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勿忘九一八,整装再出发

2021-09-18 09:0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0周年。90年不短,在真实记录历史的影像中,我们能够更清晰地回望,获得更深沉的思考;90年不长,即便画面斑驳灰暗,但九一八就像矗立在岁月长河中的记忆坐标,发出“安不忘危,治不忘乱”的警示。

让我们在这些优秀却沉重的纪录片作品中,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纪录片《生死地——1937淞沪抗战实录》

84年前的那个夏天,“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让上海从“天堂”跌入“地狱”。这座当时远东最繁华的城市大半倾于炮火,这场战争写就了无数悲情故事,更见证了一个国家生死存亡的抗争。

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中日双方在淞沪地区投入了百万军队,进行了三个多月的鏖战。这是全面抗战爆发以来的第一场大会战,也是整个中国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中国军队在武器装备相对劣势的情况下,不畏牺牲,以命相搏,拖住日军三个月,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

然而这场持续三个月的会战,绝非历史书上的寥寥数笔。一寸山河一寸血,中国抗战军人留下了无数的悲壮与震撼。

川军老兵张文治,带着川音的普通话,字字铿锵有力:

“要打给世界看一看,中国人是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纪录片使用的黑白影像资料,许多画面都难得一见。这些影像来自中国、日本、英国、美国等多个拍摄途径,以最直观的方式展现了战争的真实场面,至今看来仍然非常震撼。

其中包括上海音像资料馆从美国采集来的一段20多分钟的珍贵影像,内容丰富、画质清晰,展现了淞沪抗战中的市区巷战和四行仓库保卫战等重要场景。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收藏的日军新闻影片

此外,为了方便展现,编导组还创造性地加入了大量兵人模型、三维特效等多元化表现手法,与影像资料有机结合,重现激烈的战场。

首次三维重建四行仓库,展示内部细节,

直观呈现“四行保卫战”不为人知的战斗经过

纪录片《大后方》

纪录片《大后方》通过镜头再现与解读战时中国大后方的完整历史,展示了一个真实而立体的抗战中国。

《大后方》阐述了大后方的存在与中国抗战胜利的关系,表现了大后方的亿万普通民众在战争中受到的严峻考验,赞美了他们持久而智慧的应对与抗争。

支撑一部纪录片的血肉,是一手的素材。抗战期间的影像资料本来就极少,关于后方的资料更难寻觅。

这部12集纪录片时长共6小时,但仅准备的历史视频素材就共计830余部,时间总长度在276小时。其中包括独家获得或首次发现的视频素材29部, 如关于淞沪抗战、滇缅输油管道、滇缅公路运输、中国民间生活纪实等珍稀资料。

一个是已经拥有航空母舰的国家,一个是还只能生产轻武器的国家,在中日两国国力如此悬殊的前提下,中国是如何取得胜利的?

《大后方》透过镜头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更立体的抗战中国,在全民抗战和国际同盟的大背景下,兵如何调,粮如何筹,油如何运,武器如何制造,伤兵如何救护……

大后方在哪里?它是前线的粮仓,是为前线造枪造炮的地方,是送兵上前线作战的地方,是为士兵疗伤的家园,是那些在民族危难之际苦撑国家、赢得生存的四万万人民。

正是背靠大后方,中国将士们才有底气说:“胜也好,败也好,决不与他讲和!”

现代战争既是物的较量,更是人的较量。因此出现在《大后方》镜头中的,更多是劳作于田间的农民、打造机场和公路的民夫、制造武器的工人、救护伤员的医生、抢运物资的机师、运输燃料的船工、在大轰炸中苦中求乐的百姓等等,正是他们,在大后方默默支撑着抗战。

纪录片《成本华》

这是一张1938年《支那事变画报》上的照片。

1938年《支那事变画报》

第28辑上的成本华照片

日文注释为:“昭和13年4月,在中国战场上俘获的中国军队女战士成本华,24岁,对于我军的刑讯,她始终面露微笑毫无惧色,将自己的青春献给了国家。”

1938年《支那事变画报》

临时增刊第16辑上的成本华照片

照片上,这个身材瘦小的名叫成本华的女战士,一身战斗装束,齐耳的短发有些凌乱,宽大的皮带扣在胯上,裤子上还印着绑腿留下的痕迹。面对日军,她双手交叉放在胸前,昂然挺立,显得无所畏惧,嘴角挂着一丝淡淡的笑。

2005年4月,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老照片》第40 辑刊登了这两张成本华的黑白照片。此后,照片和这个名字在网络上流传开来,网友称她为“最美抗日女兵”。

交织着敬意与好奇,人们关切这个抗敌女英雄的身世与命运。然而除了当年侵华日军留下的这两张照片及简短的注释外,国内没有任何有关成本华的史料记载。

曾有媒体千里迢迢来到照片的拍摄地点——安徽和县寻访,试图还原背后的故事及相关细节,但未能抵达真相的内核。

和县,是安徽紧靠长江边的一个小县城,距离南京仅70多公里。据考证,成姓祖籍山东省宁阳、聊城一带,始祖成永通曾被诰封为“武德将军”。清朝初年,成姓一世祖成克敬迁居和州。

如今的和县以“大棚蔬菜”闻名,被誉为“长江中下游最大的菜篮子”。村民靠种菜和打工纷纷富了起来。

2009年,和县政协的《文史资料》对成本华做了简介,引用的仅是日本画报上的注释和媒体的寻访报道。陈其才是编撰者之一。他觉得不甘心,便自己打印出两张照片,开始四处寻访。

他找到了高巷村年纪最大的老人——92岁的许仁珍。没想到,许仁珍老人一眼就认定,照片上的抗日女兵就是她的大姑子(丈夫的姐姐)成本华。

身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的陈其才,考虑到许仁珍年高体弱,特意带了一部数码相机把当天的对话录了像。

许仁珍于2009年年底去世。录像中,老人回忆,她和家人一直以为成本华在解放前去了中国台湾,所以一直“不敢讲”。

老人说,成本华的家就在高巷村,她父亲名叫成持和,母亲梁氏,同父同母的兄弟4个。她排行老三,人称“三姑娘”。据推算,成本华出生于1914年,牺牲时年仅24岁。

在许仁珍的记忆中,成本华当时在驻和县部队一个叫柏承君的人家里做保姆,俗称“老妈子”。“她丈夫刘志谊在公家干事,一肚子字,是个‘笔杆子’”,后来因为吸食鸦片死了。此后,成本华跟柏承君部队中一个姓周的伙夫一起生活。1938年初,日军侵入和县后,成本华最后回过一次家,还和许仁珍一起到街上买菜,从此再无音讯。

按照许仁珍的回忆,成本华当时只是柏承君家的一个“老妈子”,后来怎么参加了抗日战斗,并且被俘?她又是如何成为“最美抗日女兵”的?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90年过去了,中华大地上,抗战的烽火硝烟早已不在,但九一八作为心头抹不去绕不开的一道伤疤,中国人民永世不忘,永远铭记。

回望九一八,就是要树立历史思维,牢记历史警示,获得历史智慧,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勇于战胜风险挑战,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原标题:《勿忘九一八 整装再出发》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