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排碳大户美国电力部门2025年要零碳?拜登居然真这么说了

澎湃新闻记者 邵文
2021-09-18 21:13
来源:澎湃新闻
能见度 >
字号

当地时间9月17日,在主要经济体论坛(Major Economies Forum,MEF)关于能源和气候的双边会议上,美国总统乔·拜登表示:要在2025年之前使美国的电力部门(power sector)实现“零碳”(“free of carbon”)。

随后,白宫网站更正了总统的这一谬误,将时间改为2035年。不过分析人士认为,即使是2035年,美国要实现电力部门零碳也是天方夜谭。

拜登这样“语出惊人”并不是第一次,在2020年10月22日与当时的竞争者——特朗普进行电视辩论时,拜登就曾说“美国工业必须向可再生能源过渡,以最终在2025年实现完全零排放”。

2025年美国实现电力部门零碳是近乎不可能的目标,CNSnews讽刺道,“乔·拜登有非常雄心勃勃的目标,要在2025年让我们回到黑暗时代(dark age)。”

煤炭在美国电力结构占到20%以上的比重。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8月发布的报告,美国不仅没有走向低碳,煤炭使用量反倒还在增加:煤炭在美国电力结构占的比重从2020年20%升至2021年23%。而天然气从2020年的39%下滑至2021年的36%。

随着美国经济复苏,电力需求再次上涨。美国能源信息署(下简称EIA)计,美国电力需求将从2020年38020亿千瓦时上升至2021年的38890亿千瓦时,其中2021年家庭电力需求将升至创纪录的14840亿千瓦时。伴随着的就是碳排放的提升,EIA表示,今年美国碳排放量将增加7%,创下自1990年以来的最大增幅。

而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实现“2025年美国电力部门零排放”的目标,拜登的具体办法是什么呢?据9月15日美联社的报道,拜登计划中的气候条款包括对清洁能源和电动汽车的税收激励、投资以将经济从化石燃料转向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创建一个民间气候小组。

然而这其中最重要的——清洁能源转换一直备受争议。

在太阳能方面,在2020年,约76吉瓦的太阳能能源只承担了美国约3%的电力需求。

然而2021年9月9日,美国电力部门表示,太阳能要在15年内增加十倍,目标是生产高达全国40%的电力。“太阳能是我们最便宜、增长最快的清洁能源,到2035年,它可以产生足够的电力为美国所有家庭供电,并在此过程中雇用多达150万人,”美国国家能源部长Jennifer Granholm在一份关于《太阳能期货研究》(Solar Futures Research,美国能源部太阳能技术办公室和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合作发布)的声明中说。

近日,世界权威能源调研机构Wood Mackenzie太阳能团队的首席分析师Michelle Davis在一份声明中指出,虽然她同意有关需要将太阳能部署增加一倍甚至四倍的研究,但实际上以这样的速度安装太阳能“对这个行业来说将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挑战。随着过去几年的发展,它已经遇到了瓶颈和挑战”。

“为了实现这一增长,从现在到2025年,美国必须平均每年安装30吉瓦的太阳能容量——是目前速度的两倍——并且从2025年到2030年每年安装60吉瓦(1吉瓦的能量足以为大约75万个家庭供电)。该行业已经在努力跟上15吉瓦的步伐,更不用说30吉瓦或60吉瓦了。由于供应链混乱、太阳能电池板进口关税以及包括钢铁和铝在内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太阳能行业已经遇到瓶颈。”

根据美国能源部的这项研究:理想情况下,通过太阳能等能源的应用,电网排放量(相对于2005年的水平)在2035年和2050年减少95%,在2050年减少100%,并取代建筑、交通和工业部门直接使用的化石燃料,使其减少100%以上2005年电网排放量。

然而即使是美国能源部的这项研究也不足以满足曾经拜登所说的,到2035年实现100%脱碳电网的政策,而只能实现95%脱碳电网,更别说现在所说的2025年。因为脱碳后5%排放的成本远高于脱碳前95%的成本。消除最后5%排放量所需的技术是需要提供稳定容量的技术,例如峰值容量和碳捕获,但这些非碳技术在今天并不具有广泛的商业经济性。

美国最初在《巴黎协定》中做出的承诺是,在2025年前把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到比2005年低26%至28%的水平,按照目前的轨迹,美国根本无法实现这一目标。

    责任编辑:李跃群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