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供应链金融数字化:从核心企业“基石”到链属企业“全面繁荣”
正如“车的器官化”之说一样,“产业”一词似乎从未像今天这般被重新切割及深刻理解,因为它所涵盖的范畴已不再是单一维度的生产与制造,眼下,还包含了信用、效率、连接、共荣及其他种种。
当新定义下的“产业”成为代表远见、值得期待的未来时,所有行业便迎来了重做一遍的机会。令人欣慰的是,在产业结构与产业价值重塑的过程中,以金融科技为底盘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成为撬开一切新价值点的“切口”。
01 生态供应链的实践
在市场的传统认知中,供应链金融往往一端连着传统金融机构、另一端连着实体产业链,金融机构通过对“1+N”链条中的“1”(即核心企业)评估授信,进而为与之建立合作关系的上下游企业进行背书,以获得融资等方面的助力。
然而,传统模式下,单一依靠商业银行很难应对产业供应链复杂的金融活动诉求。举个例子,供应链中非核心企业大多为中小微企业,因此订单、合同、物流、交付往往没有那么规范化和精细化,这让银行在对上下游合作企业的信用判断上,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
随着票据、保理、融担、小贷等金融产品的丰富,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实体企业或科技巨头,越来越多的商业主体认识到,只有将金融服务更合理、更充分地嵌入到供应链网络当中,才能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带动整个链条的优化和升级。
尤其在数字科技铸就的时代浪潮下,产业互联网助力核心企业打通上下游数据,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带来新机遇。一众嗅觉敏锐的平台开始探索并实践生态供应链服务模式:运用AI、区块链、大数据等先进技术,获取多维度的数据信息,进行甄别、清洗、整理、加工处理进而建立风控模型,并为链属企业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蚂蚁、微众银行、度小满、京东数科等等金融科技巨头都属于这一类别。
作为生态供应链服务模式的典型代表,无论是依仗母体百度的技术优势、数据优势和流量优势,还是与国内数百家金融机构携手达成生态合作关系,度小满对于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定位,始终设定在产业层面——
1、庞大的客户基础。
目前,度小满已累计服务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近1000万人,仅2020年就为小微企业主提供信用贷款超3000亿元。
尽管这些身处不同产业链中不同环节中的小微企业,在传统服务模式下被更多被定义为“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但在度小满的产业视角中,这些企业却拥有自己的授信价值。这是因为产业视角叠加了商流、物流、资金流等要素,能有效放大对小微企业的授信金额。
2、科技实力和平台属性。
在产业互联网时代,供应链日益数字化、智能化,其深度和广度都在发生深刻的改变,泛产业链生态模式正形成突起之势,借以前沿技术和平台属性构建起一种新的生态模式,大幅度提升融资效率和融资规模。
在此背景下,度小满这类金融科技巨头正通过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技术手段推动供应链中的信用传导,成为多家金融机构、多个核心企业的连接者和赋能者,深度参与到泛供应链金融生态的建设中来。
不管从何种维度出发,这种由互联网、科技企业主导的供应链金融最大的转变在于打破传统授信视角,在真实订单数据、物流数据、交易数据等风险变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长配套自偿性、封闭性均较高的资金服务,在促进自有供应链良性循环的同时,带动整个行业迈入数字化阶段。
02 持续深化的布局
用金融科技的手段,将供应链中主体企业的商业价值不断向上下游传递,进而扩展到千行百业当中,为实体产业输血,不仅是国家推动行业快速发展的本质,同时也应该成为数字化浪潮中,所有市场参与者所应承担起来的重任。
供应链金融的广度和深度正进一步加深。为此,度小满近年来也稳中有进,在云服务平台、资产证券化等应用创新上,做出了不少尝试——
- 2017年,与佰仟租赁、华能信托等合作方联合发行了规模为4.24亿元的ABS项目,这也是国内首单以区块链技术作为底层技术支持,充分穿透资产真实性的项目;
- 同年,公司还发布了“百度-长安新生-天风2017年第一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这意味着国内首单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交易所ABS项目落地,且是当期发行利率最低的一款产品;
- 2018年,加速布局供应链金融ABS,针对资产方和资金方“痛点”打造的全方位服务解决方案——AaaS(ABS云平台),已累计帮助第三方创设ABS相关产品规模达数百亿元;
- 2019年,北大光华-度小满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发布《分布式金融白皮书》,成为业内首家提出分布式金融参考技术架构的企业,为行业标准化提供了较强的参考价值;
- 2020年2月,在福布斯公布的“全球区块链50强”名单中,度小满金融与蚂蚁金服、腾讯、建设银行、富士康等其他4家中国企业跻身其中......
度小满还邀请了曾带领浙商银行全面实施平台化服务战略的浙商银行原行长徐仁艳出任公司副总裁负责供应链金融科技业务,这位彼时带领浙商银行首创业内“区块链应收款链”平台,推进平台服务战略的行长,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创新举措业内有口皆碑。截至去年末浙商银行也创下平台化模式融资余额达6700多亿的战绩。
03 “共同繁荣”的目标
从金融科技不断渗透至产业链最深处可以看出,技术革新在该领域中所结下的种种“硕果”,越来越清晰地指向于这一点:共同繁荣。
于外部环境中,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单独提及“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国家始终强调的是,要在依托贸易真实性的基础上,发挥核心企业的信用传导作用;在技术应用上,鼓励发挥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作用,对产业链条上的物权、债权等信息流进行监控,以解决业务信用风险的管控难题。
这是所有市场的参与者都应承担起来的责任。
特别是金融科技公司、互联网科技企业的介入不断强化着行业科技“权重”,供应链金融也在产融结合的基础上焕发出更强的原动力,为中小微、小小微企业成长过程中所要做的融资“必选题”,寻找着更为普惠的解决之道。
据了解,在度小满金融的现有客户中,有超过70%都是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他们大多分布于供应链的不同环节中。尽管在不同产业、不同规则之下,金融科技所能发挥出来的功效以及程度各有不同,但不能否认的是,金融科技早已证实了自身造福、共富的价值。
严苛一点讲,已做到的皆为过往,以度小满金融为代表的一众金融科技企业,要在供应链金融服务领域持续发力,未来或许还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深耕和突破——
其一体现在交易方面,即确保交易的真实性和交易过程的完整性,这需要深厚的金融科技基建,诸如电子合约的规范、发票的管理和动态追踪、电子函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等等;
其二体现在资产方面,即对供应链运营中的资产(也包括资产变动、转移和价值转换)进行全流程管控,这一点或涉及到票、仓、配、运等环节各类要素的连接和整合;
其三体现在行为方面,即能够实现交主体与交易行为的一一对应,以及交易主体与物流活动的一一对应,努力消除供应链运行中这类“管理盲区”。
不难预测的是,未来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既不是传统金融机构的“专利”,也非是大型生态型企业的一种自经营,而是一种站在产业互联的层面,通过金融科技之力,将数据、信用、资金、甚至是产生的新的合作关系,有效融合到一起的一种新的服务模式。
科技润物无声,质效永远奔腾。
【写在最后】
科技创新也好,生态共建也罢,尽管在普惠大政策下,金融科技企业最大的价值并不完全体现在商业回报层面,但一个健康的产业生态理应如此:政策给出有力支持,市场主体不断发力,产业不断筛选、过滤出真正优质的企业。
对于度小满金融来说,深耕供应链金融早已成为其生命历程中的一项重要事业。相信在此逻辑下,以度小满金融为代表的金融科技企业将会在科技商业化被广泛接纳、采用之时,拿到更多的市场关注度和话语权。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