提出了一系列新问题和新挑战。比如如何处理好降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降碳与能源安全的关系、降碳与可负担的关系?这些都会对通货膨胀、利率、货币政策工具带来影响。

对于金融机构来讲,肖钢称,下一步应该进一步加强环境风险分析。运用一系列分析工具和方法,帮助金融决策者评估环境风险的财务影响,并将环境风险纳入风险管理和资产配置决策体系。环境风险分为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这些风险都有可能会增加投资风险,作为金融机构必须要增强识别监测环境风险的分析、预警能力。

肖钢还特别强调,当前为了推进绿色金融发展,须进一步统一监管规则,实现绿色金融发展与金融业去杠杆相协调,防止绿色项目杠杆率过高、资本空转和“洗绿”问题——即以支持“双碳”目标为名,实际上拿“绿色”的钱干不“绿色”的事,“要进一步加强对绿色金融创新的监管协调,建立绿色金融分析监测预警的机制,强化对资金运用的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在同一场合,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副行⻓兼首席财务官Leslie Maasdorp强调了全球绿色发展新目标下金融监管机制的完善。“在新的监管架构出现之前,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扩大这个框架的覆盖范围,并且能够做到全球协调统一。”他援引中国绿色金融领军人物、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的观点称,全球现存20多个不同的绿色金融目录或可持续金融分类方法,因此绿色金融标准化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这能确保让不同的商业主体在同样的平台上、在同样的框架中开展绿色的、可持续的业务。“形成统一的可持续金融标准难度很大,即使我们能够达成统一的意见和协议,这个协议的标准化程度也非常有限。希望能够将这样的一个协议或标准一致化,并且能够进行拓宽范围,这些在未来都非常关键。”

    责任编辑:李跃群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