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蕴秀皖地亿万年,天柱十载焕新光
>>> 讲好自然保护地故事
这是保护地故事发表的第46个作品
作者:黄波 程小青 黄雯
插画:魏明格 设计:张也
编辑:黄波 动效:毛怀国 呙晓川
支持单位:安徽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
人类钻探的深度记录为
12262米
这是人力能抵达的极限
却只有地球平均半径的0.2%左右
只有自然的伟力
能将地表80千米以下的密藏掘出
让人们一窥地球46亿年的秘密...
榴辉岩及放大薄片©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
榴辉岩是一种变质岩,由区域变质作用形成,主要由绿辉石(绿色部分)和石榴石(红色部分)组成。
沿着地层的脉络向下
一幅恢弘的地质画卷徐徐展开
古老的哺乳动物行迹
在跨越亿万年的时间里轮现
诉说沧海桑田
大副非猬下颌骨化石©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
化石产出年代为古新统早中期,该化石现陈列于天柱山地质公园博物馆。
安徽西南部
群山守候自然的奇迹
亚洲哺乳动物发源地之一
“花岗岩第一秘府”
世界级超高压变质带
天柱山典型的花岗岩山峰©王立新/摄
天柱山,又名潜山、皖山、皖公山、万岁山、万山等,主峰海拔1489.8米。
这里就是
安徽天柱山
天柱山以其雄、奇、灵、秀
被白居易赞为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天柱云海©王立新/摄
云海是诸多山岳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自然条件符合时,云层高度将会低于山顶。
天柱山
凭借着在地质科学界的独特地位
和山河锦绣的人文之风
绽放出亘古的光辉
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地理区位图©脚爬客/制图
天柱山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西部,名列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
天赋之资
地球的泄密者
天柱山新店地区,山木环绕,碧水流淌,一块榴辉岩在阳光下散发着古朴深沉的光泽,随着地质锤的敲打,深藏其中的金刚石露出了身影……
这一发现是全世界第2例,证明它曾经抵达过地幔,在高温、超高压的条件下完成神奇的变化,而后折返地面。斑驳的痕迹,是天柱山古老地质运动的见证。
约在2.50-2.20亿年前的三叠纪
地壳运动活跃
扬子、华北板块间规模庞大的碰撞
造就了典型的陆-陆碰撞造山带——
大别造山带
全球古陆重建示意及天柱山地区板块运动示意©脚爬客/制图 参考来源:www.scotese.com
这一时期,中国几大板块的相对位置已经比较清晰,中朝板块(华北板块是其中的一部分)与扬子板块碰撞产生了大别造山带。
在这一阶段
扬子板块俯冲至华北板块之下
扎进地表以下
深度大于 80 千米 的地幔中
地表的岩石经历了高温和超高压的锻造
成为超高压变质岩
天柱山超高压变质地体形成过程示意图©脚爬客/制图
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发生碰撞,俯冲进入地幔的岩片成为超高压地体,后因其密度相对较低而与下沉高密度岩片发生拆离,扬子板块上浮,地层逐步抬升。
同时,金刚石、柯石英等矿物
在地幔的高温、高压环境中形成
石英P-T相图©脚爬客/制图 此图仅供参考
石英在超高压变质作用下形成柯石英,通常要在地下80千米左右才能达到这种高压。
被榴辉岩层层包裹
成为超高压变质岩的一部分
将“地心世界”的秘密藏于其中
让科研人员能够窥见地球深处的变化
碳相图©脚爬客/制图 以1989年邦笛碳相图为蓝本,仅供参考
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碳的各种形态(如石墨、金刚石)会互相转化。
到了白垩纪
构造运动导致岩浆喷发
大量花岗质岩浆入侵
成就了天柱山地区广布的花岗岩体
天柱山花岗岩体形成过程示意©脚爬客/制图
这一时期,中国东部地壳伸展,减压熔融,大量花岗岩质岩浆上升侵位,携带超高压岩石上升,冷却形成天柱山花岗岩体。
俯冲结束后
折返地壳底部的超高压变质岩
在造山运动下出露地表
让天柱山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
保存最好的超高压变质地体之一
全球超高压岩层分布及中国区域分布示意图©脚爬客/制图
全球已发现有20多条含柯石英超高压变质带,在中国,大别山地区(天柱山)尤为突出。许志琴于1987年,在论文中指出大别山菖蒲发育含柯石英榴辉岩。1991年,徐树桐教授首次在大别山新店榴辉岩中发现微粒金刚石。
这些重见天日的岩石
证明了陆壳岩石可以深俯冲到80千米以下的地幔
这是人类从未意识到的深部地质过程
硬玉石英岩及切片显微照片©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
原岩为富纳的杂砂岩,经榴辉岩相变质作用,形成超高压变质岩。主要组成矿物为硬玉、石英、石榴子石等。
通过对这一发现的研究
导致了现代超高压变质理论的形成
和现代地质学的伟大变革
而天柱山
作为中国超高压岩石研究的起点
也正是这一场“学术界风暴”的中心
大理岩中的榴辉岩©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
随着郯(Tán)城——庐江断裂带的运动
大地被切开
使大别山造山带向北走滑约 550 千米
形成了今天所见的大别-苏鲁造山带地质构造
郯庐断裂带影响下的天柱山地区示意©脚爬客/制图
郯庐断裂带在中国境内延伸2400多千米,切穿中国东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其南段在燕山期平移错开。
断裂带活动深刻影响了天柱山的地貌地形
群山与盆地泾渭分明
构成了天柱山鲜明的地表格局
天柱山地区地形示意©脚爬客/制图
西侧山地和东侧盆地差异十分明显。
西侧天柱山体抬升
形成花岗岩峰林地貌
花岗岩坍塌形成过程示意©脚爬客/制图
断裂带活动带来的地震容易使山峰崩塌,外力作用导致岩石破碎后,岩石亦有可能沿节理崩裂坠落。
由于构造活动及长期的风化剥蚀作用
使得花岗岩峰林崩塌脱落
形成“天柱山型”花岗岩地貌景观
奇石、洞穴星罗棋布
花岗岩球状风化示意图©脚爬客/制图
由于花岗岩质地均匀,多种外力影响都能使得其呈现蛋状、球状的外形,风化作用是其中一种。
峰无不奇
天柱山海拔千米以上的花岗岩奇峰有47座
其中天柱峰海拔1489.8米
直插云霄,势如“中天一柱”
天柱峰©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
石无不怪
白云围巉岩,绿华蔽石矶
造型奇特的岩石在白云中仿佛重生
象鼻石、皖公神像、鹦哥起舞
无不惟妙惟肖,灵动变化
皖公神像©赵洪山/摄
皖公神像伫立于神秘谷谷口,高近两米,近观五官分明,神似记载中的“安徽之祖”——皖公。
洞无不杳
而在山岩之中,更是别有洞天
长达千余米的神秘谷,规模庞大
洞套洞,洞叠洞
被誉为“中国花岗岩洞第一秘府”
神秘谷洞穴©图虫
神秘谷全长1000余米,落差100余米。大洞四处:龙宫、迷宫、天宫、逍遥宫,道家视此为福地洞天,称之为司玄洞府。
泉无不秀
潜水、皖河与天柱山
形成独特的“两河夹一山”景观
瀑布、井潭、溪泉、河湖珠璧联辉
泉涌雪瀑,飞涧惊雷
龙涎瀑©赵洪山/摄
松无不傲
花岗岩是天柱山丰腴的身躯
黄山松则是天柱山张弛的骨筋
潜藏在天柱山的臂膀之间
清疏旁出,不显突兀
傲气内蕴
云间松©王立新/摄
天柱山东侧在断裂带活动中下降
形成了潜山陆相断陷盆地
并进一步形成河湖相冲积平原
现今的潜山盆地地形示意©脚爬客/制图
约8千万年前,受断裂带影响,形成了6-8千米深的潜山盆地,之后受地壳运动影响,地层抬升,盆地与山地的相对高差逐渐减少。
这一处盆地
如今看来貌不惊人
但在新生代时期
却书写下了哺乳动物历史上的重要篇章
博纳之怀
1
哺乳动物的曙光之地
1966年,安徽区调队在潜山盆地发现了古新世脊椎动物化石,化石随后被命名为怀宁始猛鳄和小市安徽龟,由此掀开了长达数十年的古生物化石发掘工作序幕,也是天柱山“亚洲哺乳动物发源地之一,古脊动物化石宝库”称号的由来。
约6600多万年前
白垩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发生
结束了中生代的恐龙纪元
生态系统中突然出现的大量空位
让哺乳动物们迎来了它们的曙光时代
于是,在新生代的第一阶段:古新世
新一轮的竞争和演化开始了
痘姆响蜥©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
响蜥属有着相当广泛的地理分布,痘姆响蜥是最早的一种。
古老的潜山盆地水热充足
良好的植被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栖息场所
就在这方狭长的湖沼与山林之间
它们需要为自己的家族开拓希望
哺乳动物们从恐龙的阴影下走出
迅速开枝散叶
走上了不同的进化之路
东方晓鼠©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
拥有类似啮齿类的重要特征,可能是现今最接近啮齿类祖先的动物,具有重要价值。
有的继续保持小巧且灵活的身躯
拥有了更加广大的生存空间
如东方晓鼠和安徽模鼠兔
是最接近啮齿类和兔形目祖先的动物
在人类寻找哺乳动物来源的时候
正如破晓的曙光一样,指示了方向
安徽模鼠兔©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
是兔形目的姊妹类群,很可能是现今最接近兔形类祖先的动物。
又如新生代初亚洲的特有动物——犭亚(yā)兽目动物
揭示了亚洲在相对隔离的期间
哺乳动物的特殊发展状态
古井曙犭亚©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
犭亚兽目动物是潜山盆地古新世哺乳动物中记录最丰富的种群,已发现有犭亚兽科8属10种,假古猬科4属7种,这两类化石种数均超过中国其他地区的总和。
有的哺乳动物则是将身体变大
或食草、或食肉,成了不同的模样
当时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全齿目动物
长着蹄子的捕食者:中兽目动物
……
余井高脊兽©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
余井高脊兽为当时陆上最大的哺乳动物之一。
爬行动物和鸟类
适应环境的变化
将古老的基因传承了下去
怀宁原猛鳄
已发现中国短吻鳄中年代最早的成员之一
为揭开扬子鳄起源之谜提供了关键指示
怀宁原猛鳄©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
研究发现,为扬子鳄的近亲,对研究扬子鳄起源的谜题提供了一定的证据。
以安徽为名的安徽龟
在进化的路上缓步前行
很可能是第一个具有铰链的陆龟超科成员
潜山安徽龟©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
安徽龟属是目前已知的陆龟超科进步类群在古新世的少数代表之一,很可能是第一个甲壳具有铰链的陆龟超科成员。
李氏皖水鸡、抓握潜山鸟
在未来的几千万年
它们的后代和祖先一样或飞或奔
扩散到了更远的地方
李氏皖水鸡©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
是世界上为数极少的古新世鸟类之一,是已知鹤形目秧鸡科的最早代表,也是鹤形目为数不多的古新世代表。
远古的安徽大地上
曙光乍现,万灵共生
无数古老的动物
进行着笨拙的尝试
去探索生命的进化可能
抓握潜山鸟©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
为亚洲首个发现的叫鹤目化石,可能与其他叫鹤目鸟类一样在地面上行走很长时间,也可能同时具备飞行能力。
但是,也正如曙光一样
大多动物仅在古新世“昙花一现”
没能延续到下一个新时代
沉淀在了天柱山的千万年中
只留下了东方晓鼠和安徽模鼠兔两类化石
证明了它们与现生动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让人们得以追溯生命进化这一宏大主题
2
人文之火的摇篮
新生代晚期,古老的大地出现了新的声音——人类出现了,他们凭借着灵巧的双手和智慧的传承,制造工具、刻画符号、划分万物,创造了人类文明。
而在天柱山麓诞生的薛家岗文化,受黄河文明、长江文明、淮河文明等影响,广纳四方之精华,延续文明之火数千年,深刻影响了安徽大地。
随着生命的一代代演化与传播
潜山盆地几度喧嚣几度平静
远古生灵的行迹逐渐被泥沙覆盖
距今约3500年前
天柱山地区积蓄多年的人文之火
终于发生了质变
薛家岗文化,诞生了
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布地图(部分)©脚爬客/制图
薛家岗文化被发现于安徽潜山市王河镇薛家岗。主要分布在大别山以东、巢湖以西的江淮之间,扩及鄂东和赣北部分地区。该图标注位置为主要遗址地点,不表示该种文化的全部范围,仅供参考。
花岗岩,还是花岗岩
它们和其他岩石
被砸裂、被打磨
智慧的火焰再次将它们锻造
石铲、石刀承载着农耕文明的历史
玉、骨饰物代表了人们的思想和技术的最高成就
天柱山地区出土的石刀©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
薛家岗遗址中出土石器中,尤以石铲和奇数多孔石刀最具特色。
上承黄河下游文化之源
下接长江中、下游交流之变
江淮南北的古人类文化融为一炉
薛家岗文化,逐渐成熟
这一支自皖河兴盛的部族
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文明体系
并在接下来的夏商周时期
再次闪耀于安徽大地之上
天柱山地区出土青铜器©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
从器物形制和装饰纹理来看,可以推论:这一地区的文化受到了多地区文化影响。
春秋时期皖国封地于此
天柱山又名皖山
安徽省简称“皖”亦源于此
峰舞罗纱天柱峰©徐亦军/摄
公元前106年,汉武帝登天柱山
“登礼天柱,号曰南岳”
天柱云顶©余竞华/摄
周瑜在这里和二乔相遇
《孔雀东南飞》的千古吟哦徘徊至今
安徽潜山市博物馆的《孔雀东南飞》雕塑©图虫
潜山怀宁一带是《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发生地,2014年孔雀东南飞传说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谷流泉摩崖石刻名家荟聚
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
亲手为这里留墨
山谷流泉摩崖石刻©赵洪山/摄
虽经自然风化和人为损坏,尚有约400处石刻清晰可见,是安徽省保存最集中、最为完好的摩岩石刻之一,已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单位。
古皖大地,钟灵毓秀
一峰孤起,启明千载
当天柱山进入21世纪
这里已然是一片新的天地
3
21世纪的生态之地
大地之上,长江、淮河流淌,秀峰横亘,抬头感受吹拂于炼丹湖的清风,伸手去触碰脚下的岩石与泥土,观赏林间跃动的鸟兽,轻嗅鼻尖传来的花香,这就是天柱山,绝美生态之地。
广阔的江汉、江淮平原交汇处
天柱山陡然兀起
迎着海洋气息的季风
为这里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降水沿着山川之形
汇成皖河两大主要支流:皖水和潜水
皖水、潜水水系示意图©脚爬客/制图
皖水,又名潜山东河,俗称后河,长120 公里,流域面积1083 平方公里。公元200 年在该河兴建的乌石堰治水工程, 有“金堤石渠”之称。
潜水河
经过千百年来的治理和调蓄
灌溉出了潜山这块灵宝之地
为沿岸的人与自然生灵筑就美好家园
潜河晚韵 ©王立新/摄
潜水,又名潜山西河,俗称前河,长115 公里,流域面积1326 平方公里。东汉末年起,该河两岸开始设置堤防,公元200 年建有吴塘堰,明代改建为石渠,一直保留至今。
山
撑起了天柱山的骨架
水
在流淌中润泽了山野间的呼吸
潜水河畔的村落©图虫
安徽潜山潜水河国家湿地公园以潜水河干流为主体,西起水吼镇马潭村,东南至潜山县与怀宁县县界,总面积为1450.06公顷,其中湿地面积1044.14公顷,湿地率为72.01%。
天柱山
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
并构建了一方自在的自然王国
天柱山野生动植物资源©脚爬客/制图
2018年,安庆师范大学联合安徽师范大学和安徽大学对天柱山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行了持续一年的系统调查。据初步估算,天柱山野生植物资源,约占大别山区的2/3,动物资源约占90%。
安徽省省花——安徽杜鹃
烂漫丛丛
绚彩如天边红云
安徽杜鹃©王立新/摄
学名为黄山杜鹃,杜鹃花科杜鹃属常绿灌木,高1.5-5米。
珍珠黄杨、黄山松
虬踞寒岩
共奏崖间松风
珍珠黄杨©赵凯/摄
黄杨科黄杨属的常绿小灌木。叶小对生,厚革质,有光泽,卵圆形,形似一片片鱼鳞。
林下
悄然绽放的安徽老鸦瓣
与苔藓、蕨类分享这份清净
安徽老鸦瓣©张思宇/摄
百合科、郁金香属,具鳞茎的多年生草本。天柱山是该种的模式产地,在总关至东关沿线林下均有分布,这片区域很可能是该种仅有的分布区。
绿彩覆盖下的天柱山森林广布
浓度极高的负氧离子涤荡心肺
在山石草木之间
曾被认为灭绝的安徽麝重新被发现
并被合理保护起来
安徽麝©储鹏程/摄
麝科、麝属。体背部有桔黄色斑点,在腰及臀部两侧明显而密集。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仅分布于中国安徽、河南及湖北三省相邻接的大别山区。
勺鸡、白冠长尾雉
漫步灌丛
腾飞啼鸣
白冠长尾雉©图虫
鸡形目,雉科。中国特产珍禽,分布在中国中部及北部山地地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尾羽称为“雉翎”。
蓝喉蜂虎
被誉为中国最漂亮的鸟类之一
潜河正是它们的家园
蓝喉蜂虎©赵凯/摄
中型鸟类,体长26~28厘米。以蓝喉为特征,极具观赏价值,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小鸟”。
生态文明建设如火如荼
天柱山已然成为长江中下游的“绿心”之一
天柱山的古今辗转
何以穿越时空为世人所见
亿万年的天柱山故事
是一群人
用了半个世纪来讲述
踵事增华
天柱山的“三块石头”
支撑起了她独特的气质
花岗岩
榴辉岩
砂砾岩
代表着“天柱山型花岗岩地貌”
超高压变质岩、潜山古生物群
三大世界级珍贵地质景观和遗迹、古生物遗迹
天柱山©王立新/摄
通过天柱山
这一来自地球深处的自然密码
人们得以一窥地球的秘密
潜山古生物群的发掘
帮助人们认识全球古新世陆地生物群
为相关类群的起源、早期演化与迁徙
提供了重要的方向
怀宁原猛鳄头骨化石©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
现藏于潜山市博物馆。
2011年9月17日
天柱山正式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
回首过往
是几十年如一日
整理家底、筑牢保护之基
天柱雪夜©王业琼/摄
“入世”10年
是秉承初心,再起征程
奔赴绿水青山
共建生态文明
天柱蓬莱©黄俊英/摄
天柱山人
发掘和保护了天柱山亿万年历史
披荆斩棘,从无到有
取得累累硕果
从1957年
天柱山林场成立
到2005年
天柱山被批准成为国家地质公园
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
AAAAA级旅游景区挂牌
荣誉驱动着天柱山
在自然保护和科研科普的道路上前进
莲花峰观云海©杨振华/摄
在荣膺世界地质公园的十年中
借助这一平台
天柱山打开了全新的视角
积极践行世界地质公园三大任务
进入了全面、系统发展的高速阶段
保护
严格落实地质遗迹和化石产地保护规划
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古新世哺乳动物群产地保护项目
守护每一处自然珍宝
在三连塘化石点开展抢救性发掘©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
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
将建设生态天柱与森林旅游统筹发展
天柱山地区丰富的植被蕴藏着强大的生物多样性潜力©图虫
2012年,天柱山投资1.5亿元人民币大力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将对天柱山分别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体制与机制建设,强化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和遗传资源保护能力。
率先实践林长、河长制度
让绿色理念真正深入这片土地
天柱山秋色©聂德荣/摄
2017年,安徽省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林长制,安庆市为试点之一。
科普
凭借地质公园博物馆、科普设施建设
及教育基地多点发力
创新展示技术糅合传统科普手段
2019年建成运营的天柱山地质公园博物馆©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
完善知识载体建设
擦亮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招牌
徐大屋化石点及建设的科普长廊©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
与多个科研单位合作开展地学研究
发掘天柱山更深处的学术内涵
2016年全国变质岩大会会后在五庙考察片麻岩中的榴辉岩©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
可持续发展
坚持山上、山下一体化发展
带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农民增收致富
安徽潜山痘姆古陶传习基地©图虫
据考证,痘姆陶器手工制作技艺与薛家岗遗址出土陶器同源,距今已有6000年历史,现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深挖地质旅游市场
创新天柱山旅游品牌矩阵
天柱山下的大龙窝索道游客中心©徐亦军/摄
以旅强农、以农促旅、农旅结合
打造城乡互动的旅游新格局
天柱山上游人如织©黄俊英/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天柱山坚持保护优先,严守生态安全红线
走生态友好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
初心未变,使命坚定
未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1年
天柱山入选世界地质公园名录10周年
皖古长青天柱山
十年书写新未来
日出东关©储小心
天柱山未来的故事
将由人们与自然继续讲述
天柱山
不只是绿水青山成就的纹章
也是让全世界、全人类都能共赏的
大美文章
主要参考文献及制图参考来源:
[1]郑永飞. 超高压变质与大陆碰撞研究进展:以大别-苏鲁造山带为例[J]. 科学通报, 2008, 53(18):2129-2152.
[2]佟海燕, 李录, 李丁生,等. 最早的基干陆龟——安徽龟(AnhuichelysYeh,1979)的再研究[J].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16, 54(2):156-179.
[3]吴维平, 吴峥, 江升红,等. 安徽省潜山县古生物化石资源特征及保护[C]// 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32届年会暨铜仁市地质公园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旅游地学论文集第二十四集). 2017.
[4]吴维平. 安徽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类型[J]. 地质学报, 2013, 87(z1):323-325.
[5]杨经绥, 许志琴, 张建新, et al. 中国主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大地构造背景及俯冲/折返机制的探讨[J]. 岩石学报, 2009, 25(007):1529-1560.
[6]徐树桐, 刘贻灿, 吴维平,等. 大别山造山带研究的主要进展及存在问题[J].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 2001, 11(008):796-803.
[7]朱光, 牛漫兰, 刘国生,等. 郯庐断裂带早白垩世走滑运动中的构造、岩浆、沉积事件[J]. 地质学报, 2002, 76(3):325-334.
[8]王元青, 李传夔, 李茜,等. 安徽潜山盆地古新世地层和脊椎动物概述[J].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16(2期):89-120.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