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国务院大督查,热搜体现民众关切

2021-09-18 17:57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市民办房本要找“黄牛”、申领计划生育奖励流程烦琐,应急管理部门指定机构办安责险涉嫌搞垄断,区里以治污为名增设餐饮个体户营业执照申领条件,“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职遭不平等对待……随着近期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结束,一些问题、案例陆续披露,相关话题屡屡登上热搜。

国务院大督查涉及的事项,涵盖了民生领域的方方面面,其中有很多痛点、难点问题。大督查以来,这些“急难愁盼”的事得以迅速解决或正在加快解决,人们当然会心有所感。相关话题上热搜、霸屏,是民众关切的直观呈现。

国务院大督查,事关中央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在基层的落实。“十四五”规划《建议》指出,目前我国社会治理还有弱项,依然要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国务院通过线上线下征集线索,派出督查组轻车简从下沉调研,抽丝剥茧了解真相,协同职能部门推动问题解决,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

时至今日,仍有少数地方、个别部门在政策落实、制度推进过程中存在“梗阻”,以及“最后一公里”落实不到位的情形,甚至不乏阳奉阴违、违纪枉法、侵害百姓利益的恶劣行为。国务院大督查,就是要拿这些行为开刀。

16个省区市、10天左右实地督查,国务院督查组坚持问题导向,群众的痛点、难点、堵点在哪儿,监督的利剑就指向哪儿。不仅直接推动了具体民生难题的破解,也促使地方举一反三、标本兼治,从制度层面查漏补缺,引导基层政务机关不断提升增进民生福祉的意识和能力。

始于2014年的国务院大督查制度,持续了8年,形成了反映问题、核查问题、解决问题的闭环,切实推动了行政效能的提升。为加强和规范政府督查工作,国务院于去年12月公布《政府督查工作条例》,自2021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

深入群众当中,不厌其烦地走访、聆听、沟通、协调,主动动真碰硬的督查模式,也为各地“为民服务办实事”提供了借鉴的范本。短暂的时间里,16个督查组带着几十条至数百条问题线索清单奔赴各地一线,以“两个三分之二”(三分之二以上的督查人员、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精力用于线索核查和暗访督查),做到了条条线索有落实、有回音。

督查中反映出的一些问题,也引人深思。比如在安徽六安某小区,群众垫付的260元更换水表费用长期未收到退款,却在督查组到达小区前半个小时,得到“圆满解决”;在贵州毕节某村,村民家的水龙头平时长期闲置,“领导来了水才来”……

这也警示各地各部门,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为群众办实事容不得摆花架子,念“拖字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对暴露出的问题,还需要从思想上深挖病根,从制度上加大问责,避免“不督查不办事”“不严惩不整改”等现象再次发生。

    责任编辑:甘琼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