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 保护臭氧层 应对气候变化

2021-09-16 16:1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为了保护蓝天,保护地球生命,1995年1月23日联合国大会决定每年的9月16日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今年“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的主题是“蒙特利尔议定书——清凉世界、保鲜食物、呵护疫苗”。保护臭氧层,需要大家共同行动,从你我做起。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臭氧层

在离地面10~50km的大气平流层中,集中了大气中约90%的臭氧,其中离地面20~25km臭氧浓度达到最高,称其为臭氧层。如果将地球上臭氧压缩至1个大气压,其厚度仅有3mm左右。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波长300nm以下的紫外线,主要是一部分中波紫外线UV-B和全部的短波紫外线UV-C,保护地球上的人类和动植物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被誉为地球上生物生存繁衍的保护伞。

臭氧层空洞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南极上空臭氧层浓度在春季期间明显下降被报道以来,进一步的测量表明,过去的10-15年间,每到春天南极上空的平流层臭氧都会发生急剧的大规模耗损。极地上空的臭氧层中心地带,近95%的臭氧被破坏。从地面向上观测,高空的臭氧层已极其稀薄,与周围相比好像是形成了一个“洞”,直径达上千公里,“臭氧空洞”就是因此而得名。据世界气象组织的报告:1994年发现北极地区上空平流层中的臭氧含量也有减少,在某些月份比20世纪60年代减少了25-30%。而南极上空臭氧层的空洞还在扩大,1998年9月创下了面积最大达到2500万平方公里的历史记录。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北纬度地区50公里高度的臭氧水平已回升4%。科学家把这种积极变化归功于全球对某些制冷剂、发泡剂的限制使用,同时说明只要全球行动,人类可以抵制或者延缓生态危机。另外,南极臭氧层空洞在2019年缩小到了近年来的最小尺寸。

臭氧层为什么会出现“空洞”?

人类在生活中使用了大量的发泡剂、灭火剂、杀虫剂、制冷剂等等,这些产品的使用过程中会造成氯氟烃排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氟利昂。氟利昂由碳、氯、氟组成,其中的氯离子释放出来进入大气后,能反复破坏臭氧分子,自己仍保持原状,因此尽管其量甚微,却能使臭氧分子减少到形成“空洞”,人为地将氯离子送进大气对大气层是一种有害行为。

保护臭氧层国际公约和中国履约行动

为了保护臭氧层,联合国于1985年通过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87年通过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该议定书被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称赞为“迄今唯一最成功的的国际协定”。

中国于1989年加入《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91年6月加入修订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成为按《议定书》第五条行事的缔约国;2003年4月接受《议定书》哥本哈根修正案;2010年5月同时接受了蒙特利尔修正案和北京修正案;2021年6月接受了基加利修正案并于2021年9月15日正式生效。

2007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关于禁止生产全氯氟烃(CFCs)的公告》(2007年第43号),禁止除药用吸入式气雾剂用途、原料和豁免用途以外CFCs的生产,并出台一系列行业禁令,全面禁止CFCs的受控用途使用。

2013年起,我国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的淘汰时间表,对HCFC-141b在内的HCFCs类物质逐步削减。

浙江保护臭氧层行动

浙江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含氢氯氟烃物质生产、销售、使用和处置管理的通知》,在全省范围实施对从事含氢氯氟烃物质生产、原料用途使用、受控用途使用及其混合物经销的企业和从事ODS回收、再生利用或销毁等经营活动单位的规范管理。同时,在浙江省政务服务网中设置了“专门从事ODS回收、再生利用或销毁等经营活动”和“从事含ODS的制冷设备、制冷系统或者灭火系统的维修、报废处理等经营活动”两项备案。建立了“浙江省ODS网络管理平台”(平台网址:http://115.236.164.233:8080/zjods/),要求涉ODS经营活动1吨以上的企业必须进行信息备案。

浙江省在开展ODS专项执法行动中,查处了全国首例因违法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构成环境污染罪并判处刑事处罚的案件。同时不断完善ODS管理体系和生态环境问题发现机制,形成常抓共管的监管执法合力,从源头上杜绝ODS环境违法行为的发生,坚定维护臭氧层保护成果,切实保障大气环境安全。

如何保护臭氧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做到:

购买不含ODS的产品;

选择不含哈龙的灭火器;

选择具有制冷剂回收设施的汽车维修点;

选择配备制冷剂回收设备的企业处理废旧冰箱、空调等电器等。

来源 | 省生态环境厅大气处、上海环境

原标题:《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 保护臭氧层 应对气候变化》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