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再见吧,大学排名
再见吧,大学排名! 原创 数据洞见未来 青塔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大学排名的地方就有争端。
在中国高校届流传着这样一个知名的段子:top1的大学有两所,top3的大学有五所,而top10的大学可能有20所之多。
也因此,白纸黑字评高下的世界大学排名,每次公布都能引起一片“血雨腥风”。
▎大学排名,争议不绝
2021年9月2日,2022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结果公布。
清北并列全球第16名,表现亮眼。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跻身排名前列,我国一流大学集群的身影似乎已成现实。
但社会对大学排名的不满和嘲讽声不绝于耳,且呼声日炽。与大学的历史相比,大学排名的历史并不算长,高校排行榜过多、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依然严峻。
因其国际影响力,目前备受认可的“三大世界大学排行榜”分别为: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THE世界大学排名和QS世界大学排名。事实上,即使是最具公信力的“三大世界大学排名”,运营时间也不长,不过区区十几年。
大学排名俨然成了一个香饽饽,花样繁多的各类高校排名纷纷涌现。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存在10多个机构、30多个不同类型的大学排行榜,不仅不同排名标准各异,甚至排名结果相互“掐架”。
过去十几年间,世界大学排行榜俨然成了全球高等教育的“风向标”。没有一所大学,可以在“排行榜”热潮中置身事外,不受排名影响,不被排名裹挟。
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是,有些大学开始按照排名的指标去办大学,为了自己能在大学排名上获得更好看的成绩,针对大学指标“对症下药”,排名缺什么就补什么,尽管大学排名得到了“坐电梯”般的跃迁,却忽视了学校的特色和办学初衷,舍本逐末。
▎大学排名的科学性,有待商榷
排行榜是否科学,把大众对高校排名的质疑推向了高潮。
“啪”,对高校实行二向箔降维打击,强行安在一个赛道上,用统一的标准衡量,再经过一些并不算复杂的加权计算,得出分数的同时,一所高校在全球学校中的位次也就这么被决定了。
为了凸显榜单的科学性,三大排行榜都对外公布了各自排名依据的指标及其权重。
QS世界大学排名考察的办学指标共有6项:学术声誉40%、雇主声誉10%、师生比例20%、师均论文引用数20%、国际教师比例5%以及国际学生比率5%。
THE世界大学排名共包含5项一级指标:教学 30%、研究 30%、引用 30%、国际展望7.5%和行业收入2.5%。
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指标,包含学术声誉、论文数量、书籍出版、学术影响力、国际合作、论文引用数量等共13项指标。
但这些指标并不能服众。
考查一所大学是否优秀的因素可谓多如牛毛,将这些繁杂却又至关重要的因素简单粗暴地挤压成一张榜单,显然是不负责任的。
QS世界大学排名因其问卷调查形式的公开透明而获赞,但也因具有过多主观指标和商业化指标而受到批评;THE世界大学排名多项指标衡量大学综合实力,但过于在意大学的国际化程度;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评分标准细致且严谨,但排名论文引用率占比过大,一直饱受争议。
有时,调整少数关键指标,就能对决定大学位次有显著作用。评价一所大学,也许需要数几千个维度,可做排名时,往往只会关注有限的几个维度,并不科学。
▎如何正确看待大学排名
一直以来,国家历来不赞成、不支持搞大学排行榜对高校进行简单的综合排名,并坚决反对借此向高校拉赞助。
南开大学老校长龚克公开各种排名公开表示了不满 ,他表示,排行榜在客观上就是在制造“标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曾在首师大、北京教育学院和华东师大连续作了三次演讲,谈大学排名、大学精神与大学故事,公开反对大学排名;
尽管国家“不赞成、不支持”、学校“表示不满”、专家学者“公开反对”,各类大学排名依然层出不穷,且每次公布都能占据大众的全部注意力。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对“大学排名”的狂热信仰始终没有消退。它像是一场高烧,在全世界的高等教育行业持续发作。
排行榜是公众了解一所大学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时,最先想到的就是去查查大学排行榜,按图索骥。
但大学排名是一种过度简化的测量,违背了大学本身极度复杂这一基本事实。将不同类型、特色、规模的大学放在同一个赛道上比较,其结果很可能是对公众的误导。
公众或许会被误导,处在风暴最中心的高校,却不得不理智一些。
看排名,但不唯其是从。
排名成绩表现优秀,可喜可贺,排名表现一般,痛定思痛,奋发图强。但如果为了“排名漂亮”而一味追逐大学排名的各项指标,会使一所学校丧失“定力”,导致过分注重外延发展、忽视内涵质量的浮躁现象。
对大学而言,对学术、学术精神和学术传统的坚守,对真、善、美的心灵渴求,对大学精神的始终追求,比什么排行榜都重要。
大学排行榜最缺的,也许是忽视了对大学精神的追求。一些指标数据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但作为大学灵魂的大学精神,却不能量化衡量。
在嘈杂的社会浪潮中,高校坚守育人本色,方得显真章。
原标题:《再见吧,大学排名!》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